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王僖

持續走低的包裝紙市場,8月份以來似迎來轉機:不僅紙價下行大勢開始企穩,部分紙廠也於近日發佈漲價函,只是限於市場疲軟等因素,只能小幅試探漲價。

另一方面,8月過半,文化紙企8月初聯手掀起的新一輪漲價,終究難敵市場需求的弱勢,紙廠訂單落實受阻,不過成本高位前提下,紙廠價格仍將延續堅挺。

“8月份爲淡旺季轉折月份,需求雖環比增加,但是增量有限,預計8月份造紙行業市場供需依舊博弈。”卓創資訊分析師徐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放眼造紙業後市,光大證券最新研報認爲,目前來看,成本端短期紙漿將維持高位震盪,預計四季度或出現拐點;需求端海外經濟復甦,需求旺盛,國內需求也有望好轉。

市場供需依舊博弈

從8月1日至今,包裝紙(瓦楞及箱板紙)市場歷經7月份的大幅震盪下行後終趨於穩定。特別是隨着近期部分規模紙廠按照此前發佈的停機函開始陸續停機檢修,加上上游廢紙價格出現止跌反彈跡象,市場開啓“區間整理”模式。

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瓦楞及箱板紙市場價格下行較爲明顯,龍頭企業多次下調紙價,中小紙廠跟跌,累計下調100元/噸-300元/噸。而《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進入8月份後,隨着部分下游包裝廠開始適量補庫存,以及局部地區紙廠訂單量較前期有所增加,近期個別紙廠開始上調原紙出廠價格。只是價格上調的幅度並不大,多爲30元/噸-50元/噸,試探意味明顯。

“因爲紙價持續下跌,不少中小紙廠處於盈虧邊緣或者已經虧損,另外廢紙市場近期開始全面反彈,紙廠原料成本抬升,這是最近包裝紙廠挺價意願較強的原因。”山東淄博一家包裝紙廠負責人周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過市場還處在淡季,需求並未轉旺,小幅上調紙價,也是試探下游包裝企業的反應。

徐玲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雖然規模紙廠陸續實施檢修計劃,產量環比存減少預期,但8月初市場期初庫存較大,加上8月份有新增產能釋放,整體供應面壓力依舊存在。而8月份本就是瓦楞及箱板紙淡旺季過渡月份,需求未提振的情況下,供需博弈依舊,市場或將震盪波動爲主。

同樣的供需博弈在文化紙市場表現也很明顯。8月1日起,文化紙企掀起新一輪調漲200元/噸的提價行動,無奈市場需求弱勢,交投偏淡,紙廠訂單落實受阻。而這樣的漲價函難落地的情況,在今年上半年文化紙行業需求整體偏弱的背景下,已發生過多次。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巖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進入三季度後,7月份文化紙企的一輪漲價,受部分出版訂單利好,彼時紙廠價格落實還相對樂觀。但8月份開始由於進入文化紙傳統淡季,出版印刷訂單進入收尾階段,社會訂單持續不佳,市場經銷商也大都反饋需求疲弱,所以本輪提價價格上行乏力,產銷倒掛情況普遍,印廠基本都維持剛需採購。“短期內文化紙市場上下游博弈局面凸顯,局部業者爲回籠資金,市場價格有走低可能。”張巖說。

紙漿價格有望迎來拐點

造紙行業半年報集中披露在即,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目前,申萬行業一級爲造紙業的22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8家披露了業績預告,其中6家公司預計業績大幅下滑,2家公司預計首次出現虧損。行業上半年身處低谷期的窘境可見一斑。

前述包裝紙行業和文化紙行業的近期行情,也表明造紙行業進入三季度以來,依舊面臨着不小的供需矛盾壓力。那麼行業何時能走出低谷?拐點什麼時候能到來?

“總體來看,造紙行業盈利能力的週期性波動由紙價與原材料之差驅動。”光大證券最新研報指出。採訪中,多位行業分析人士也認爲,行業要實現困境反轉一方面是看接下來紙漿價格的走勢,更重要的還要看需求的復甦情況。

從當前造紙行業的供需格局和競爭格局來看,光大證券分析認爲,需求端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在復甦,相比來看,海外需求復甦勢頭明顯,帶動紙品消費量提高,其中中東地區和東南亞地區需求尤爲旺盛,並且海外供給明顯不足,國內龍頭廠商加大出口力度,我國紙品出口量的同比增速持續提升。

晨鳴紙業此前在業績預告中就表示,上半年公司在搶抓海外市場供給不足的機遇,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同樣在加速開拓國際市場的博彙紙業也表示,公司的外銷佔比在持續提升。

對於國內需求接下來的恢復情況,光大證券認爲,雖受疫情影響國內需求整體偏弱,但接下來有望好轉。細分行業來看,文化紙需求偏弱、瓦楞及箱板紙在消費尚未復甦的情況下,整體需求也會偏弱;白卡紙和特種紙的下游需求相對較好。

對於成本端的後續走勢,多家機構研判認爲,短期漿價仍會維持高位震盪,不過預計在四季度或出現拐點。據瞭解,目前全球各大漿廠的產銷情況有所恢復,新增產能按計劃推進,預計2022年三季度起紙漿供給會逐步增多。光大證券指出,在漿價下行週期,大宗紙龍頭盈利能力將得到顯著修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