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沈釗

近日,美團單車宣佈騎行暢騎卡無折扣價將漲價一事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部分網友甚至表示“騎共享單車比坐公交還貴”。8月12日,羊城晚報記者查詢發現,美團單車調整過後,7天、30天、90天無折扣卡價格分別爲15元、35元和90元,價格與哈囉單車一致,較青桔單車稍貴。此前,有專家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共享單車行業仍然需要精細化運營,才能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同時也讓企業有利潤持續運營。

原材料漲價或導致共享單車運營成本上漲

羊城晚報記者此前從中國自行車協會舉行的2022年第一季度自行車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獲悉,今年一季度自行車上游原材料延續去年漲勢,價格同比上漲超10%。這一變化目前已經傳導至行業下游,即家用自行車乃至共享單車企業,導致其成本和壓力相應增加。

數據顯示,去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包括鋼、塑料、輪胎等在內的多種自行車原材料整體呈現上漲趨勢。但與上漲幅度超過10%的上游原材料相比,2022年一季度,包括自行車在內的耐用消費品出廠價僅同比上漲0.7%。

在走訪廣州自行車銷售門店時,羊城晚報記者瞭解到,過去半年多自行車售價普遍上漲。同樣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的兩輪電動車及四輪新能源電動車,今年以來也已全面漲價。有共享兩輪業內人士透露,受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目前成本壓力偏大。

對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共享兩輪企業價格進行梳理後,羊城晚報記者發現,從無折扣卡的價格來看,美團單車與哈囉單車7天、30天、90天卡價格相等,分別爲15元、35元和90元,青桔單車價格分別爲10元、25元、75元,比前兩家稍微便宜。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價格均爲無折扣價,在消費者正常購買騎行卡時,往往能夠以較低的優惠價格買到套餐。

此外,從單次騎行的計價規則來看,包括廣州在內的國內大多數城市的共享單車計價規則,都是以前半小時1.5元爲主。這一計費自2019年上旬以來,過去3年基本沒有變動。

行業長期虧損 精細化運營成關鍵

實際上,共享單車平臺相繼漲價,除了有行業不斷發展的因素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自從進入市場以來,共享單車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這兩年來,共享單車市場逐漸形成哈囉出行、美團單車、滴滴青桔“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共享單車業務難以獨當一面,且仍是三家公司的主要虧損業務之一。

哈囉單車在2021年啓動美股上市的招股書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哈囉單車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最高年虧損金額超過20億元。而被美團全資收購的摩拜單車2018年到2020年累計虧損接近50億元。滴滴2021年的財報數據顯示,青桔共享單車被劃分進300億元的“其他業務”的虧損中。

業內人士表示,共享單車行業曾經的燒錢補貼大戰已經結束,調價是衆平臺企業根據單車的管理成本對價格做出理性的反應。合理的調整有助於行業和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也有評論稱,共享單車價格可以漲,但服務也要“漲”。

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則表示,從市場行爲講,目前國內共享單車價格偏低,消費者在享受共享單車便利的同時,若運營方沒有利潤的將沒法持續良性運營,因此計費定價需考慮到運營企業的利潤空間。

張毅認爲,共享單車企業在商業化嘗試和變現上應該有更多的探索,可以通過大數據拓寬盈利渠道,獲得二次盈利的機會,同時應該更加註重精細化運營。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