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位于一环路与科华北路交会处的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项目

提到一环路磨子桥,大家会想到四川大学、电脑一条街等。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两座造型独特、以灰色为主色调的新地标建筑拔地而起,这里就是武侯区和四川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项目。

该项目由地上南、北两座楼以及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5814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科研配套用房、地下停车场、总平及附属工程等。

“2019年11月29日,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项目完成启动仪式,2020年3月18日完成复工复产破土动工仪式,今年6月完成五方责任主体验收。”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项目主要进行设备调试、收边收口、清洁卫生等工作,同时与四川大学对接项目移交事宜。

“快看,侧面像不像一本打开的书,建筑与青砖黛瓦的百年川大穿插,既有机融合,又富有特色,让人眼前一亮……”记者看到,坐落于武侯区一环路与科华北路交会处的这两座新地标建筑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

“项目在东侧采用层层退台的形式,对内让新建建筑消失;对外塑造活力的城市,与现代街区与材质形成呼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城市视角下,沿城市一侧是‘快动线’,简洁又富有张力的建筑立面具有足够的表现力与场控力。在校园视角下,校园内人行是‘慢动线’,立体公园和趣味空间吸引人们停留和休闲。街角视角下,一环路与科华北路交叉口是景观节点,交通和人流量大,街角不布置建筑,视面打开,展现校园文化景观,多角度展现川大文化。”

据介绍,该项目是武侯区和四川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建成后将围绕学校优势学科领域,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三大新经济领域,搭建以“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新工科平台,引导成都新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直接进入学校前端科研环节,形成新经济与新工科相结合的从应用研发到成果本地转移转化的研发转化全流程,大力推动更多成果在本地落地转化,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项目建设将四川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展业大厦)、四川大学科研综合楼(桃源广场)、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等点位连接成线形呈现聚集效应,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展基地”。(李明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一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