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奔馳”)的車間裏,趙斌的身影始終活躍。作爲一名畢業多年的“老職教生”,他在北京奔馳的崗位上鑽研技術,曾獲評北京市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是首都高技能人才的代表之一;與此同時,在北京奔馳的另一個車間內,畢業不久的顧嶼辰也在耐心檢查着生產線,這是他從職校學生變身職場人的第一站。近日,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這對同在北京奔馳任職、先後畢業於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的師兄弟。畢業時間間隔25年的他們,見證了北京職教的發展。而當談到職業教育時,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職業教育最重要的是踏實下心,學好手藝。

橫跨25年的師兄弟

每個工作日清晨,任職於北京奔馳的趙斌和顧嶼辰都將早會作爲一天的開始。早會結束後,工作剛滿1年的“新人”顧嶼辰往往會忙碌在生產一線,他的工作負責保證整條流水線的正常生產、確保機械設備不發生意外停機。已經在職26年的“老員工”趙斌的工作則更偏技術型,主要圍繞新產品試裝開展。“比如根據試裝計劃協助工程師、相應班組對零部件進行試裝驗證。”趙斌表示。

不僅在同一家公司任職,趙斌和顧嶼辰還畢業於同一所院校——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北京電科院”)。趙斌畢業於1996年,顧嶼辰畢業於2021年。這對畢業間隔25年的師兄弟,也見證着北京職教的創新和發展。個人角度上,趙斌在工作崗位上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爲職業教育優秀學生典型;顧嶼辰則在“訂單班”模式的培養下,實現高質量就業。

從趙斌個人的求學、工作經歷來看,1996年,他畢業於北京市機械工業學校機械製造專業(北京市機械工業學校2007年併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畢業後進入北京吉普工作,被分配到發動機工廠,主要工作內容是組裝發動機。據趙斌介紹,他所做的工種是裝配工,“可以看成是鉗工的分支,工作內容基本就是組裝零部件,然後形成整機”。

由此,趙斌也開始了深扎一線的工作生涯,在不斷的耕耘探索中,他先後在2013年獲評北京市首席技師、2015年獲評中國汽車行業“最美汽車人”、第一屆新創工程·亦麒麟人才。2016年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貼,2017年當選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2018年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趙斌技能大師工作室”也獲評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免去求職煩惱的“訂單班”

和趙斌同樣在北京奔馳任職的顧嶼辰,畢業前就讀於北京電科院的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奔馳訂單班),這一班型和北京奔馳合作,能夠讓學生畢業即就業,入職北京奔馳,免去求職煩惱。

而這一點也正是顧嶼辰當初選擇學校專業時的考量。“我想依照社會發展的趨勢,選擇一個偏技術類的學校。”顧嶼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綜合考慮了自己的分數、興趣以及學校的口碑。“這個專業班型和北京奔馳對口合作,畢業之後不用再單獨找工作。”

“入學即入職”的“訂單班”不僅帶動了招生,這一班型的培養模式還以就業爲導向,格外重視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在正式入職之前,顧嶼辰與他的同學們依據學校培養方案的安排,在大三進入北京奔馳進行頂崗實習。顧嶼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學校離我實習的地方不遠,對我生活各方面都有幫助。學校裏學到的知識是基礎,實習實踐能幫我增長經驗,正式入職後快速上手”。

從2018年入學到2021年畢業,完成三年學業後,顧嶼辰如期入職北京奔馳。“這份工作很適合我,我很喜歡動手操作。”顧嶼辰表達了對當下工作的滿意。

據顧嶼辰透露,北京奔馳給像他這樣的訂單班應屆生提供了不低於平均水平的月薪,之後的薪水也將隨着普漲和個人貢獻調整。而目前在工作之餘,顧嶼辰也在進行自考本科的學習。“我希望能先把本職工作做好,工作之餘再去提升自己的學歷。”

人才聚變背後的政策之變

像顧嶼辰這樣,通過訂單班實現就業,已成爲北京職業教育的新常態。從北京電科院單所院校來看,除汽車專業外,該校還在無人機、製冰等多個專業開設“訂單班”。此外,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北京職業院校也圍繞產業專業,開設了各領域的“訂單班”,實現職教學生的高質量就業。

從一個首席技師的養成,到一羣“訂單班”畢業生的無憂就業,北京職業教育既注重培養“大國工匠”,也關注學生的切實就業問題。但打破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還需要更多努力。

長期在生產一線任職的趙斌表示,工廠曾有一段時間缺工情況非常顯著。“不管是職業學校招生,還是學生來工廠上班,都招不夠人,大家普遍都努着勁兒,想把孩子送到大學裏去。”趙斌說道,“但這幾年隨着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職業院校獲得了支持,出現了很多定向培養、校企合作的新培養形式。不管是教材還是教學模式、實習模式,都比之前有了很大改善。”

就在不久前,北京市發佈《關於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職教“京十條”,要求從專業建設、生源招收、打通職教學生向上升學渠道等多維度建設高質量職業教育。對此,多所北京職業院校的院長也作出表態。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姚光業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職教“京十條”發佈後,學校將加快提質培優和高質量發展,推動“建高升本”,加快職業教育本科申報。北京商業學校黨委書記程彬則提出,期待能面向京外地區,特別是面向津冀地區招收緊缺專業人才,將這些孩子培養成首都發展需要、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優秀畢業生,服務社會發展。

從職教“京十條”具體來看,當中特別提及“人才緊缺專業可面向津冀地區適當擴招”。剛剛畢業於“奔馳訂單班”的顧嶼辰也正是一名河北學生。顧嶼辰坦言,“現在和過去的同學聊天,他們都覺得我上的學校很不錯,既解決了就業問題,也能學到一門手藝”。

而作爲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不管是顧嶼辰還是趙斌,都反覆提及學一門技能、學一門“手藝”的重要性。“幹一行愛一行,不管幹什麼、學什麼都把心踏實下來,在平凡的崗位上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工匠精神’。”趙斌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趙博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