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耕地是千百年来最珍贵的遗产,不能买卖,也不能荒废”。

这段话出自九代种粮的乌克兰农民维克托,曾经是航天工程师,苏联解体后回到家乡继承祖业学习种粮。维克托的父亲一共交给他750公顷耕地,分别种植大麦、小麦、玉米、土豆、向日葵、葡萄等等作物。

2018年,维克托把土地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带着妻子住到捷尔诺波尔州的市区里,每个周末都会坐车一个多小时回到乡下,穿过一片自有林去老宅看孙子,再去地里看看今年的作物生长情况。

“在乌克兰农村,每家每户都有耕地”,维克托在车上笑着解释:“乌克兰在苏联时是集体农场制,大家都在集体农场里同吃同作,解体后土地被乌克兰收归国有,其中的1/3被用来奖励功臣和特殊贡献者”。

维克托的母亲是乌克兰赫赫有名的农科专家年轻时求学莫斯科,把当时最先进的种植方式引入乌克兰;父亲虽然是农民出身,但自学农机器械倒也远近闻名,只要是地里用的机械他都能修,乌克兰独立初期受到重用,巅峰期手下800个技工人员

考虑到维克托一家都是作出贡献的有功之臣,政府最后分给他们750公顷土地,全部都是最肥沃的黑土。而2001年乌克兰第一次集体分地时,700万农场农民只分到了3200万公顷土地,人均只有4.5公顷。

为了不让耕地被荒废(实际是想收回土地),乌克兰政府禁止了土地交易,从开始的“一年后可以交易”逐渐延长至今,当初分到土地的700万农民,有将近100万人已经老去,年轻人要么选择出国工作,要么在城市安家,使得越来越多土地处于“无人种植”的境地中。

维克托指着一大袋文件说:这本子里有很多我父亲签下的租赁合同,因为大多数分到土地的农民都没有能力种那么多地,政府又不让买卖,只能以每公顷10-70美元的价格租出去,一旦荒废将面临罚款,直至土地被收回。

乌克兰土地这么廉价吗?

恰恰相反,乌克兰的土地珍贵得很,比绝大多数农业国家的耕地都要珍贵。

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的美誉,2021年谷物产量高达8600万吨,粮食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三,仅谷物出口就超过了4800万吨,另有菜籽、甜菜、葵花籽等5800万吨油料出口,相当于乌克兰一年出口1.06亿吨农产品,能养活非洲一半的人口(非洲人口12.8亿,人均年消耗粮食156公斤)。

按照俄乌冲突前的数据,乌克兰领土只有6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区区4100万。然而,乌克兰农业用地却超过42.5万平方公里,超过六成土地都能种粮食,且几乎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貌。

2021年乌克兰农业部数据显示,乌克兰约有10万平方公里耕地被挪作种植葡萄、牧草等等,实际粮食种植土地约有32万平方公里。如果以8600万吨的粮食产量计算,相当于每平方公里产粮268吨,远远高于全球前五大产量国中的印度(202吨)、巴西(182吨)和俄罗斯(105吨)。

如果以人均产粮超过2吨来计算的话,那乌克兰的人均产量则一骑绝尘远远超过世界各国,

是俄罗斯的2.2倍(903公斤)、

巴西的3.5倍(571公斤)、

中国的4.2倍(468公斤)、

印度的8.8倍(225公斤),

比五大产粮国之首、出口量世界第一的美国(人均产粮1667公斤)还高了将近400公斤。

而乌克兰耕地面积与五大产粮国的比例分别是:

只有美国(157.7万KM)的20%、

印度(156.4万KM)的20%、

中国(127.8万KM)的25%、

俄罗斯(121.6万KM)的26%、

巴西(55.7万KM)的57%。

两相对比可知,乌克兰的耕地平均产粮量之高、产值之最,全球都找不出第二例。

为什么差异这么大?难道是乌克兰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比美国还高?

当然不是,美国农业机械化基础早在苏联成立前就已经大规模普及,二战后就完成了70%的农业机械化种植,如今已实现每个农民人均耕地1.1平方公里的现代化目标,乌克兰的微弱国力自然无法与之匹敌。

之所以乌克兰人均和地均产量远远高于世界五大产粮国,主要原因是黑土地,也就是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腐殖黑土区。以现有布局分类,地球上只有四块黑土区:乌克兰平原、美国密西西比平原、中国东北平原和南美潘帕斯草原(此为红化黑土区)。

其中又以乌克兰平原的黑土区质量最优,因为夏季气候温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冬季严寒干燥又可将水分滞留在表层,逐步形成湿地和沼泽类的季节性冻土层。而乌克兰32万平方公里耕地,几乎全部都是此类地貌,其中黑土层超过一米厚度的土地大约有15-16万平方公里。

维克托详细解释了乌克兰黑土是怎么形成的:植物在夏季大量繁殖迅速生长,入冬后成片死亡被大雪覆盖,大大减缓了腐烂速度,等到来年开春开始分解养分,周而复始大约一百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有机质土层,乌克兰超过一米厚度的黑土统统被列入“严管名单”,其尺寸规划精确到厘米,哪怕买卖其中的一厘米也会遭到巨额罚款。

然而,乌克兰自1991年独立后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大难题就是寡头,一开始寡头们忙着瓜分国有资产、石油、天然气、巧克力等高价值产业。

随着寡头们的势力越来越大,土地也被他们盯上了,2014年开始陆续有土地市场化的声音传出,就连西方投资者也展开舆论攻势,声称“乌克兰每公顷土地附加值只有法国的1/6,应该开放市场交给投资者经营”等等。

几乎每届乌克兰政府都在尝试绕过农民交易土地的方法,从早期的禁止买卖到后来的禁止荒废,甚至禁止转租,唯一目的就是想收回土地予以售卖,最后都被农民以各种方式阻止。

如同维克托儿子所说的那样,如果土地都被他们(寡头)买走,那最终的结局是:乌克兰农民只能从寡头手中租地,然后交地租给政府,一年忙下来相当于白干。

然而,这片珍贵的沃土,如今却被喜剧演员拿来充当战场,黑土上种植的粮食作物越来越少,废弃的武器装备却越来越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