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 8月1日出版的2022年第31期《瞭望》新聞週刊在“治國理政紀事”專欄中刊發報道《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摘要如下:

廣西,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交匯的門戶。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促進港口擴能、通道暢通、物流提質、產業融合,聯合通道沿線國家和西部省份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做深做實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爲。

以廣西北部灣港爲關鍵節點,向北通過鐵路經貴州、重慶、甘肅等縱貫中國西部,銜接中歐班列;向南連接東盟乃至全球衆多港口,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由2016年的179.51萬標箱增長到2021年的601萬標箱。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已常態化開行7條線路,形成“一帶一路”經中國西部地區的完整環線。

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深化集裝箱“全生命週期”管理服務集成改革,推動欽州港口岸與重慶等地“單一窗口”數據對接,實現區域“單一窗口”數據全流程共享。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物流通道,更是經濟走廊。目前,北部灣港已在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省區市建設運營15個無水港,港口的經濟腹地範圍進一步擴大。新通道產業發展正輻射整個沿線。

新通道不斷帶動廣西沿線經濟飛速發展:2021年,北部灣經濟區生產總值9089.08億元,增長7.5%;西江經濟帶生產總值12052.0億元,增長6.9%;左右江革命老區生產總值3807.06億元,增長9.1%。

印尼雅萬高鐵、文萊摩拉港、中老鐵路……隨着一條條公路鐵路加速建設或建成、一個個港口升級改造,不斷增強的物流輻射力爲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發展新機遇。

西部陸海新通道,爲持續放大RCEP效能提供了支撐。2022年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發送集裝箱37.9萬標箱,同比增長33.4%。同時,“阿聯酋—欽州—蘭州”“東南亞—欽州—西安”等鐵海聯運線路先後開通,貨物運輸品類和物流服務日益多樣化。

一張區域互聯互通網已經鋪開——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建立起西部12個省區市和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湖南省懷化市“13+2”合作機制,通道延伸到越南胡志明市、印尼巨港、菲律賓蘇比克等地,目的地輻射到107個國家(地區)的319個港口。

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強的不僅是中國與東盟等地區經貿往來,還將增強東盟與中亞、歐洲的互通。這意味着,除了重慶、廣西、四川等西南地區省區市,我國西北地區的陝西、新疆、寧夏、內蒙古、青海、甘肅等省區,也將進一步提高其在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的地位。(記者陳國軍、王軍偉、潘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