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露營前,請帶上這些“憂患意識”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近日,四川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槽溝突發山洪造成7人死亡,引起了許多人關注和討論。悲劇事件發生前,龍漕溝曾被貼上“網紅景點”的標籤,在多個社交平臺被網友發帖“種草”,吸引其他人前往露營,而事實上龍漕溝並非正規景區,社區甚至在河道邊上立有“禁止下河”的警示牌。悲劇的發生,也讓野外露營的安全問題浮出水面,在露營風盛行的當下,該如何選擇正確的露營方式?在看似美好的野外風景背後,有哪些需要認真對待的風險?

夏季露營,這些風險信號請注意

烈日炎炎的夏天,避暑是人們出遊的一大需求。於是在水流潺潺的地方,找一處清涼地,搭起帳篷,支起炊具,享受自然的微風,聽起來十分愜意。

但很多人忽略的是,夏季也是強對流天氣多發的季節,暴雨、雷電、大風、冰雹等等惡劣天氣,是導致自然災害發生的重要因素。

“雷雨天氣多發的夏季,並不適合去狹窄的山溝這樣的低窪地帶進行戶外活動。或許你所處的地方沒有下雨,但如果河道上游地區下暴雨了,那麼四面八方的水就會匯聚到山谷中,原本平靜的小溪或乾涸的河道溝谷裏湧入湍急的渾濁山洪,非常危險。因此選擇營地的時候,一定要在地勢稍高的平臺,避開河谷河灘這樣的位置。即使是在平靜的湖邊,營地位置也要比湖面高出數米,並隨時關注天氣變化。”資深戶外露營愛好者,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在讀博士生王凱翔告訴澎湃新聞。

王凱翔說,2017年6月他和朋友在北京近郊的北靈山露營時也遇到過類似的驚險事件。那一次,山上突然下起了特大暴雨和冰雹,僅短短的三五分鐘,強烈的冰雹就讓地面就積起了一層冰。幸好,他們的紮營地點位於地勢很高的山坡上,不會遇到嚴重的山洪和泥石流,等雨停了後便匆匆下了山。

但回到城裏後,他們得知就在離北靈山不遠的龍門溝一線天峽谷,由於上游山區暴雨導致山洪暴發,有數名自駕遊玩的“驢友”不幸遇難。

“我後來查閱了氣象數據,才知道當時短時降水強度非常大,氣象數據顯示一小時下了100毫米左右。這件事情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提醒。在峽谷中要格外注意山洪、泥石流,而在山上遭遇雷電、大風也很危險。”王凱翔說。

判斷什麼天氣適宜出行,什麼是危險地形,選擇正確的紮營地點,是野外露營愛好者必須具備的常識,並且每年夏季自然災害導致的“血的教訓”比比皆是。但當然天氣預報並非萬能,因此個人也需要具備“憂患意識”,提前做好準備。

“你需要對露營的地點進行整體的判斷,比如海拔、晝夜溫差、野生動物的情況,還有距離最近的人羣聚集地大概還有多遠,這些都是前期準備,另外你還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我個人建議野外露營時準備一個應急揹包,裏面裝上止痛藥、抗生素、創口貼、碘酒、紗布等等醫療物品,還可以帶上救生毯,防止人體失溫等緊急狀況出現。”研究各類戶外生活方式的小紅書博主邵嘉琦(Gaqiiiiiiii)介紹道。

切記盲目跟風,選擇適合自己的露營方式

可以發現,露營尤其是野外露營,並不是沒有“門檻”。

因此在不具備足夠的戶外風險意識和野外生存經驗時,人們更應該謹慎選擇未開發的景點或荒野地帶。

“現在大多數人追求的露營,並非是前往荒野深處宿營過夜,而是想在城市近郊尋找一片風光秀麗的森林大草坪,或者在一片開闊的水域周邊,白天在那裏和朋友、家人聚聚餐,放鬆一下,到天黑就離開。對於這樣的休閒人羣,選擇一些已經較爲成熟的開發好的營地更適合,也更安全。”王凱翔分享道。

記者採訪了UTOP1A壹島露營場的主理人Campolly,他表示,商業露營地在選址上除了考慮自然風光以外,還要求具備水、電、路三通。而選擇成熟商業露營地的顧客,大多也是把露營作爲一種新型生活方式,他們需要相對安全、乾淨,並且有配套設施的地方,來享受和自然的交流。

“在沒有充分掌握足夠的戶外經驗時,千萬不要輕易嘗試野地露營。今年‘帳內燒炭’‘溪灘紮營’諸如此類的事件不斷提醒我們要提高警惕,在行業起步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加強安全防範。”Campolly說。

不同人羣對戶外體驗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選擇合適自己的露營方式變得尤爲重要。不過,許多人也提到社交平臺推薦的問題,畢竟在信息時代,社交媒體KOL的推薦往往會成爲大衆選擇時的“參考意見”。在龍槽溝的事件裏可以注意到,一些網紅不負責任的分享和傳播,也成爲了事件的導火索。

四川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槽溝,曾被貼上“網紅景點”的標籤,在多個社交平臺被推薦。

“我們從網上獲得的任何信息,很多時候是沒有過濾的。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會跟網友分享具有安全隱患的地方。”邵嘉琦說。

邵嘉琦告訴記者,作爲戶外博主,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經歷的時候,的確經常會收到粉絲的留言和私信,希望獲得明確的“地址”。但他通常的做法是,明確地告知對方,不做地點推薦。

“因爲野外存在一定的危險,我去過沒有問題,不代表別人去就不會遇到危險。隨便推薦場地,本身就是對別人的不負責。”

邵嘉琦認爲,人類對於純粹野生的自然有着天生的嚮往,但大部分人還沒有做足準備去接近它。“我現在也會做一些戶外安全知識的科普,因爲我不希望大家只看到美好的一面,戶外也有很多的潛在的危險性。”

“大自然有其自己的個性,有時候很溫柔,有時候很暴躁。生活在鄉村和山區的人們對大自然的各種‘脾氣’更爲熟悉,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們,習慣了鋼鐵森林的防護,對戶外環境中的各種潛在風險認識較少。另外平時也缺少足夠的戶外風險教育,所以在置身山野、接觸戶外活動之前,每個人都必須繃緊一根弦,做好準備再出發。”王凱翔說。

行業需要規範,但不要對露營產生“偏見”

四川龍槽溝山洪事件後,8月15日,北京延慶區文旅局發佈了《延慶區景區帳篷露營管理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在全市率先實現景區帳篷露營產業規範管理。

《指引》中,明確了露營的申報流程和建設細則,同時按照“誰運營、誰負責”的原則,明確由所在景區承擔帳篷露營的日常主體責任。在選址方面,要求營地地面必須寬闊、平整、乾淨,避開洪水、地質災害等安全隱患。另外營地內嚴禁使用明火,嚴禁在帳篷內使用液化石油氣、瓶裝易燃液體和任何可產生明火的竈具器具,對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等也做了細緻的規定,真正做到無痕露營、文明露營、生態友好型露營。

而早在2015年,國家標準就對帳篷露營地的選址提出了明確指引,帳篷露營地應避開滑坡、洪水、巨浪、高壓線、雷電多發區等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段,以及存在有害動植物或生態脆弱的區域。

“露營市場現在非常火爆,比如價格上面,普普通通的一頂帳篷租給別人就是上千塊錢一晚,有的營地收費甚至比五星級酒店還高,但它們是否真材實料,是否真的爲遊客負責,在缺少監管和授權的情況下,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FC CAMPING的創始人小志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

作爲營地經營者,小志希望政府能推動營地的開發運營真正做到標準化、合法化,另外市場需要更多包容性,鼓勵開發性價比更高的營地。

“主打高端露營的自然有自己的消費客羣。但我們觀察到的是大多數的玩家,更想體驗的是純粹古樸的自然風光,追求性價比更高的露營方式。以杭州的小古城村爲例,當地的露營基地是鄉村和企業合作經營的,價格更親民,也有專業人士管理,同時這也是探索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方式之一。”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青山湖街道洪村村正在打造高山露營基地。據瞭解,該項目是臨安“一廊三圈十八景”首批項目之一,總投資約3400萬元,計劃於11月底將建設完成。

相較於發達國家較爲成熟的露營市場,中國的露營產業的確尚在起步階段。它的發展註定是漫長的,是需要沉澱的,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轉型和升級,是業界未來關注的話題。另一方面,小志認爲人們不應該對露營文化產生“誤解”或“偏見”,大衆的戶外安全意識需要通過學習來提高。

“露營不是爲了擺拍好看的照片,而是讓你享受一個自由放鬆的空間。尤其隨着經濟的發展,大家對精神需求越來越高,包括疫情期間,人們需要一個釋放壓力的出口。另外在露營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學習野外生存的技能,還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