來源 華夏時報

近日,紅塔證券(601236.SH)連續發佈多份公告,再次將其推向市場的風口浪尖。公司數位高管紛紛遞交辭呈離職,涉及董事長李石山、董事鄧康及錢正鑫、代行監事會主席的監事方澤亮。

就在此次高管集體變動的一週前,公司剛剛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3.26億元,同比減少56.30%。

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長李石山於2021年2月剛剛上任,履職僅17個月,任期並不長。在李石山離任後,公司的董事長由董事、總裁沈春暉代爲履行。由此,公司的董事、總裁、董事會祕書、董事長四個職位均由沈春暉擔任。

第一時間,紅塔證券的股價以一個7.75%的下跌予以了回應。那麼,是業績觸發了高管離職潮?是否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行?沈春暉一人是否忙得過來?未來公司的董事長將如何產生?

面對諸多的質疑,《華夏時報》記者向紅塔證券發送正式採訪函,公司第一時間予以回應:公司董事長工作崗位變動屬於正常人事變動,其餘董事及監事離職系由於工作等原因,不會對公司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在新任董事長任職之前,由董事、總裁沈春暉代爲履行董事長職責,沈春暉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較強的業務能力,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行。

高層地震

2022年,面對疫情反覆的不確定性和公司業績的不穩定性,資本市場的人事變動並不爲奇,然而對於一箇中小券商而言,高層一下子遭遇如此大的變動,且高管“四合一”的超人配置着實賺足了眼球。

7月23日,紅塔證券發佈公告稱,董事長及董事李石山、董事鄧康和董事錢正鑫三人近日提出辭職,同時監事方澤亮也提出辭職。上述4人有3人將離開公司,李石山被提名爲公司第七屆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候選人。

值得注意的是,李石山自2021年2月上任後,履職不到一年半,任期並不長。

就在公司發佈人事變動的公告前夕,公告剛剛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32637.2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42042.35萬元,同比減少56.30%。

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截至7月28日,紅塔證券股價爲8.93元,市值爲421億元。一季度重倉股爲兩隻,公司分別持股大全能源(688303.SH)275.8萬和長虹能源(836239.BJ)48.7萬。其中,長虹能源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55.66%。

高管的離職是否和業績有關?是否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行?未來公司的董事長將如何產生?市場化競聘還是從內部選舉產生?持續的業績低迷是否會影響到第三季度?

面對諸多的不確定性,《華夏時報》記者向公司發送正式採訪函,公司第一時間予以了回應。紅塔證券坦言:公司董事、監事變動均屬於正常人事變動。2022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跌宕起伏,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同比減少,直接影響公司報告期淨利潤髮生較大變化。

紅塔證券表示,今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跌宕起伏。受到疫情反覆、部分城市經濟停擺影響,疊加國際通脹加劇、美債收益率走高以及國際局勢等因素擾動,證券市場出現了較大的波動,滬指在4月下旬下探至2863點。券商板塊業績也隨之承壓,按中信二級行業計算,一季度上市券商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約49%。5月份以來,隨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受益於國內經濟生產經營秩序逐漸修復、政策減稅降費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等指標相比於4月當月均有所好轉,疊加外圍影響的削弱,證券市場迎來反彈。

紅塔證券指出,在一季度業績承壓的情況下,二季度市場整體回暖,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估值不斷得以修復,對公司整體業績產生正面影響,公司二季度業績環比一季度有較高幅度增長。伴隨着政策利好加持、疫情影響逐步減弱、經濟改善利好權益市場等相關因素,資本市場必將更加蓬勃發展,公司對未來發展始終充滿信心。

紅塔證券表示,公司將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儘快完成董事、監事以及董事長、監事會主席等選舉工作。董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董事長由董事會選舉產生。

公司擬選舉的董事均具有多年金融行業從業經驗,熟悉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規律,對證券市場和證券業務有深刻認識,具備突出的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公司董事會也將繼續帶領公司管理層努力做好經營管理,推動公司健康發展,爭取用更好的業績回報廣大股東。

頻繁減持

2022年,紅塔證券遭遇了股東的相繼減持,股價也出現了大幅下跌,累計下跌超過27%。

公司公告顯示,2022年1月7日,持股比例4.45%的雲南工投擬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4710萬股,佔股本總數約1%,按公告日股價計金額約5億元。2022年2月25日,持股比例18.05%的二股東雲投集團擬減持不超過1.89億股,佔公司股份總數不超過4%,擬減持金額最高接近20億元。6月21日,雲投集團目前已經減持3302萬股,佔股本總數的0.7%,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股票持續被股東減持,投資者紛紛質疑公司未來的發展是否出現了較大問題。該問題在公司今年披露的多個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出現了多次。

對此,紅塔證券向《華夏時報》表示,公司股東出於自身資金需求或經營發展需要的考慮予以減持,公司股東“雲南工投”減持的原因是自身資金需求,公司股東“雲投集團”減持的原因是經營發展需要,股東上述行爲與公司未來的發展並無必然邏輯關係,對公司的經營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6月27日,紅塔證券發佈公告,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爲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並維護廣大公衆投資者利益,公司控股股東和集團及一致行動人承諾,自所持紅塔證券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36個月內,不以任何方式減持所持有的紅塔證券股份。

何去何從?

目前,紅塔證券處在內部管理動盪時期,面對下半年註冊制的全面到來、券商激烈的競爭,公司未來有哪些戰略予以應對?

紅塔證券直言:目前,公司經營管理健康開展,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公司控股股東及管理團隊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爲此,公司將持續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客戶爲中心,多位一體完善與提升管理架構、運行機制和業務佈局;穩固“重資本業務”傳統優勢,以“重資本業務”拉動“輕資本業務”,進一步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深入佈局財富管理業務體系;通過聚焦核心行業及產品等舉措,彌補業務短板,創造業務機會,打造公司在細分領域的影響力。

開源證券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整體看,投資收益是券商二季度業績環比改善核心,股市反彈驅動投資收益環比大幅改善,股票自營和一級股權投資佔比較高的券商環比盈利彈性較大。上市券商同比增速有望逐季修復,四季度同比增速有望轉正。

同時,以全面註冊製爲核心的一攬子政策利好券商各項業務。預計全面註冊制年內落地概率較高,主板註冊制落地,直接利好投行業務。從資產端、資金端全面鋪開的資本市場改革政策將全面利好券商各項業務,頭部券商或更受益。

此外,全面註冊制或將配套引入長期資金,未來有望啓動長牛、慢牛行情,利於吸引居民財富向權益類金融資產遷移,利好財富管理線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