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月

在今年二季度起至今的短短几個月裏,芯片供應的“速凍急停”問題引發市場關注。8月12日,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在業績電話會上指出,產業週期調整可能要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將向高端芯片、緊缺芯片傾斜產能,避免無序競爭。

8月11日,中芯國際也發佈了關於4月至6月的二季度報告,表現優於預期。期內,總收入爲19.03億美元,按年增長41.6%;歸屬公司擁有人的淨利潤爲5.14億元,按年下跌25.2%。

二季度業績優於預期

在二季度裏,中芯國際的收入增速和毛利潤率均優於預期。該公司聯合CEO趙海軍分析原因指,歲修延後以及公司的產線靈活調整,均推動業績維持增長、量價齊升。

中芯國際在5月曾經表示,預計二季度收入環比增加最多3%、毛利潤率最多39%。然而實際的二季度收入環比增幅爲3.3%,毛利潤率也達到39.4%。

“原本計劃在二季度進行歲修,但疫情對人員流動的管控令部分歲修沒有進行。”趙海軍稱,當季,公司產能利用率依然達到97.1%,疫情對產出的整體影響低於預期。

除此以外,中芯國際又提高了對高毛利產品的產能傾斜,這令12英寸晶圓的收入貢獻佔比,從上一季度的66.5%進一步提升到69.3%。“產線進一步向市場緊缺的模擬和數模混合芯片、電源管理芯片、OLED、高端MCU等進行了轉移。”趙海軍稱。

展望第三季度,趙海軍指,公司預計銷售收入環比持平到增長2%,毛利率在38%到40%之間。

針對上述經營目標,趙海軍稱將從三方面着手。第一,將充分利用產線靈活性,在不同節點之間切換,在不同產品之間切換,“中芯國際擁有豐富的客戶基礎和產品種類,靈活性很高”。第二,將提升高附加值產品佔比、加速新產品開發,“要做有競爭力、別人不擅長做的產品。”第三,將優化客戶體系,加強與頭部客戶和增量市場中潛力客戶的溝通,關注海內外全球客戶的需求,以多元化來應對逆風週期帶來的不確定性。

應對行業“速凍急停”

去年,芯片短缺問題席捲全球市場,更拖累了不少汽車和消費電子製造商的出貨。不過今年二季度至今,市場上反而頻傳“過剩”、“降價”消息。趙海軍提醒稱,產業鏈上環環相扣,影響會被倍增放大,預計這一輪週期調整要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

並非所有芯片都“過剩”,趙海軍指出,目前消費電子相關部分芯片供應超出預期,但汽車電子供應依然相對緊張。然而,消費電子等領域的芯片出現“速凍急停”。

爲何部分芯片從“短缺”到“過剩”急轉直下?這與產業鏈傳導效應有關。趙海軍稱,如果終端需求下滑,廠商將減少從芯片設計商的拿貨,而芯片設計商將急於清理庫存,甚至會叫停代工廠、要求產品不要下線,由此產生了“放大倍數”。

“2022年上半年,有雙重週期疊加影響半導體行業。”趙海軍指出,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增速總體放緩,消費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半導體進入本身下行週期。“此前連續數個季度電子產品加速消費,產能擴張達到一定程度,但目前部分環節進入‘去庫存’階段。”因此,半導體產業部分環節出現“速凍急停”。

趙海軍指出,這一輪週期調整至少要持續到明年上半年,不同應用領域出現結構性分化,需要進行供需平衡。而中芯國際將如何應對?他指出,中芯國際將加強和客戶尤其終端整機公司的溝通,削減低端產能、減少無序競爭。由於預見下半年細分領域結構性緊缺依然存在,因此要調配產品,“有的多做、有的少做。”

“中芯國際成立22年來,已經經歷多次週期,懂得如何應對短期調整、如何應對中長期調整。”趙海軍稱,對於公司的中長期成長依然充滿信心,指出:“集成電路行業需求增長和全球區域化趨勢不變,本土製造的長期邏輯也不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