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閆曉寒 盧曉 北京報道

走過將近兩年的曲折上市路,小家電企業德爾瑪終於離上市更近一步。

8月12日,廣東德爾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爾瑪”)正式遞交註冊稿,擬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在這份新遞交的註冊稿中,德爾瑪更新了其上半年的業績表現。

今年上半年,德爾瑪營收爲15億元,同比增長21.6%;歸母淨利潤爲6086萬元,同比增加33.7%。相比廚房小家電企業多數疲軟的表現,以家居環境類產品爲主的德爾瑪卻在今年上半年繼續走高。不過,在疫情反覆、消費低迷以及產品提價抑制需求的影響下,整個小家電行業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

營收增速放緩

今年上半年,德爾瑪的歸母淨利潤表現好於去年同期。2021年上半年,由於原材料成本上漲,德爾瑪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9%。德爾瑪預計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指標的同比增速在13.9%到39.21%之間。

作爲對比,今年上半年,按摩小家電企業奧佳華預計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超過94%;包括愛仕達北鼎股份在內的多個廚房小家電企業,歸母淨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

而從營收表現來看,德爾瑪的收入增速相較去年同期的49%有所放緩,其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約爲8.01%到32.05%。

根據公告,今年上半年其營收增長主要來自個護健康類產品和水健康類產品的帶動,以及線上直銷銷售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德爾瑪在公告中表示,去年下半年,公司推出飛利浦品牌個護健康類產品,以及大力推廣對水健康類產品,爲其帶來相關產品收入的增加。

這與其一季度的增長原因相同,不過上述兩個品類並不是收入佔比最多的品類。

目前,德爾瑪的主要產品包括家居環境類、水健康類、個護健康類以及生活衛浴類。2021年,家居環境類產品爲其貢獻57.8%的收入,而水健康類和個護健康類收入佔比分別爲27.7%、7.2%。

德爾瑪最初在2011年進入小家電領域時,以加溼類產品爲主。2018年,德爾瑪收購了飛利浦的水健康業務以及與華帝達成商標授權合作,從而進軍水健康、生活衛浴和個護類小家電領域。

對於德爾瑪來說,這是其多品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此後,在上述品牌的拉動下,德爾瑪營收穫得快速增長。2018年,其營收爲9.7億元;2021年,這一數字超過30億元。

不過,從整個行業表現來看,今年上半年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拉動德爾瑪增長的水健康和個護健康類產品境況並不樂觀。

在內外部雙重壓力下,上半年淨水行業受到嚴重衝擊。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淨水器零售額、零售量均出現兩位數下滑。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爲,在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德爾瑪業績仍能有較快增長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德爾瑪在一衆小家電企業中,規模較小,其基數小所以仍有增長空間;另一方面,其依靠飛利浦、華帝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擴大營業規模。

但他認爲,下半年,家居環境類和水健康類行業仍不容樂觀。“今年以來小家電市場不斷萎縮,疫情反覆嚴重影響市場需求。隨着生產成本、採購成本明顯上升,小家電產品單價上升也會抑制一部分消費需求。預計下半年,以個人護理小家電、廚房小家電爲代表的小家電品類,零售額和零售量仍會同比下跌。但美容儀等市場滲透率較低的品類可能仍有增長空間。”

8月16日,《華夏時報》記者就上半年其家居環境類產品表現等問題聯繫德爾瑪,工作人員表示爲保證市場公平的知情權,上述問題以註冊稿中口徑爲準。

米家ODM收入佔比下降

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德爾瑪毛利率爲29.43%,相較上年同期提高1.63個百分點。推高毛利率的原因之一在於,毛利率較低的米家ODM業務佔比有所下降。

雖然德爾瑪並未披露二季度來自米家代工的具體收入佔比,但今年一季度其約16.6%的收入佔比已經較2021年同期的26.41%有所下降,當期德爾瑪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5個百分點。

德爾瑪與小米集團的戰略合作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德爾瑪爲其提供米家ODM業務。這項業務爲德爾瑪帶來收入提升的同時,也拉低了其整體毛利率。原因是米家產品定位性價比,且主要採取利潤分成模式。即德爾瑪將產品以成本價賣給小米,小米將產品賣出後將其產生的淨利潤按照雙方約定比例分成。

這部分代工業務的毛利率在2021年僅爲12.57%,而同期德爾瑪的主營業務毛利率爲29.21%。這意味着,代工業務的毛利率遠低於其自有品牌和授權品牌。

除此之外,去年下半年公司新推出飛利浦品牌個護健康類產品,毛利率較高,今年上半年其收入佔比提升也帶動了整體毛利率的提升。

需要提及的是,德爾瑪的營收仍主要來自貼牌代工產品。目前,德爾瑪的品牌包括自主品牌和授權品牌。其中,授權品牌“飛利浦”主要覆蓋水健康類及個護健康類等產品;生活衛浴類產品主要通過“華帝”品牌授權開展。2021年,飛利浦、華帝以及米家ODM產品收入佔比達到六成。

對於自主品牌的規劃,今年5月份德爾瑪方面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未來公司將抓住行業發展機遇,挖掘消費者痛點,通過創新的產品設計與功能設計,進一步提升公司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同時公司將繼續深耕境外渠道,穩步推進自主品牌出海,實現產品快速進入目標國家市場。

梁振鵬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爲,德爾瑪來自代工製造的業務仍佔有很大比例,且其生產的家居環境類等產品沒有什麼差異化的技術優勢。另外德爾瑪自有品牌產品競爭力較弱,在業務發展上缺乏自主性。“德爾瑪每年還要向飛利浦繳納不菲的品牌授權費用,且經營風險較大。德爾瑪想要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還是要大力發展自主品牌,而不是幫其它品牌做代工。”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