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优宝 

凌晨四点半,一辆车保持十公里的时速行驶在路边。
 
车尾用绳子绑着六个女孩子,她们已经跑了一个多小时,尽管夜风微凉,但汗水早已湿透了她们的头发。
 
在她们身后不远处,还有一群孩子缀在后面,年纪大的稍显轻松,年纪小的却开始呼哧带喘。
 

所有图源:央视节目《人生第二次》截图
 
车里的男人时刻留意着车前车后孩子的状态,一边不停鼓励,一边叫他们调整节奏:“要小步高频,自己重心起伏不要太大。”
 
等孩子们跑完这场漫长的训练后,太阳才刚刚从天边升起。
 
男人名叫柏剑,经营着一家名为“梦想之家”的马拉松俱乐部。
 
和其他专注天赋运动的俱乐部有所不同,这里接收的都是些“困境儿童”,或是被父母抛弃或是家庭无力养育。
 
他只是个普通的中学体育老师,有一个刚怀孕不久的妻子,可他还没真正当上爸爸却已经成了这里120多个孩子的“老爸”。
 

 
柏剑明白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但如果走体育特长生这条路,只要300多分就能进大学,成绩再好点还能进名牌大学。
 
即便上不了大学,如果孩子的运动能力够强,也能当兵、进警校,能最大程度让他们给自己拼一个好的未来。
 
“体育很公平,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只要肯练,都能练出来。”
 
至于为何选择马拉松,则恰恰是因为它:“累且枯燥,家庭条件好一点的都不愿意练这个。”
 
可他自己的人生却被打乱了,女友接受不了他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提出:“要谈恋爱,先把孩子遣散。”
 
他也因此一直不敢找对象,46岁才遇见了志同道合的妻子。
 

 
随着来到“梦想之家”的孩子越来越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力上,柏剑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很多人都把他当成“傻子”,有的干脆骂他“精神病”,甚至还有人认为他“别有所图,居心不良”。
 
总是有人不解地问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
 
他总是笑一笑回答:“跟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幸福。”
 
柏剑心里清楚,那些孩子内心有着他人无法理解的黑暗与伤痛。
 
所以他不忍对这些孩子弃之不管,从收养了第一个孩子开始,他便再也停不下来。
 

梦里,我想和妈妈一起死去
 
“梦想之家”的每个孩子都知道一个事实:
 
从一出生的那刻起,他们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稳定的住所……尽管尚未成年,但人生的“苦”已尝大半。
 
这里的每个孩子都很早熟,而其中最早熟的还要数“小金子”。
 

 
从他嘴里,总会冒出一些超越年龄的话,透着哲理和伤感的话来:
 


“我喜欢自己的想象力,不喜欢自己的命运。”
 
“这世界谁不迷茫,谁知道谁是谁。”
 
别的孩子都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小金子唱的却是:
 
“世上只有妈妈坏,没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的孩子像根草,到处地流浪……”
 


他的妈妈,走了。
 
曾经小金子也是被父母、爷爷奶奶捧在手心的宝贝。
 
但在2014年的一天,爸爸在外打工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爷爷奶奶被这个事实打击也一病不起。
 
一个家就这样垮了,于是妈妈选择一走了之。
 
那天还下着雪,妈妈说要带小金子和哥哥出门溜达溜达,可当走到一条大路旁时,妈妈就这样把他们丢在原地,自己消失不见了。
 
数九寒冬,年幼的小金子只能拖着尿湿后被冻得硬邦邦的裤子,和哥哥一点点挪回家。
 
直到晚上9点多,他们才在家门口的大桥下看到了爷爷。
 
小金子从不和外人讨论家事,这段被抛弃的经历早已在他的心里扎根了。
 
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做着同一个噩梦:
 

 
梦里,他和妈妈进入了一栋大楼,但很快大楼就起火了。
 
妈妈准备带着他出去,结果发现大楼外面也有一圈火。
 
他们只好跑到楼顶打算跳楼逃生,可只见到楼底下的地上竖着许多钉子,这些钉子很大,足有半米高。
 
最后他们还是跳了下去,他抓紧了妈妈的手,就这样和她一起死去。
 
在梦里,所有的细节都与现实相反。
 
现实是冰冷的,梦里是火热的;现实是妈妈一个人跑了,梦里是妈妈始终拉着他的手。
 
他恨妈妈扔下了他,虽然已经5、6年没见到妈妈了,也不记得妈妈的样子,可当读到“妈妈、母亲”的字眼时,他还是会沉默很久。
 
柏剑清楚他的这些心事,他一遍又一遍告诉小金子,心里不要装着恨,因为恨妈妈的时候,自己心里也会很难受。
 
“也许是你父母性格不和,你不能平白无故把这种恨加在妈妈身上,这不公平。”

 
小金子被抛弃时,屁股上的冻伤,是”老爸”柏剑在帮他揉;他心理上的伤,也是”老爸”一次又一次地化解。
 
去年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给”老爸”发了红包,那是一封封信,一封封来自未来的信。
 
小金子给”老爸”的信中写道,
 
“这封信来自2035年的金浩然,今天早上,我四点半起床,看见挂在家中的全家福,眼泪就自己掉下来了。
 
你还好吗,身体健康吗?
 
我的儿子说你是个大英雄,让很多人活了下来。
 
老爸,我是黑暗里的孩子,谢谢你伸手拉了我一把。”
 

 

爸爸,你还认我吗?
 
16岁的少女可心,来到希望之家已经4年了。
 
5岁时因为爸妈离婚她曾想过自杀,用刀片自残。
 
在她的日记里写着:
 
“从我记事儿起开始,爸爸妈妈就没有一天是和睦的。从小到大,爸爸都没抱过我一次,也没说过我爱你,我很渴望爸爸的爱。”
 
但自那以后,她的记忆里就只剩下“漂泊”二字。
 

 
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哪里可以打短工就去哪里。
 
可心也跟着妈妈四处漂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她辗转在十多个学校就读。
 
有一次在山东直接停学半年,不稳定的生活环境让她的成绩一落千丈,自那以后,可心就丧失了对读书的兴趣。
 
在她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她想不明白亲爸为什么会抛弃自己,也始终对重逢抱有一丝幻想。
 
可在妈妈嘴里,爸爸坏透了:
 
妈妈说她小时候生病,爸爸不同意治疗,还把她扔到河沟里;
 
妈妈说要给她迁户口,爸爸万般推脱,各种不配合;
 
妈妈说她要做手术,爸爸不仅不签字,甚至还跑路消失了;
 
每每提起这些,妈妈就恨得咬牙切齿,但可心却不愿意相信这些。
 
有次她去工地上看望妈妈,因为想要亲爸的联系方式,气得妈妈直赶她走。
 

 
对于这些我们都能理解,站在母亲的立场上,她不想让女儿去见那个负心的男人,怕女儿会更受伤。
 
但可心却无法理解,她并不是想要回到亲爸身边,她只是想问问那个萦绕在自己心头多年的问题:
 
“爸,你还认我吗?”
 
她只是在心底里抱着一丝丝侥幸,希望爸爸是爱她的,爸爸不像妈妈说的那么坏,自己还没有被这个世界抛弃。
 

 
当母女俩因为这件事再次爆发了激烈争吵后,她哭着给”老爸”柏剑打了电话。
 
这已经不是柏剑第一次帮她们母女调解这个问题了,他知道可心一直以来的心愿,但他同样害怕可心再次被亲爸抛弃。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弃猫效应”,指的是如果把一只猫丢出去再捡回来,那么这只猫就会变得非常乖,因为它害怕自己被再次丢掉。
 
可心就像梦想之家里的每一个孩子一样,都是那只害怕被再次丢弃的猫。
 
于是柏剑找到可心,把“见到父亲”之后的几种可能性摆在她面前,帮她模拟出种种可能的场景。
 
他不会阻止可心,只是告诉她:“这几种可能性都会让你成长,你别受伤就好。”
 

 
可心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给父亲打电话的想法:“见不见他都无所谓了。”
 
踏实下来后,她又想要好好读书,报考警校,长大后做一名警察。
 
在梦想之家里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每个人都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用柏剑的话来说:“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们太缺爱了。”
 
所以他要尽可能带给这些孩子“爱”,消除他们心中的“恨”。
 
“不要怨恨任何人。恨是把双刃剑,对你所恨的人会造成伤害,也会让你自己受伤。”
 
“装满爱和感恩就好了。”
 

要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今天是七夕,但男女之情又怎比得上这人间之爱。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
 
有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请一定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错过了就无法弥补。
 
童年幸福的人,才有一生幸福的底气。人生很长,童年很短,唯有爱与陪伴不可辜负。
 
这两点,柏剑都做到了。
 

 
他让刚来到“梦想之家”的孩子,每人在纸上写下自己的20个优点。
 
自己找不够20个,就让他们互相帮着找。
 
他带着孩子们一起到他们的果园种冬桃,对大家说:
 
“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果实。”
 
他对考上大学或者找到心仪工作,即将离开“梦想之家”的孩子们说:
 
“有空就回来,梦想之家永远是你的家。”
 
他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着120多个孩子,告诉他们家人之间的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他在贫瘠的现实里帮孩子丰盈内心,引导他们战胜困境、树立信念。
 

 
他告诉孩子们:
 
“放下恨,别恨命运的不公和境遇的苦痛,别恨自己生来是随风飘零的羽毛,别恨此刻拥有的太少。
 
即使往事多有残缺,但跑下去,总能跑出完美的圆。”
 
孩子们很听话,努力向前奔跑着:
 
“你说,人生就是马拉松,坚持就是胜利。我信。”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