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激烈對峙,南玻A(000012.SZ)第二次控制權之爭,出現了終止的跡象。

南玻A在8月3日晚間披露,補選沈成方爲董事、免去公司時任董事王健的兩項議案,在當天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雖然遭到B股、中小股東強烈反對,但均以80%的高票獲得通過。

董事席位之爭的背後,是前海人壽與寶能系的對立。此次當選的沈成方,現任前海人壽執行董事、總經理,被免職的王健早年出身北方工業集團,但在南玻A的董事一職,卻是前海人壽及其大股東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鉅盛華”)推薦。

從6月底以來,前海人壽、寶能系衝突不斷,並且不斷升級。沈成方的當選,打破了前海人壽、寶能系在南玻A董事會的均勢。隨着董事人數增加,前海人壽目前已在南玻A董事會取得優勢。加上持股比例遠低於前海人壽,寶能系的話語權被大幅削弱。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韶能股份(000601.SZ)和中炬高新(600872.SH)上,寶能系的大股東地位同樣岌岌可危。

然而,對於寶能系來說,需要面對的危機,遠遠不止上述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年報數據顯示,隨着債務危機加劇,作爲寶能系核心的金融、資本運作平臺,鉅盛華2021年底的有息負債已接近830億元,融資、擔保對外訴訟則超過550億元。

不僅如此,寶能系自身也深陷債務泥潭,持有的鉅盛華股權已被抵押殆盡。一旦鉅盛華股權脫手,寶能系的金融、資本版圖,將難以復存。

落敗南玻A董事會控股權

南玻A公告顯示, 在8月3日的股東大會上,選舉沈成方爲董事的議案,來自B股、中小股東的反對票,分別高達85.56%、69.16% ;免去王健董事職務的議案,則收到了85.45%、66.18%的B股、中小股東反對票。

儘管遭遇B股、中小股東強烈反對,但選舉沈成方、罷免王健的兩項議案,仍然獲得高票通過。其中,選舉沈成方爲董事的同意票爲6.92億股,佔比79.52%,;免去王健董事職務的同意票則爲6.97億股,佔比80.05%。

圍繞選舉沈成方爲董事一事,南玻A管理層已經僵持了一個多月。7月8日,南玻A召開董事會,審議召開2022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沈成方爲董事,但未能獲得通過。隨後,南玻A董事會在7月12日收到第一大股東前海人壽來函,除了重提上述訴求,還要求免去王健的董事職務,但同樣未能通過。

選舉沈成方的議案兩次被董事會否決,南玻A監事會於7月16日以緊急會議的形式,同意在8月3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前海人壽上述議案。

董事席位之爭的背後,是前海人壽與寶能系的對立。此次當選的沈成方、被免職的王健,分別代表的是前海人壽、寶能系。

沈成方是資深保險人士,也是前海人壽主要高管。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至今,沈成方歷任前海人壽籌備組負責人、總精算師、副總經理、總經理等重要職務,2019年7月至今先後擔任執行董事、合規負責人、董事會召集人等職。其擔任南玻A董事,也是由前海人壽提名。前海人壽監事長陳琳,自2016年以來便一直擔任南玻A董事長。

而被免職的王健,任職經歷主要集中在北方工業集團。2016年1月,經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鉅盛華推薦,王健進入南玻A董事會。

提名沈成方爲南玻A董事後,前海人壽、寶能系的矛盾正式激化。7月8日、10日,前海人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董事會,罷免了沈成方董事、總經理職務,以及陳琳的監事職務。當時,南玻A即將召開202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表決新建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發行可轉債等多項議案。會議期間,還發生了前海人壽五家股東的授權代表,要求前海人壽對南玻A當天審議的全部議案投反對票之事。

南玻A董事會由九名董事構成,其中五名爲非獨立董事。此次風波之前,代表寶能系方面的董事共有四人,分別爲張金順、王健、程細寶、姚壯和,代表前海人壽的則爲陳琳、程靖剛兩人。

今年6月28日,張金順辭職後,寶能系在南玻A的董事人數降至三人,但加上獨董朱桂龍,仍擁有一半席位;而前海人壽由於獲得兩名獨董支持,也在獲得了四個席位。因此,雙方在南玻A董事會呈現出勢均力敵的態勢。

隨着沈成方此次當選,標誌着前海人壽已在南玻A董事會席位爭奪中暫時取得勝利。經此一役,南玻A董事會8名成員中,支持前海人壽的成員達到5名,即便王健免職後產生的空缺由寶能系人員填補,前海人壽仍在人數上佔有優勢,從而打破了與寶能系得均勢的平衡。

罷免王健的董事職務,對前海人壽來說,可能還有更爲重要的意義。目前,王健還在南玻A擔任首席執行官。7月8日的董事會上,王健對補選沈成方投下反對票後,前海人壽隨即以未能勤勉盡責維護上市公司利益,干擾董事會正常運行,缺乏對公司發展戰略的長遠規劃等理由,提議罷免王健。

三家上市公司控制權生變

除了董事會席位,寶能系在南玻A的持股比例,也遠低於前海人壽。目前,前海人壽在南玻A的持股比例爲21.4%,爲第一大股東,而寶能系目前的持股比例則不足0.5%。

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寶能系通過中山潤田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山潤田”)間接持有南玻A8663萬股,持股比例爲2.82%。由於中山潤田、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能集團”)、深圳市寶能汽車有限公司與重慶鈊渝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深圳市中院今年4月6日裁定,對中山潤田持有的6765萬股南玻A股份進行變價處置。

8月2日最新披露顯示,7月12日之後,中山潤田持有的上述南玻A股份,已經被全部被變價賣出。目前,該公司持有的南玻A股份,僅剩1898萬股,持股比例已經降至不足0.5%。

在南玻A遇到的情況,不過是寶能系持股的上市公司的一個縮影。

2014年,寶能系鼎盛之際,曾先後舉牌數十家A股上市公司,除了南玻A、萬科A(000002.SZ),還先後成爲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合肥百貨(000417.SZ)、華僑城A(000069.SZ)、南寧百貨(600712.SH)、明星電力(600101.SH)等公司持股5%的大股東、控股股東。

2021年下半年以來,隨着債務危機不斷加深,寶能系不斷減持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除了華僑城A、南寧百貨,其持有的中炬高新、韶能股份,也不斷被迫減持,目前控制權已經岌岌可危。

根據中炬高新披露,今年 2 月,因與粵財信託發生債務糾紛,中山潤田持有的該公司2655萬股,被深圳中院裁定變價,以清償7.25億元的債務本息。7月15日至18日,粵財信託減持了其中的1269萬股,中山潤田持股比例相應從從19.44%降至17.84%。

此前,中山潤田就已多次被動減持。根據披露,從2021年6月23日到今年7月14日,中山潤田在中炬高新的持股比例,已經從最高時的25%,一路降至19.44%,累計減持比例接近其持股最高時的四分之一。

寶能系被動減持的同時,二股東卻在增持。7月18日,中炬高新二股東火炬集團的一致行動人天津鼎暉寰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下稱“鼎暉寰盈”),通過大宗交易增持868萬股,佔比1.09%。增持完成後,一致行動人火炬集團、鼎暉寰盈與國泰君安QFII-CC(背後爲CYPRESS CAMBO, L.P.持有)累計持有公司股份的佔比由11.22%提升至12.31%。

此外,韶能股份7月21日披露, 第一大股東深圳華利通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利通”)持有的1.41億股,將在淘寶網絡 司法拍賣平臺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爲7.19億元。

而這已是華利通持有的韶能股份第二次被司法拍賣。是因爲與信達金融租賃的融資糾紛。今年6月中旬,因爲與信達金融租賃的融資糾紛,上述股份已被拍賣,由深圳方富實業有限公司以13.05億元競得,只是後者逾期沒有繳款,拍賣最終未能成交。

公開信息顯示,華利通持有韶能股份2.15億股,持股比例19.95%。而被拍賣的股份,佔其所持股份的65.69%、韶能股份總股本的13.11 %。拍賣完成後,寶能系在韶能股份的持股比例,將降至6.84%。

金融、資本版圖瀕危

華利通、中山潤田都是鉅盛華的直接、間接子公司。中山潤田由華利通全額出資,華利通由鉅盛華100%持股,而鉅盛華則由寶能集團持股67.4%。

鉅盛華在南玻A、中炬高新、韶能股份三家公司的控股權困境背後,是寶能系嚴重的債務危機。

寶能集團的債務,外界至今難窺全貌。根據中炬高新今年1月披露,截至去年12月底,寶能集團合併總資產約 8300 億元,剔除並表金融資產及負債後的總資產約 4300 億元,有息負債合計爲 1918 億元,對外擔保餘額308億元。

鉅盛華年報則顯示,截至去年底,剔除持有的該公司股權後,截至去年底,寶能集團受限資產總額已達495.09億元,其中包括投資性房地產443億元、貨幣資金18.5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無形資產15.2億元、15.3億元。

第三方可查信息則顯示,去年9月份至今,寶能集團已經34次成爲限制消費對象,其實際控制人姚振華也一同被列爲關聯限制消費對象。除了民生信託、華融金租等金融機構,這些消費限制令的大多數申請人爲自然人。

鉅盛華的債務危機,可能同樣深重。債券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鉅盛華總資產5522.3億元,有息債務餘額高達822.9億元;對外擔保總額爲 572.89 億元,僅融資及對外擔保等訴訟事項涉訴金額 550.02 億元,其中期末逾期的金額1000萬元以上有息債務,金額合計就達到375億元。

在危機面前,寶能集團不僅無力援手,還佔用了鉅盛華大量資金。截至2021年底,鉅盛華其他應收款高達896.9億元,主要是應收關聯方及非關聯方非經營性往來款項。考慮到寶能集團資金狀況,這些非經營性往來資金可能難以回款。

不僅如此,寶能集團持有的鉅盛華股份,也幾乎被全部質押。根據鉅盛華年報,截至去年底,寶能集團直接持有鉅盛華109.89億股,其中109.80億股已質押,分別佔其總股本、持股數的67.35%、99.92%。部分股權的質權人,與鉅盛華違約債務的債權人存在重合。

而寶能系的金融資產,大多由鉅盛華持有,其中包括前海人壽、前海聯合基金、新疆前海財險三家金融機構51%、32.49%、20%的股權,在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寧百貨三家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則由華利通及其子公司持有。一旦鉅盛華控制權脫手,寶能系的金融、資本版圖,將無法維繫。

寶能系700億佔資來自何處?

自從2014年大肆舉牌上市公司以來,寶能系通過關聯交易、非經營性資金往來等方式,對前海人壽等下屬金融機構的資金佔用,一直飽受外界爭議。

鉅盛華年報顯示,2021年初,該公司報告期初,公司與他方合併非經營直接往來佔款、資金拆借餘額,合計達到851.29 億元,報告期內新增279.45 億元,收回404.52 億元,期末未收回餘額726.22 億元,在同期淨資產種的佔比高達86.78%,

金額龐大的他方資金往來、拆借,主要來自寶能系。根據年報數據,截至去年底,控股股東、 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佔款餘額達699.35億元,其中控股股東即寶能系涉及金額520.7億元,其他關聯方金額爲178.65億元,形成原因爲關聯方補充流動資金、支持關聯方經營發展和股權轉讓。

寶能系及其他關聯方佔款的資金來源,鉅盛華並沒有披露。但從收入結構來看,鉅盛華可能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鉅盛華主要包含三大業務板塊,去年全年合併營業收入爲743.9億元,其中綜合金融業務營業收入爲675.21億元,佔比超過90%;調味品、物流業務收入分別爲51.1億、16.6億元,佔比分別爲2.23%、6.88%。

剔除來自子公司的收入後,2012年,鉅盛華本部的業務收入只有9300萬元,同比減少62.5億元,在其全部收入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進不算此前就已形成的其他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鉅盛華剩餘的全部資產,也不足以提供寶能系佔用的上述資金。

鉅盛華上述向寶能系提供的資金,部分來自深業物流。深業物流年報顯示,去年全年,該公司非經營性往來佔款和資金拆借新增166.7億元,收回169.3億元,期末未收回餘額251.6億元,控股股東、 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涉及240.45億元,其中寶能集團金額爲 172.1億元,其他關聯方金額爲68.3億元。

剩餘的與寶能系接近500億元資金往來,是否來自前海人壽等金融機構?鉅盛華並未披露,但數據顯示,綜合金融業務中的主體前海人壽,去年營業收入674.28億元,在鉅盛華全部應收入中的佔比超過90%。

經過南玻A董事會控制權爭奪、罷免主要高管後,前海人壽與寶能系已漸行漸遠。

銀保監會7月15日發佈監管意見書,要求前海人壽立即整改,嚴禁股東不當干預公司經營、維護公司局面穩定,嚴禁股東利益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和資產轉移,不得侵佔挪用保險資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