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首席记者 张磊

近两年,科幻话题时不时登上社交媒体热搜,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科幻作家以瑰丽的想象开创了科幻类型文学的“破圈”,也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暑期档热映的电影《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都是以不同的科幻讲述方式,打开观众的新视野。

在科幻IP热的背后,科技类节目却一直无法热起来。此类节目有着更快、更便捷的科技普及、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的优势,但由于其制作的专业水准高,在通俗易懂与前沿科技之间的界线比较难把控等原因,一直没能有破圈节目出现。

近日,一档播出月余的科幻漫谈节目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它用一种“聊天”的方式,为国内科技类节目的表达打开了新思路。

贾樟柯、刘慈欣领衔聊科学话题

国内首档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于7月18日上线,节目以科幻经典《三体》为灵感,谈话发生在“蓝色空间号”飞船之内,贾樟柯作为“未来探索科科长”,与“未来顾问”刘慈欣及作为“未来研究员”的各领域科学家,共同展开对未来的设想和解读。

《不要回答》以科幻经典《三体》为灵感,节目名就是出自《三体》中最有名的“梗”——高阶文明三体人1379号监听员选择触犯三体法律,隐瞒地球信号,向地球发出“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的警告,试图帮助地球逃脱被三体文明绞杀的命运。

优酷文化频道制片人杨舟表示,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它在节目中有不一样的意义——面对新事物,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多观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这类漫谈性质的节目,看起来散落成珠,实际上是基于对谈嘉宾们的过往经历,得出对未来的期盼,因此选择了擅长拍现实主义题材的导演贾樟柯作为嘉宾主持人来串场。

“曾经的科幻可能变成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科幻可能变成未来的现实。”贾樟柯在节目中表达了自己的科幻观。

《不要回答》的立意是科技跟人文的结合,在一个“近科幻”的想象下讨论,将节目主题定位为“在未来之境,论现实之题”。

为了强化节目的可看性,专门找来贾樟柯、刘慈欣之外,每期还有一位人文学者与一位科技前沿专家共同进行话题讨论,嘉宾阵容包括徐冰、俞敏洪、郝蕾、许知远、刘擎、薛兆丰、尹烨等。

节目共有八期,涉及火星移民、大数据下的婚恋、数字克隆、虚拟演员等众多话题,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现实生活。

首期节目《仰望天空》中,看似“脑洞大开”的星际探索、火星移民,实际探讨更多的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意义和现有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对“乡愁”的讨论中,也延伸到了时空转变间带来的人和人、人和故乡之间关系的考验。

每期节目都以一部“未完结”的科幻短片作为开场,以此为话题,主持人和嘉宾既感受科幻故事的“天马行空”、畅想未来生活的“不可思议”,同时思考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当现有的生活和未来生活碰撞之时,节目的开放性意义便彰显出来,这也正是节目透露出的更开阔地表达人的观察和思考的主旨。

科技类节目能提升国民科学素养

在综艺市场中,2017年至2019年之间也曾掀起过一阵“科技热”,出现了《智造将来》《我是未来》《机智过人》《加油,向未来》《未来架构师》等节目,但真正出圈的寥寥无几。

这档《不要回答》用每一期开放的话题和多元的对话激发观众的热情,聚焦科技发展让观众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更能“脑洞大开”,思考更加遥远的未来。这的确吸引了一部分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观众,但还远远不够。

今年,除了《不要回答》外,也推出了类似《未来中国》这样的科技脱口秀,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共同探索前沿科技,延伸科学精神。

从短期来看,优秀的科技类节目可以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从长期看,挖掘科技背后的人文元素,用人类的多元思考为我们打开另一个更开阔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