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的那个夏天,总共有八位未来的开国元帅,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各类文献在描述起义军官团名单时,经常会把“朱德、贺龙、刘伯承”三位老帅的名字排在前头,而叶、林、聂、陈、徐等五位则要排在其后。其中唯一的原因:是前三位的职务军衔最高!

(朱老总)

先说一下另外五位元帅当时的情况:第二方面军第四军中将参谋长叶剑英、第二方面军总部上尉参谋徐向前、第四军第25师73团三营七连中尉连长101、第二方面军总部教导团特务连准尉文书陈毅。

聂帅当时已脱离国民革命军系统,在我党中央的军事部工作,被任命为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军委书记,所以除了叶帅当时是将官身份外,另外四位还都只是尉官或者没有军衔。

而前面三位都已经是“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也就是准上将的概念,袖口是可以缀上三颗星的(当时还没有领章和肩章)。

(贺龙元帅)

这三位分别是: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兼南昌公安局长朱德、第二方面军暂编第二十军军军长贺龙、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

此间我们没有列入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副军长兼24师师长叶挺将军,毕竟英年早逝,未能参加1955年的大授衔,读者们或许不太理解的是:

贺老总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军长,军衔自然不低,可是朱老总和刘帅当时的职务并不高,为什么军衔也是“中将加上将”呢?

(刘伯承元帅)

一、“加上将衔”起源于北洋时期

有一件事读者要弄清楚,在1912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民国之后,到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之前,民国的中央政府只有一个,那就是位于北京的“北洋政府”,国内所有军队也都执行着北洋的军制和军衔。

换句话说,军阀归军阀,割据归割据,但还没有哪方势力敢公开否认中央政府。包括孙中山先生自1917年以后,联合西南实力派在广州另立的“护国军政府”,打出的旗号也是“护法”而已,即护卫《民国临时约法》。

在此期间,尽管南北之间战争不断,军阀之间混战不断,但是军队的“模样”却是基本相同的,无论粤军川军滇军湘军,那都得算是民国的军队,帽徽也都是一样的。

(北洋军装)

而北洋政府的军衔体系传承自清末,是清廷学习西方军制的产物,体系内军官分为三等九级、军士分三级、士兵分三级,其中的将官三级分别是上将、中将、少将。

在实际操作中,北洋军制还实行了“加衔”制度,即当军官晋升到某一较高的职务时,因其资历和停年(某一军阶需服役的最低年限)尚未达到条件,或是为了控制某一军衔的总体数量,而授予的临时性军阶。

这一制度的实施,既控制了高级军衔尤其是将军衔的人数比例,同时也保证了停年制度的有效执行,又解决了军衔和职务不匹配所造成的指挥不便。

注意北洋军制中,是所有的将校军衔都可以临时加衔的,比如陆军少校可以加中校衔,陆军少将亦可加中将衔,那么自然,也会出现“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比如滇军名将蔡锷,就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北洋时期的贺龙)

中将加上将衔的意思,就是因为受上将名额所限,一些军队职务得到晋升、或者需要进行奖赏的中将军官,暂时先授予“加上将衔”,以后在合适的时机再正式晋升上将。


北洋政府的加上将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员本非军人,但因署理应该是上将级别的军事职务,遂加以上将衔便于工作,民初各省非军人都督加上将衔即属于此类,当他们离任军职后,“加陆军上将衔”自动撤消。

另一种是该员本为陆军中将衔,在此原官基础上加以上将衔,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大多数的加上将衔,都属于此类。主要是因为上将群体数量总得控制一下,熊猫多了不值钱,先“加陆军上将”衔意思意思。

(朱德在护国军团长任上)

不过加上将衔的获得者,只是佩带相应的军衔符号,其他待遇仍按中将执行,其军级仍应视为中将衔,但是这一加衔制度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明显被滥用了。

北洋政府明令加上将衔者竟达198次,共有191人获得加上将衔(其中7人被两次加衔),如此庞大的数字,证明北洋军队的“加上将衔”过于泛滥了,造成上将、加上将衔的群体非常庞大。

这一时期,朱德、贺龙和刘伯承还只是滇军、川军的中级军官。其中晋升较快的贺龙,1923年才是混成旅的少将旅长,直到1926年才晋升第9师中将师长,还没有轮到“加上将衔”的机会。

(早年刘伯承)

二、国民革命军的初期军衔

所以应当了然,孙中山领导“护法战争”期间所指挥的军队,也是“民国军队”的一部分,为了区分,历史文献中分称为“南军”和“北军”,除了政治立场不同,其军制军衔并没有什么不同。

比如那位黄埔校长曾任粤军第二支队的“上校司令”,后来再任粤军少将参谋处长、中将参谋长等等,其军装和军衔跟“北军”基本相同。因为在国民政府正式成立之前,还没有什么“国民革命军”的番号。

即便是1925年至1935年的十年间,国民革命军基本也沿续了北洋时期的军衔体系,而没有设立自己单独的军衔体系,将官仍设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也照搬了“加上将衔”的特殊办法。

到1931年4月13日,国民政府虽然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但还是沿用了北洋政府的军阶体制,军官、军士、兵的军衔设置完全相同,仅仅是个别军衔称谓略有改动。

(《八月一日》剧照)

尤其是北伐军节节胜利的时期,大批原北洋军系统的部队倒戈加入,在招降纳叛的过程中,国民政府和北伐军司令部大肆封官晋衔,只要愿意易帜,原来的少将就可以给中将、中将就可以给“加上将衔”。

到北伐军实力迅速膨胀的阶段,高级军官的军衔大致标准是:老牌军长挂上将军衔(指的是最初的八个军,以及随后加入的几个军)、新晋军长(扩编和收编的军)多挂“中将加上将衔”、师长则基本为中将衔。

朱德从欧洲留学回国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6年10月15日实任,随即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因为是军级党代表,自然跟军长级别对等,第二十军也是新编军。

刘伯承则于1926年12月31日,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五军军长,同时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这也是中共党员在国民革命军中被任命的第一个军长职务,不过该军番号很快被撤销。

贺龙所辖的独立第15师能征善战,扩编已成定局,1927年6月15日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十军军长,同时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宁汉对立期间奉命“东征讨蒋”。

也就是说,在南昌起义之前,朱德、刘伯承、贺龙都达到了当时的“正军级”标准,并且都属于新编军的军长,因此都获得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而叶帅当时是新编第2师师长、第四军参谋长,只够挂中将衔。叶挺将军是副军长兼师长,也没有达到“正军级”的标准,也只够挂中将衔。

特别说明一下啊,这里所说的正军级、正师级,跟建国以后解放军的“军队级别”肯定不一样的,只是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打个比方而已。

因此这一时期的军衔跟职务是密切关联的,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职务军衔”,比如肖劲光从苏联回国后即被任命为师党代表,立刻就给了中将军衔,年仅22岁,因为也达到了正师级标准。

(刘、周、贺剧照)

三、铨叙军衔的出现

职务军衔的特点,是一旦军官的职务被撤,则原来的职务军衔也就不存在了。南昌起义爆发后,敌人当然视起义部队为“叛军”,所以1927年8月2日,贺龙的暂编第二十军军番号即被明令撤销。

军长职务不存在了,贺龙的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自然也就被取消了,起义部队的其他领导人贺龙和刘伯承,同样也要被国民政府撤销职务并褫夺军衔。

当然了,这些老帅们既然已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哪还在乎什么编制在不在、军衔有没有,不过在国民革命军的军官名册里面,自然没有了三位老帅的名字和中将加上将的军衔档案。

(早年叶帅)

到1935年,有鉴于国民革命军的上将群体数量过大,以及各山头随意乱授军衔的情况,基本上已经打服各派军阀的南京国民政府,开始谋求军令和军制的统一,遂又搞出来“铨叙军衔”。

同时成立的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其实就是对乱七八糟的原来军衔来了一次大清理,颁布了新的标准军衔体系和叙任办法,无论将官之前获授过哪一级军衔,通通不承认了,推倒了重新来过。

在铨叙军衔体系中,将官军衔被重新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共五个衔级,比较接近于当时德国军衔的等级设置。并且规定了上将员额的数量限制,从而让三个级别的“上将衔”含金量能够高一些。

(红军时期的贺龙)

这么一搞,就只能把原来的一些上将“叙任”为陆军中将了,其中有不少还是嫡系将领,这帮人由于受到宠信,职务却升得很快,比如被叙任为陆军中将的陈诚,此时已任军政部常务次长兼武汉行营副主任。

让这帮人跟军长一样挂二颗星,显然是职级不太相符,不免怨声载道。无奈之下,国民政府于1936年追加补充规定,增设“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

因此要特别注意,北洋政府时期“加衔”适用于各个军衔等级,而国民政府在1936年推出的加衔,仅适用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这一特例,其他衔级则没有加衔的规定,并且属于铨叙军衔的一个正式军阶。

(八路军时期的朱老总)

1935年到1936年,仍然是红军与“白军”激烈交战的时期,我军的那些老帅们,正在领兵和国民政府军打仗,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又怎么可能参加什么“铨叙”?这一点必须要深刻理解。

抗日军兴,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大规模扩军,增设了许多新的高级编制,诸如战区、兵团、军团、集团军等等,自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高级职务,不少将领水涨船高升官了。

然而又来不及对所有新任官进行综合的“铨叙”,于是为了适应战时需要,特别推出了“职务军衔”,性质跟北洋时期差不多,即不管军官的“铨叙军衔”是什么,只根据需要出任的职务,临时委任相应的职务军衔。

再后来军事委员会干脆规定,抗战期间暂时停止“铨叙军衔”的评定和晋升,以免乱套,而只以职务军衔为战时的职级体系。

四、老帅们的抗战军衔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第18集团军),理论上已经属于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当然也要给各级军官颁授军衔。

之前的文章特别说明过,无论红军将领们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授过何种军衔,都已经不能作数了。并且在1937年的这次军衔授予中,也不可能按资历、战功、停年授予“铨叙军衔”,只能是“职务军衔”。

因此作为“路军总指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被委任为“上将总指挥”的职务军衔,要知道,路军总指挥的级别很高,“路军”编制本来可以下设“军”、军再辖师的,只是八路军情况较为特殊。至于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东路军总指挥的职务,是稍后任命的。

而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120师师长刘伯承,只能委为“中将师长”,这与他们早年曾经获授的中将加上将衔关系不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时任职务上,正规军的师长当时大多为中将衔。

如果按照早年的资历,贺龙和刘伯承都应该至少获授“中将加上将衔”对不对?(从职务来看,授二级上将肯定偏高了),但问题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这一军衔跟之前不同,它已经是铨叙军衔体系中的一级。

结论很清晰了吧?朱德、贺龙和刘伯承三位老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均获授了“中将加上将衔”,但是在抗战时期,只能分别获得上将和中将的职务军衔。

其他参加南昌起义的几位元帅,也根据相应的职务委任了职务军衔:第八路军中将参谋长叶剑英、第115师中将师长101、第115师少将副师长聂荣臻、第129师少将副师长徐向前等等。

而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获委的是少将军衔,因为新四军初建时未设师级建制,“支队”大致相当于旅级,所以支队司令基本等同于“少将旅长”。

换言之,除叶帅的职务与1927年相近,仍然挂中将职务军衔外,其他四位元帅的职务军衔都跟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都已经是军队的高级干部,而不再是基层军官。

再比如叶挺将军,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不仅脱离了国民革命军系统,还因故远走欧洲,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前才回国,当然不可能参与什么“铨叙”。因此在新四军组建后,被直接任命为中将军长。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抗战期间老帅们的军衔,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任何的传承性,完全是依据现任职务来委任的,特别用“委任”而非“叙任”,就是为了区别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两套体系。

至于八路军的其他将领,大体也遵循中将师长、少将旅长、上校团长等标准,分别委为相应的职务军衔,比如少将旅长陈赓、少将旅长陈伯钧等等,与1927年之前可能的军衔不发生任何关系。

结语:

抗战期间,无论被国民政府委任了何种军衔,我们这些老帅们根本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委任方毕竟是另外一个阵营,除了负责统战工作的开国将帅们,在重庆等地会佩挂职务军衔外(比如周公、叶帅、克农将军等),前线将领根本不挂军衔。

关于职务军衔的历史记录,我们可以发现,朱德配戴上将职务军衔、彭德怀佩挂中将职务军衔、叶挺佩戴中将职务军衔的照片,至今还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面。

1939年5月,八路军曾经考虑建立自己的军衔体系,总部为此颁布了“八路军编制表”,明确规定了各级职务的基准军衔,分为六等十六级。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次军衔未能完成评定便终止了。

直至1955年,朱德、刘伯承、贺龙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十大元帅中分别排名第一、第四和第五。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