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11個月前,統一產品陣容、整合渠道,“南北”馬自達合體以新長安馬自達的面貌輕裝上陣。11個月後,馬自達在華銷量不僅未見起色,還繼續滑向市場邊緣。近一年,無新戰略落地、無全新車型,低迷的銷量讓終端價格也幾近失守,馬自達“沉默”依舊。今年7月,馬自達在華交出不足萬輛的月銷成績單,連續16個月下滑。

終端價格失守

去年,一紙公告讓長安汽車、馬自達及中國一汽三方圍坐共建新長安馬自達,馬自達再無“南北”。隨後,去年廣州車展上,長安馬自達汽車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吳旭曦表示:“兩家合資公司合併,可以充分活用相關方迄今爲止積累的品牌資產,在快速增長且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推動馬自達品牌業務的長遠、持續發展。”

或許,吳旭曦所說的“長遠持續發展”中也包含坎坷,但沒想到合併至今一路風雨。合併近一年,馬自達在華銷量未見起色。數據顯示,今年7月馬自達在華銷量跌至9044輛,同比下滑33%,並已出現連續16個月負增長。

銷量低迷,讓馬自達車型終端市場價格出現波動。去年,新長安馬自達落地後,一汽馬自達與長安馬自達的經銷商渠道也進行了合併。不過,精簡4S店、單店可售車型選擇更多,並未讓新長安馬自達經銷商減輕壓力。反而,此前一向宣稱在華不打價格戰的馬自達,“南北”馬自達合併後經銷商開始大幅優惠促銷。

北京商報記者在一家馬自達4S店看到,目前馬自達在華銷量擔當之一的SUV車型CX-5被擺在店內中心位置,該店銷售人員表示:“目前CX-5爲上市不久的改款車型,全系現金優惠能給到3萬元,置換購車還能享受8000元置換補貼,以售價18.58萬元的車型爲例,整車落地價爲16.14萬元。”

上述銷售人員透露,此前CX-5老款車型最高優惠也僅爲2.4萬元。不僅剛上市的改款車型加大優惠力度,目前店內所有在售車型優惠均已過萬元。其中,CX-4車型現金優惠升至2.5萬元,而此前一向優惠僅爲千元的昂克賽拉車型,終端優惠也提至1.5萬元。

事實上,大幅優惠的背後,與馬自達經銷商較高的庫存壓力不無關係。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目前不少合資經銷商出現車源短缺現象,但馬自達店內車源卻十分充足。上述銷售人員稱,昂克賽拉、CX-5的庫存均超20輛。

新車型缺位

合併之初,外界曾猜測“南北”合一能讓馬自達在華產生集中效應。然而實際效果並不明顯。業內人士表示,“南北”馬自達合併更多是表面功夫,將兩個品牌車型共店銷售,但全新產品和新發展戰略均未落地,本質問題仍未解決。

據瞭解,新長安馬自達成立後僅推出兩款“新”車型,一款爲CX-5改款車型,另一款爲即將上市的昂克賽拉黑曜版,全新車型卻遲遲未引入,在售車型也未換代。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顏景輝表示,各車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不僅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也密集上新並推出針對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本土化車型,馬自達卻依然保持自己的投放節奏,並未推出更多符合中國市場的車型,“南北”馬自達合併治標未能治本。

然而,與中國市場產品投放緩慢的現狀相反,馬自達在海外市場的產品線日漸豐富。今年3月,馬自達發佈全新SUV車型CX-60,並未明確是否投放中國市場。去年,馬自達發佈“2022年後跨界SUV產品線發展計劃”,計劃2022-2023年推出CX-50、CX-60、CX-70、CX-80和CX-90車型,但未提及中國市場,而是繼續側重美國及歐洲市場。對於馬自達在華是否有引入新車型的規劃,北京商報記者聯繫馬自達(中國)方面,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新車型引入無期,在售車型也未能守盤。根據馬自達中國官網顯示,目前國內在售的馬自達車型爲昂克賽拉、阿特茲、CX-30、CX-4、新CX-5、CX-8及CX-30EV。雖然在售車型不少,但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馬自達4S店內展車以昂克賽拉、阿特茲、CX-30、CX-4和新CX-5爲主。但由於銷量不佳,4S店內對CX-8、CX-30EV、CX-30壓燃版車型採用訂單式銷售模式。

除上述車型外,曾隸屬一汽馬自達旗下的CX-4、阿特茲兩款車型,在合併後的馬自達4S店內也屬於“拖後腿”車型。店內銷售人員表示,店內CX-5和昂克賽拉車型月銷量在10輛左右,阿特茲與CX-4卻一個月也難售出一輛。“對於阿特茲和CX-4,廠家制定最低4-5輛的庫存任務,庫存量不達標將被罰,因此賣不動店內也不得不進車,這也造成了一定的資金壓力。”他表示。

對於阿特茲與CX-4兩款“老大難”車型,銷售人員的銷售熱情並不高。一位馬自達4S店銷售人員表示,目前CX-4均爲去年的庫存車型,不如選擇CX-5。

掉隊日系陣營

事實上,“矇眼狂奔”已讓馬自達在華掉隊主流日系品牌陣營。

去年“南北”馬自達合併,兩家合資公司告別單打獨鬥,但整體銷量卻未見起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馬自達在華銷量爲6.37萬輛,同比下滑20.28%;而東風本田銷量爲33.8萬輛、廣汽本田銷量爲35.7萬輛、一汽豐田銷量爲38.9萬輛、廣汽豐田銷量超50萬輛、東風日產銷量爲46.4萬輛。馬自達在華銷量在日系陣營中墊底。

目前,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東風本田旗下雅閣、凱美瑞、天籟、CR-V佔據月銷排行榜單頭部位置,幾家日系主流品牌在華產品線更是從A級到C級車型,從轎車、SUV到MPV全面佈局。同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南北”豐田bz4x、東風日產ARIYA純電動車型也相繼入華。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無論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中國都是全球車企的重要市場。相比豐田、本田和日產,馬自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度顯然不高,產品佈局和電動化轉型更爲緩慢,也逐漸與其他日系品牌拉開差距。“南北”馬自達合併只是第一步,合併後如何利用各方優勢,制定出符合中國市場發展的戰略規劃,對馬自達而言纔是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馬自達中國發布董事長人事任免通告,中島徹出任馬自達中國新任董事長,並擔任馬自達中國事業的執行董事、中國事業本部本部長,負責馬自達中國區業務。資料顯示,中島徹於1987年4月加入馬自達,歷任馬自達全球銷售及市場本部本部長、長安馬自達總裁等,擁有全球及中國市場營銷領域的豐富管理經驗。業內人士表示,調來擁有全球經驗的中島徹負責馬自達中國區業務,或許也是馬自達釋放出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同步發展的信號,但距離中島徹上任已過去4個月,馬自達在華下一步如何發展仍未公佈新方案,中國市場留給馬自達的時間已經不多。

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 劉曉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