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活久見!這家銀行竟“誤傷”自家高管,“被動”違規,什麼情況?

高管自掏腰包沒曾想竟卻被“中傷”。

近日,A股上市公司紫金銀行便鬧了一出“誤傷”自家高管的操作。

爲應對股價的表現疲軟,紫金銀行此前發佈的穩定股價方案顯示,部分高管將自掏腰包,增持該行股票。出乎意料的是,提早發了業績快報的紫金銀行,造成了自家高管的被動違規交易。

紫金銀行也在近日發佈了致歉公告,表示對此事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一同公佈的還有相關後續處理計劃,即將所涉高管的股票禁止交易期延長半年。

有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上市銀行中,高管被“坑”的情況並不多,而上市公司高管或家屬在敏感期內違規交易股票的案例時有發生,“但此類問題大多出在高管及家屬本身,像此次紫金銀行高管的‘被’違規實屬罕見,也不排除有關操作人員不懂相關規定的情況。”

高管“被動”違規交易

近日,紫金銀行(下稱“公司”)發佈一則致歉公告稱,公司於7月23日發佈的 2022 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公告,未充分考慮發佈時間與董監高人員購入股份的時間間隔,導致公司業績快報發佈日距離本公司部分高管購入股份的時間不足10日。

根據《公司法》《證券法》《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2022 年 修訂)》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紫金銀行在公告中對於其董監高人員買賣該行股票的基本情況作了公告。

事情還要追溯到去年年底。2021年12月31日,紫金銀行披露了《關於穩定股價方案的公告》。由於其股價觸發實施穩定股價措施的啓動條件,該行確定採取由在該行領取薪酬的時任董事(不包括獨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穩定股價義務,增持金額不低於該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上一年度從公司領取稅後收入的 25%,即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173.61萬元,增持實施期限爲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6個月,即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7月18日)。

今年7月14日,上述穩定股價方案實施完成,有關增持主體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61.09萬股, 佔公司總股本的0.02%,增持金額合計181.76萬元,成交價格區間爲每股人民幣2.81元至3.19元。其中,該行部分高管於當日共購入股份28500股,購入均價爲2.82元/股。

就在增持行爲完成的一週後,紫金銀行召開了全行半年度工作會議,即於7月21日對本行半年度的工作進行總結,並對下半年的工作進行部署,參會人員包括中層人員307人,高層人員10人,還有其他工作人員10人。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5.1.6 之規定,以及鑑於本次會議參會人員規模較大,爲防止本次半年度工作會議內容外泄造成定期報告披露前的業績泄漏,避免股東被不實信息誤導,按照信息披露及時性的要求,本公司臨時決定發佈業績公告。”紫金銀行表示,7月23日該行發佈了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公告。

臨時決定提前發佈業績快報的行爲,並未充分考慮發佈時間與董監高人員購入股份的時間間隔,導致該行業績快報發佈日距離其部分高管購入股份的時間不足10日。紫金銀行致歉公告顯示,上述行爲被動觸發了《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2022年修訂)》第十二條“上市公司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業績快報公告前十日內不得買賣本公司股票”之規定。

緊隨紫金銀行之後,廈門銀行也出現董事違規增持。該行8月2日發佈致歉公告顯示,個別董事當日耗資5.5萬元增持1萬股,增持後持股3萬股。

上述增持行爲違反了《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2022 年修訂)》第十二條中關於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公告前三十日內不得買賣本公司股票的規定,構成窗口期買賣公司股票。

廈門銀行表示,該董事對本次違規增持行爲進行了反思,就本次違規行爲給公司和市場帶來的不良影響,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今後將加強自身對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學習並嚴格遵守,防止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

後續如何補救?

有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上市銀行中,高管被“坑”的情況並不多,而上市公司高管或家屬在敏感期內違規交易股票的案例時有發生,“但此類問題大多出在高管及家屬本身,像此次紫金銀行高管的‘被’違規實屬罕見,也不排除有關操作人員不懂相關規定的情況。

在這份致歉公告中,紫金銀行公告了後續處理計劃。公告稱,截至目前,紫金銀行運營穩定,股價未因上述認購行爲發生波動,上述董監高人員購入股份的行爲未對該行及該行股東、股價產生任何不良影響。

紫金銀行方面表示,在發現該事件之後即立刻啓動了自查程序,並主動向監管部門進行溝通及彙報,努力將不良影響降至最低。本次事項的處理情況如下:

1、根據 2022 年 7 月 16 日披露的《關於穩定股價方案實施完成的公告》,公司將涉及此事項的增持主體禁止交易時間由六個月延長爲一年,禁止交易時間爲 2022 年 7 月 18 日-2023 年 7 月17 日。

2、相關人員承諾股票解除禁止交易後,如售出 7 月 14 日當日購入的股票產生收益,將所得收益上交公司。

3、公司就本事項給市場帶來的不良影響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

4、本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關於《證券法》《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2022 年修訂)》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培訓與學習工作,繼續加強與董監高人員的溝通,密切關注董監高人員的持股計劃及增持動態,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並管理董監高人員的持股變動,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該行此前發佈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紫金銀行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66億元,同比增長2.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爲8.24億元,同比增長10.05%。同期,該行不良貸款率爲1.20%,撥備覆蓋率爲261.56%,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0.25個百分點和增加29.56個百分點。

股價“出道即巔峯”

從股價表現來看,在行業整體表現不佳的背景下,紫金銀行今年以來股價一路震盪走低。截至8月2日收盤,該行股價報2.72元/股,較去年年末已經跌超15%。

實際上,紫金銀行自從上市以來,業績表現並不算樂觀。作爲A股上市銀行中年輕的成員,該行業績沒能爲股價帶來有效支撐,股價表現持續低迷。

自2019年上市以來,紫金銀行股價似乎是“出道即巔峯”,曾在2019年3月份達到歷史最高,即11.5元/股,在此之後便開始不減頹勢。距離該行股價超過4.05元的每股淨資產,時間還要追溯至去年年初。

近年來,紫金銀行方面已經多次發佈穩定股價方案。2021年12月30日,紫金銀行發佈《關於穩定股價方案的公告》顯示。因該行股價觸發實施穩定股價措施的啓動條件,其確定採取由在該行領取薪酬的時任董事(不包括獨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穩定股價義務,增持金額不低於該等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上一年度從公司領取稅後收入的 25%,即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173.61萬元。

根據該行董事會今年7月15日公告,上述增持實施期限內,有關增持主體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 61.09 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0.02%,增持金額合計 181.76 萬元,成交價格區間爲每股人民幣 2.81 元至 3.19 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