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林琬斯 常濤 實習生 趙薇)距奧美醫療公告子公司荊門奧美員工中毒事件已過去一週。

近日,部分住院的車間員工告訴中新經緯,隨着身體的好轉,醫院已陸續要求工友出院,但後續複查與治療費用由誰負責仍未知。多名受訪人士稱,自己與荊門奧美簽署的合同並沒有覆蓋五險一金。

當事人還原工作環境

身穿裹至頭部的藍色工作服,戴着口罩,工人們多人一組,兩人用膠水將塑料盒一端封口,一人將洗臉巾裝入盒中,再由兩人將塑料盒另一端封口,最後由工友將裝好的洗臉巾運走。在7月底被公司通知體檢前,這就是荊門奧美的溼巾車間內上百名工人的工作景象。

現場工作視頻 工友供圖

趙陽(化名)就在其中。7月初,趙陽作爲臨時工進入荊門奧美溼巾車間,負責塑料外盒的粘合,時薪15.39元,按工期結算。她回憶,出事前幾天,她出現噁心的症狀。7月31日晚,她接到電話通知住院,8月1日早上6點左右住進新華醫院。

如果一切順利,趙陽將在8月15日拿到工資,“但誰也沒想到突然就出事了。”趙陽說。

8月5日,奧美醫療公告子公司荊門奧美部分員工出現身體不適症狀,經診斷爲中毒事件。此次令荊門奧美員工“中招”的,是危化品四氯乙烷,技術上可用於做水性型膠水有機溶劑。

公開資料顯示,四氯乙烷是一種無色液體,有氯仿樣氣味,具有毒性和刺激性。侵入途徑包括吸入、食入、經皮膚吸收,具有傷害末梢神經系統、肝臟和中央神經系統的危害。應對四氯乙烷應採取的防護措施包括呼吸系統防護、眼睛防護、身體防護、手防護和其他。具體而言,當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工作人員應該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但趙陽稱,奧美提供給他們的防護設備僅有無塵服和口罩,且口罩並沒有定時配發,也並沒有強制要求幾小時更換爲新口罩。手套也僅限於需要接觸洗臉巾的職工才佩戴,而粘外盒的職工則沒有配發手套。

另一名當事人李理(化名)發來的車間工作視頻顯示,車間的部分員工沒有佩戴防化學品手套,眼睛也裸露在環境之中。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應對四氯乙烷應採取的防護措施之一,就是保持室內通風。奧美醫療也於此前回應媒體,車間配備有通風系統。

趙陽說,荊門奧美的溼巾車間或許有通風設施,但“並不完善”。“我們7月22日再進去的時候,車間裏還有味道。”趙陽表示。

據媒體報道,有車間工人反映,7月2日工作開始,大家便感覺膠水味道刺鼻,但沒想太多。有車間工人向媒體表示,按照公司的安排,工友們每班上12個小時,中間有1小時喫飯時間,人多的時候,車間有上百人在工作,個人的感受是“室內空間小,空氣不流通”。

未購買工傷保險

趙陽說,住院十餘天,荊門奧美並沒有相關負責人出面與她溝通賠償事宜。現在醫院也要求她出院,但後續是否有後遺症、排毒需要多久、停藥後身體各項指標是否會反彈、複查與治療費用由誰負責等事項,並沒有負責人出面與他們商量相關的事宜,只簡單安排了趙陽在醫院的生活。

趙陽和李理均稱,自己是臨時工,與荊門奧美簽署的合同也並沒有覆蓋五險一金。目前,荊門奧美未與其交涉賠償事宜,“什麼都沒有跟我們商量過”。

趙陽向中新經緯提供了工資收入的銀行短信通知,但在社保查詢頁面卻無法查到荊門奧美爲趙陽購買的工傷保險參保記錄。

工資收入的銀行短信通知 趙陽供圖

趙陽的工傷保險參保記錄 趙陽供圖

相比2021年繳納社保員工的264人,此次中毒事件中流調出與溼巾車間有接觸史的員工人數270人並不少,目前已公示出來的肝功能等指標異常的43人佔比也不小。

奧美醫療是否有給員工購買社保?後續又如何保障生產安全問題?8月11日,中新經緯就上述問題先後致電、致函奧美醫療,致電荊門奧美,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盈利壓力高企

天眼查顯示,荊門奧美成立於2017年,是中國“醫用敷料龍頭”奧美醫療100%持股的一級子公司,經營項目包括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銷售、第二、三類醫療器械生產、產業用紡織製成品生產等。

近幾年,荊門奧美的日子並不好過。天眼查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荊門奧美淨利潤分別虧損260.83萬元、虧損951.74萬元、虧損2931.5萬元、盈利7945.46萬元和虧損3721.06萬元,負債總額分別爲1.46億元、3.26億元、3.61億元、4.27億元與2.88億元,繳納社保員工數量分別爲9人、49人、270人、386人和264人。

從上述數據可見,荊門奧美淨利潤實現盈利正好是2020年。作爲湖北本土企業,奧美醫療承接了口罩等相關防疫物資的生產、銷售。也由此,奧美醫療成爲了大衆印象中的“口罩概念股”。2020年,奧美醫療的業績也隨之大增,營收同比增長63%至38.3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255.27%至11.58億元。

然而,進入2021年,受防疫物資價量齊跌影響,奧美醫療收入、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公司實現營收29.26億元,同比下滑23.7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更驟跌62.75%至4.31億元。

奧美醫療的股價也從去年年中開始一路下跌。Wind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奧美醫療股價較2020年2月最高點37.47元/股已跌超6成。今年以來,奧美醫療的股價已累計下跌24.18%。

在公司經營業績逐步走弱的同時,奧美醫療也開始了壓縮成本。2021年,奧美醫療在職員工總數爲4964人,相比2020年減少462人,而2018年、2019年與2020年奧美醫療的在職員工總數處於增加態勢。

同時,2021年,多名奧美醫療高管出現了高達百萬元的降薪。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董事長崔金海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爲1269.59萬元、983.65萬元與1002.49萬元;副總裁程宏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爲546.26萬元、584.17萬元與520.58萬元;董事會祕書杜先舉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爲334.75萬元、337.89萬元與405.92萬元。

然而2021年,上述高管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驟降到350.04萬元、350.04萬元與220.2萬元,崔金海的報酬總額直降百萬。

律師解讀後續如何賠償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楊保全在接受中新經緯時分析,“五險”指的是社會勞動保險包括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爲與其建立勞動關係的員工繳納“五險”。目前在北京地區,用人單位爲勞動者繳納的“五險”一般是捆綁的,不能拆分購買,但是全國各地區的社保統籌繳納並不完全一致。

“如果趙陽未查到其在奧美醫療公司的工傷參保記錄,可能公司沒有爲其購買過“五險”或繳納的險種不全。”楊保全表示。

楊保全表示,社會保險的範疇應是泛指包含工傷保險在內的五大險種,公司作爲用人單位應當爲與其建立勞動關係或形成事實關係的勞動者全額繳納社會保險,用人單位未全額繳納社會保險的,違反法律規定,勞動者可以主張補繳五險一金或向當地社保部門進行投訴,由社保部門責令單位限期繳納或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補繳社保費用的,社保徵收機構可以通知用人單位的銀行開戶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或申請縣級以上行政部門劃撥社會保險費,社保徵收機構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而對於後續事故責任的劃定與賠償,楊保全對中新經緯坦言,對於奧美醫療員工情況,能否認定成工傷,目前通過媒體暴露出來的相關事實還不能完全判斷,需要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綜合來認定。

他表示,如果能夠認定爲工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奧美醫療公司除在停工留薪期內按月支付原工資外,還應該支付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費用。對於在治療中病亡的員工,可以申請認定工亡。

“一旦認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可以要求支付喪葬費、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喪葬費標準爲6個月的單位所在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楊保全對中新經緯表示,如果單位沒有依法爲員工繳納工傷保險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