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華

8月1日,環球醫療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醫投公司分別與五礦股東、中信資本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依據協議,醫投公司將作價10.96億元人民幣獲得五礦股東持有的五礦醫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五礦醫院”)44%股權;將以承擔中信資本(天津)出資義務的方式,獲得中信資本(天津)持有的五礦醫院10%股權,當前代價爲0元。

基於醫投公司已持有五礦醫院46%的股權,交易完成後,醫投公司將累計持有五礦醫院100%股權。由此,通過斥資約10億元,五礦醫院也將成爲環球醫療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公告提示,環球醫療未來將能夠並表五礦醫院下屬七家醫院100%的資產,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

環球醫療公告稱,目標公司五礦醫院的主要活動爲醫院管理及藥品零售,本次收購符合國家對國有企業附屬醫院改革的政策,也可使集團更有效地實施其對目標公司的經營戰略。

環球醫療,全稱爲通用環球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它是中央直管的國有骨幹企業——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通用技術”)下屬的港股上市公司,上市時間爲2015年7月。作爲國內國企醫院改革的指定託管央企,其當前已經成長爲國內最大規模的醫療集團之一。

在這筆收購背後,國企醫院改制作爲國內醫療資產整合的重要歷史性事件,2016年9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印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了國企醫院改革將由移交地方、關閉撤銷、專業化運營、引入社會資本重組改制4種途徑組成,並要求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但是,由於任務的複雜性,國有醫院改制沒有在2018年底前完成並延期至2021年底。

2018年7月, 國務院國資委發佈《關於進一步推進中央企業辦醫療機構深化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指定國藥集團、華潤集團、中國誠通、中國通用、中國國投、中國國新6家中央企業可參與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的資源整合,爲企業醫院改革兜底,並支持通過資產轉讓、無償劃轉、託管等方式對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專業化運營和集中管理。

基於此,央企獲得了醫療機構的資源整合機會,通用技術旗下包括環球醫療在內的公司也是在此背景下發展壯大的。官網顯示,環球醫療目前擁有醫院牀位1.5萬張。

但是,國企醫院改制在2021年終的收官顯然不是國內醫療服務行業整合的終點。對於這些醫院與其背後的醫療集團來說,新的整合與發展階段正在開始。

當前,在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醫院的成本控制需求越來越高。這就迫使醫療集團追逐規模優勢,也成爲了新一輪併購整合無法避免的關鍵原因。並且,在前一輪改制完成之中,也存在“表面改制”的現象,須進一步改制。此外,醫院的精細化管理能力、產業鏈發展能力等也會是新一輪醫療機構整合潮中新的決勝因素。這些都驅動着醫療集團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0月,通用技術旗下的醫療資產已經出現了進一步整合端倪。彼時,通用技術旗下中國醫藥與寶石花醫療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而當前環球醫療對於五礦醫院的進一步掌權也顯示了這家頭部醫療集團正在加緊對其醫療資產的管理。

實際上,五礦醫院原本就是環球醫療在醫院改制浪潮中建立起來的資產。2020年9月1日,依據環球醫療披露的附屬公司重組協議,在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醫院、中國十九冶集團職工醫院、五礦邯邢職工總醫院的基礎上,五礦醫院又新注入馬鞍山十七冶醫院、上海中冶醫院、唐山二十二冶醫院、太原市第七人民醫院這4家醫院。

由此,五礦醫院成爲有7家醫療資產的“大醫院”。而在彼時,環球醫療也已實現了對五礦醫院下屬7家醫院的管理運營。其中,馬鞍山十七冶醫院是三級甲等醫院;而上海中冶醫院雖然是二級甲等醫院,但牀位數超過1200張。

在當時,醫投公司與新五礦系投資方、原有五礦系投資方、五礦創投、中信資本(天津)共同簽署協議,約定進一步增資。受限於重組協議項下的條款及條件,醫投公司、五礦創投及中信資本(天津)將分別以現金形式向目標公司增資人民幣8.92億元、9700 萬元及1.94億元,新五礦系投資方將以注入醫療機構資產的形式實物出資人民幣7.57億元。由此,相應投資方也獲得46%、44%、10%的股權。由此,當前的100%持股體現了環球醫療對這部分資產的進一步加碼。

業績方面,自2016年以來,環球醫療的營業收入和年內利潤持續增長。2016年-2021年間,該公司的收入從20億元出頭增長至將近100億元;盈利從10億元級別翻倍至2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