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涉抗病毒藥物研製信息的內幕交易案。以內幕交易罪判處被告人邢某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00萬元。

有媒體根據法院公佈的信息,推斷該事件涉及的上市藥企爲博瑞醫藥,而此前博瑞醫藥還曾因發佈涉及抗新冠藥物的公告信披不準確被出具警示函等監管措施。

年報顯示,博瑞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10月登陸科創板,是一家研發和生產高端仿製藥和原創性新藥的高科技製藥企業,公司的中間體及原料藥產品主要覆蓋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等治療領域。

上述邢某內幕交易案所涉及的上市公司是否爲博瑞醫藥?該公司董事長袁建棟是否涉嫌內幕信息提前泄露?對此,《華夏時報》記者於8月6日多次致電博瑞醫藥投資者關係部,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內幕交易獲利86萬

上海三中院經審理查明,某生物醫藥公司繫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2020年1月,該公司爲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開展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仿製工作,並於同年2月1日、2月11日先後完成小試批生產和中試批生產。2月11日晚,該公司發佈公告宣佈成功仿製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技術和製劑技術,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

法院指出,該公司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發佈抗病毒藥物研製取得重大進展的信息,屬於內幕信息。內幕信息敏感期爲2020年2月1日至2月11日。

這一內幕信息是被何人泄露的呢?經查明,同年2月4日,該生物醫藥公司董事長袁某爲尋求聯繫相關方面支持,以及諮詢涉案內幕信息公告事宜,將仿製瑞德西韋小試批生產成功以及即將實現擴大生產等研發進展,告知爲其提供信息披露合規諮詢服務的某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邢某。

同年2月6日,邢某實際控制的5個證券賬戶買入該公司股票31萬餘股,交易金額1392萬餘元,後於2月10日至3月6日陸續賣出,獲利86萬餘元。2021年4月13日,邢某被偵查人員抓獲。

上海三中院經審理後認爲,邢某作爲內幕信息知情人,在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交易該證券,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爲已構成內幕交易罪。邢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可以從輕處罰;其自願認罪認罰,於庭前退出違法所得並預繳罰金,可以從寬處理。

上海三中院當庭宣判,以內幕交易罪判處邢某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00萬元。

上海三中院未直接透露上述案件涉及的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名稱,但法院判決顯示,該案涉及的生物醫藥公司董事長爲袁某,博瑞醫藥官網則顯示,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爲袁建棟。並且,博瑞醫藥於2020年2月11日盤後公佈了《關於抗病毒藥物研製取得進展的公告》,其中提到“於近日成功仿製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技術和製劑技術。公司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

蹭“抗疫”熱點被監管警示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國都在尋找治療藥物,吉利德研發的瑞德西韋被稱爲能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因此成爲醫藥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也爲個別藥企蹭熱點和內幕交易埋下伏筆。

2020年2月11日晚間,博瑞醫藥公告稱,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號召,於近日成功仿製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技術和製劑技術。公司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瑞德西韋製劑批量化生產正在進行中。

在博瑞醫藥公告瑞德西韋原料藥研發進展後的3個交易日內,其股價開始飆升,從43.43元/股漲至最高72.38元/股,漲幅超六成。

對於股價異常波動,上交所當時對博瑞醫藥下發了股價異常波動的問詢函,對此博瑞醫藥也發佈了相關公告。控股股東、共同實際控制人袁建棟對問詢函中的問題做了答覆,包括“本人不存在涉及影響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等。

2020年3月1日,上交所對博瑞醫藥發出的監管關注函指出,博瑞醫藥在披露關於抗病毒藥物研製相關信息時,公司未能明確區分相關藥品試驗性生產與商業化生產,所披露的“批量生產”實際屬於藥物研發階段,而非已完成審批並開始正式生產銷售瑞德西韋原料藥和製劑,信息披露不清晰、不準確。

同時,上交所對博瑞醫藥時任董事會祕書王徵野予以通報批評,稱王徵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表述,進一步混淆了試驗性生產與商業化生產,相關表述不清晰、不準確。

2020年3月13日,江蘇證監局也決定對博瑞醫藥及董事會祕書王徵野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至此,在監管部門的接連問詢、警示、監管措施之下,博瑞醫藥的股價也應聲而落。同花順顯示,截至8月5日收盤,博瑞醫藥股價爲21.94元/股。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博瑞醫藥2021年年報中,公司提到了多款創新藥物的臨牀試驗和獲批情況,然而已經搜索不到任何“瑞德西韋”的相關字眼。事實說明,蹭熱度只能帶來股價的一時上漲,只有具備真正實力才能經得住市場的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