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银川8月19日消息(记者廉军 通讯员徐航)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利用数千亩稻谷共耕,应用智能化低碳高效养殖、稻渔水循环生态立体种养等新技术、新模式,打造现代农业新业态。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投资173万元助力“稻渔空间”进行电气化示范建设,使智慧农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稻渔空间”围绕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两大产业,构建了整个园区,占地面积高达2600亩。一台台水泵不间断工作,养鱼区的水在水泵作用下进入稻田,实现为稻田施肥以及鱼水净化作用后,从低处再次循环回鱼塘。水稻、鱼、鸭、螃蟹、田螺等生物和谐共存,做到了立体种养、一水多用、一田多用。

过去这里农业生产主要依据人的经验,没有数据支撑,通过电力部门建设智慧农业项目,应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建设客户侧物联服务平台,安装传感器等智能监测设备,手持电子设备通过APP展示客户侧物联服务平台立时监测功能,用户根据设备提供的数据信息就能够调整种植或者养殖的模式。

稻渔空间生态观光园的运营经理孔家琪介绍说,供电部门在园区打造的客户侧物联服务平台,可采集25种以上的数据,为园区提供虫情、水质等方面的监测数据和人效分析,帮助提高养殖效益,也提升了水稻的种植产量。实现科学化、智慧化养殖,节约人工成本,园区资源成本同比可节约20%,人工成本同比节约10%,农户收入同比增长7%左右,水资源同比利用率可提升15%。

园区养殖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用物联网监控,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当地渔业发展的典范,实现绿色发展,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银川科海生物技术公司在园区建立“陆基生态渔场”模式,公司经理石伟介绍说,采用新型水循环技术,养殖繁育温室内有100个养殖桶,每桶如果打产5千斤鱼,一桶能赚5万块钱,停电一旦超过一个小时,最少损失200万。在供电部门指导下,做好电力保障和物联网技术支持至关重要。

在保障稻渔空间用电质量的同时,还为稻渔空间生态观光园等重大项目的用电开辟了绿色通道,每年主动为农民丰收节、冰雪节等活动保电10次,用电检查4次。充分考虑当地乡村负荷接入及农网网架优化等民生问题,新增变压器布点29台,高低压公用线路改造14公里,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确保农户用上可靠电、放心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