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丨退休的物理老師,以這種方式再次回到課堂

伴隨着琴弓摩擦鋁板發出的尖銳聲,均勻分佈的細沙,變換出“克拉尼圖形”;電風扇圍成一圈吹風,兩條絲帶便在“伯努利原理”的作用下,跳出了曼妙的舞姿。把這些物理學趣味實驗呈現給網友的,是江蘇常州退休教師唐守平,今年暑期,他的科普視頻悄然走紅,網友稱其爲“專治學習困難症的魔法老師”,更直呼“要是當年這樣學物理,就不會不及格了”。

退休物理教師 唐守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物理實驗很多是非常新奇、有趣的,它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有幫助。

退休物理教師 唐守平:靜電章魚這個實驗視頻,一週時間播放量達到兩千多萬,點贊一百多萬,我也覺得這個實驗做得值了,那個PVC塑料管就是水管,市場上都可以買到的。

尋常材料經唐守平一番擺弄,給人們帶來了視覺衝擊,這背後的物理知識就是靜電。紙上得來終覺淺,退休後幫子女帶孩子的唐守平,因爲把日常給孫輩演示的小實驗上傳網絡,意外走紅之後,他決定開啓網絡科普之路。

退休物理教師 唐守平:因爲我們物理學是研究物理現象,並要找到它產生的原因以及規律,學生看了這個現象,他對這個印象就深刻了,他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他在思考裏面的規律。那些現象如果沒看過,光是講講,他不容易去理解,也不容易掌握。

唐守平注重呈現現象的科普觀念,與他退休前的任教經歷密不可分。在鄉鎮學校工作了四十年,設備匱乏的年代裏,“瓶瓶罐罐做實驗、拼拼湊湊搞教學”是他的工作常態,由於堅持在教學中多做實驗,唐守平成了製作教具的一把好手。

退休物理教師 唐守平:要想學好物理,要多參加實踐活動,最簡單,最基本的就是我們的家務事要做。這些勞動它都有用到力學知識,有了力學體驗,學力學知識就容易多了,我一般上課會想辦法儘量做物理實驗,做了實驗以後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再進行分析,如果有時候沒有儀器,我會把農具或者小樹枝或者一個繩子拿去演示實驗。

爲了存放他製作的上百種教具,唐守平特地租了一套房子,還搭起了一個小型攝影棚,讓本該含飴弄孫的退休時光忙碌了起來。

退休物理教師 唐守平:一共五六個房間,一百三十平方米。有些老師看了我有教具,有些老師需要就會買,我現在算下來,總之工資也貼了一部分,賣(教具)賣了一部分,但是我賣出去以後,又買了新的材料,準備做新的教具,所以現在仍然是負數。

精巧的教具帶孩子們在“聲、光、電、熱、力”間走入了物理之門,雖然把退休金投了進去,也不知道自己的草臺班子能維繫多久,但同樣是退休教師的唐守平的愛人,還是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

唐守平愛人 退休歷史教師 周康花:按道理我們養老的退休金可以兩個人出去玩一玩,可是他把這些錢都投到這上面去了,主要是買這些器材,而且每一個實驗他要反覆做多少次才能成功。開始也是不理解的,後來他發的視頻,靜電章魚也是我幫他拍的,我們兩個興奮得一直看,看後面的那些評論、留言,大家覺得非常的有趣,能學到東西,所以很有成就感。

評論裏經常流露出網友的心聲:“物理還可以這麼有趣?”

學生時代,一張張試卷、一道道習題,慢慢使人們對物理課望而生畏。唐守平想用這些習題冊上甚少出現的實驗,再一次喚起大家對科學的興趣。

退休物理教師 唐守平:因爲我也到全國各地有些地方去做講座,做講座我主要還是做趣味物理實驗。小學生見到實驗歡呼雀躍,非常開心,蹦蹦跳跳,到初中這種現象就弱了,到高中甚至不怎麼激動了,這種興奮的程度在下降,這個原因我想可能還是大家被考試,刷題,刷得累了。

作爲中學教師而非物理學家,唐守平坦言,自己的短視頻較少分析複雜原理、講解煩瑣知識,更多是用視覺衝擊啓發思考,在他看來,在公民心底種下科學精神的種子,比多講幾個艱深晦澀的理論更爲重要。

退休物理教師 唐守平: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現在等於就是播種,至於將來有什麼樣的收穫,個人情況不同,也可能有的人看了我的視頻喜歡上物理,再繼續學下去。也有可能雖然他沒有選擇物理,那也不要緊,我們物理實驗現象看多一些,或者自己做多一些,將來無論是做其他工作,學習什麼專業,都還是有幫助的。

沒有複雜的拍攝器材和剪輯軟件,一副老花鏡、一部智能手機,就是年過六旬的唐守平鏈接起互聯網的全部硬件載體,每一個視頻都親力親爲,在做博主的路上,唐守平的更新頻率並不穩定,作品也在被模仿和超越,但他真正被網友所認可和喜愛的,還是他對科學和教育的執着。

退休物理教師 唐守平:我的目的還是讓家長,讓老師,讓學生他們看了以後對科學產生興趣。雖然我退休了,能夠把我自己的一技之長,能夠讓更多的老師、學生受益,這個我覺得跟網紅不網紅倒沒有什麼關係,這個對社會也是一個貢獻。雖然退休,但是自己也喜愛這個,自己做有意義的事情,自己是開心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