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細化了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今日,民航局發佈了《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第九版)》(下稱“第九版”)。

與上一版的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相比,《第九版》進一步細化了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其中特別單獨提到:停機坪等露天場所作業的人員(除清潔、垃圾處理等航空器艙內作業人員外)以及低風險貨物作業人員,在不接觸入境人員(機組和旅客)或不進入客/貨艙內,同時與其他高風險人員不混用休息室、衛生間等場所的情況下,無需穿戴防護服。/貨艙外作業的機務維修人員無需佩戴護目鏡/面屏及穿戴防護服。

在此之前,第一財經曾報道,由於國內不少機場要求在停機坪接送飛機的機務穿着防護服連續工作數小時,已陸續有機務人員中暑暈倒,甚至被送進ICU搶救。

“大白”防護服原本是接觸新冠患者的醫務工作者的專用防護服裝,但如今卻在民航廣泛被使用,除了機務,機場貨物裝卸工,航班清潔隊,以及執行國際航班的空乘機組等,也都要穿上“大白”工作。

事實上在前一版的《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中,民航局就規定,只有負責應急處置的客艙機組、國際/地區航班旅客區域的監察員、更換高效空氣濾芯的維修人員、高風險國際/地區航班的保潔人員,被要求穿防護服;而對於涉及高風險國際/地區航班的客艙機組、地服、行李裝卸人員,以及消毒人員,民航局認爲可根據實際暴露風險和條件酌情選擇穿防護服。

然而,不少機場並沒有按照這一指南來約束機務在停機坪上工作時的着裝要求,而是要求只要服務境外航班和國內中高風險區域來的航班,在飛機落地後,機務就要穿着“大白”進場工作,引導飛機進場,然後在飛機停好後進行一般性檢查和維修。

在新的《第九版》中,民航局針對機務維修等地面人員的防控指南進行了特別強調,並將針對這一人羣的規定由航空公司部分轉移到了機場部分,希望對目前部分機場的“加碼”規定進行“糾偏”。

此外,民航局在《運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中,還特別提到了“夏季防暑降溫”。要求停機坪區域應設置防暑降溫點(休息點),配備防暑降溫和急救物資。加強機場應急救護,執勤人員等等現場巡查,及時有效處置中暑人員。

此外,《第九版》還對國際/地區航班機組人員隔離及管理措施進行了調整,根據國際/地區航班機組人員執勤類型實施分級分類精準管控,將入境後14天集中隔離縮短爲7天集中隔離,7天健康監測縮短爲3天健康監測

對於這一調整的原因,民航局指出,當前,新冠病毒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縮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已將入境人員管控調整爲“7天集中隔離管理+3天健康監測”,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潔、維修等人員爲“X+7管控措施”。在前期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開展的七城市優化試點工作中,按照試點工作方案,對國際運行航班機組人員入境後的隔離管理進行優化調整,取得了較好效果,同時,《指南(第九版)》也對機組在境外過關、駐外期間提出了更加明確的防控要求。

在旅客及機上服務防控措施方面,《第九版》提出,對於國際/地區入境航班僅提供預包裝食品和瓶裝飲用水;科學控制機上溫度,要求航空器空調系統在飛行期間調至最大新風量,確保艙內空氣高效循環;加強盥洗室通風換氣,盥洗室每30分鐘進行一次清潔消毒(或每2-3人次使用後);機上取消報刊雜誌供應,除特殊需求外不再提供毛毯、靠枕等用品;爲旅客座位口袋中增配防護用品專用垃圾袋,併爲安置在隔離區的有症狀旅客提供必要的醫用防護用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