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海外市場儼然成爲遊戲公司的“必爭之地”。

根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GPC)與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2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89.89億美元,同比增長6.16%。廣闊的海外市場爲遊戲公司帶來巨大商機。

公開信息顯示,包括騰訊、米哈遊、莉莉絲等頭部遊戲公司紛紛將戰線前移,成立新公司聚焦海外市場。伴隨着國內遊戲公司全球佈局的深入,遊戲“出海”浪潮洶湧而至。

易觀資深分析師廖旭華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出海’要成爲中國所有遊戲公司的最優先戰略,中國遊戲公司在手遊研發發行和運營方面的經驗是全球領先的。”

“出海”成爲突破口

上述《報告》顯示,在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遊戲市場的銷售收入和用戶規模同比均有小幅下降。移動遊戲實際銷售收入有所減少。與此同時,《報告》中提到,今年上半年,我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89.89億美元,同比增長6.16%。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在發佈《報告》時提到,“加強‘出海’佈局成國產原創遊戲持續發展的突破口。”

記者注意到,當前,移動端遊戲已經成爲我國遊戲市場的絕對主力。《報告》中提到,在細分市場中,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04.75億元,移動遊戲依然佔據國內遊戲市場主流,總收入佔比高達74.75%。

廖旭華認爲,“出海”要成爲中國所有遊戲公司的最優先戰略。在他看來,中國遊戲公司在手遊研發發行和運營方面的經驗全球領先。

自媒體人丁道師也向記者表示,海外市場一定是遊戲公司實現業績增長的突破口,遊戲是輸出中國文化的一個很好的載體。在這個方面當前無論是音樂、戲曲還是漫畫,都沒有遊戲在全球範圍內更有滲透力。

對於出海,移動端遊戲同樣是最具有優勢的領域。《報告》顯示,2022年1~6月,中國自主研發移動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地區分佈中,美國市場佔31.72%,日本市場佔17.52%,韓國市場佔6.29%,這三個國家依然是中國遊戲企業出海的主要目標市場,合計佔比達55.53%。

另據遊戲產業分析機構Sensor Tower發佈的《2022年上半年美國移動遊戲市場洞察》,2022年上半年共23款中國手遊入圍美國暢銷榜Top100,合計吸金達14.1億美元,佔Top100總收入的20.6%。其中,《原神》以1.4億美元收入繼續穩坐“出海”美國收入榜首。排名2至4位的《State of Survival》《使命召喚手遊》以及《萬國覺醒》同樣在2022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破億元。

記者注意到,《原神》由米哈遊公司開發,《使命召喚手遊》由動視暴雪與騰訊聯合推出,《萬國覺醒》則來自於莉莉絲公司,而《State of Survival》的開發公司FunPlus則多年面向海外市場發行遊戲產品。從上述榜單數據可以看出,國內頭部遊戲公司在海外市場正逐漸站穩腳跟。

在2022年一季度網易業績財報電話會議上,網易CEO丁磊透露,網易遊戲海外市場營收佔比達10%以上。未來,網易希望海外市場佔比能達到40%~50%,與更多海外優秀團隊合作,讓它們參與到內容開發中。

此外,完美世界在其2022年上半年財報中提到,遊戲業務方面,公司綜合考慮全球遊戲市場發展趨勢以及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已基本完成對海外業務佈局的深度調整,未來將圍繞“海外本地化發展+國內產品出海”雙維度發力。財報顯示,完美世界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1.37億元,同比增長341.51%。

海外市場“大而不同”

目前,“出海”已成爲遊戲公司的共識。但不同的海外市場,其環境和玩家羣體也有所差異。

Sensor Tower發佈的《2022年H1熱門手遊市場洞察》顯示,從營收角度來看,當前全球手遊市場中,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手遊收入的市場分別爲美國、日本、中國、韓國。其中,美國與日本市場收入下降明顯,均超過10%,中國與韓國則較爲穩定。

根據Sensor Tower統計數據,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後,美國移動遊戲市場收入一直處於高位水平。這一趨勢在2022年上半年發生變化,整體收入首次出現同比9.6%的下滑。而日本手遊市場同樣受益於新冠疫情影響,於2021年第一季度迎來51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4.4%。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衰退,日本手遊收入有所回落,但仍高於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2022年上半年,日本手遊總收入接近8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2.7%,但仍高出2019年上半年15.4%。

《報告》中則提到,2022年1~6月,在中國自主研發移動遊戲海外市場收入前100的遊戲中,策略類遊戲佔比35.81%,角色扮演類遊戲佔比16.38%,射擊類遊戲佔比11.33%,這三類遊戲合計佔比達到63.52%。

事實上,海外市場同本土市場玩家在遊戲選擇上存在差異。

Sensor Tower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度遊戲和休閒遊戲是日本手遊收入的主要來源,收入佔比分別爲69%和24%。而在美國市場,益智解謎、棋牌以及策略類遊戲則是玩家選擇的重點。具體來看,2022年上半年期間,iOS用戶在益智解謎、棋牌以及策略類遊戲花費最多,均突破10億美元。棋牌、策略、益智解謎則是安卓市場收入佔比最高的遊戲品類,其市場份額依次爲19.8%、19.7%、19.6%。

“通過我們的調研,歐美地區比較傾向於燒腦一些的遊戲體驗。”一位遊戲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一些帶有劇情的內容諸如RPG(角色扮演遊戲)類遊戲需要特定的劇情,國內的文化元素在海外的傳播不盡相同,因此到了當地還是要做本土化的運營。”

爲此,國內遊戲公司正在逐步加強海外市場的本土化研發。在此前召開的谷歌年度出海峯會Think with Google 2022上,谷歌中國大客戶部遊戲行業副總裁鄧輝談及中國遊戲公司“出海”時表示,“出海”需要根據每個市場調整遊戲產品的特點,同時,海外的隱私保護政策變化同樣值得開發者重點關注。

記者注意到,由於遊戲在海外的發行會多依賴於海外的廣告商和運營商的合作資源,當前遊戲企業多會選擇建設在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跨境數據中心或者基於這些跨境數據中心提供的雲服務,維護和運營成本高。

隨着海外市場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包括騰訊、米哈遊和莉莉絲在內的國內頭部遊戲公司紛紛選擇在海外成立了獨立的發行品牌,進行重點投入。

其中,2021年12月,騰訊遊戲宣佈推出海外發行品牌Level Infinite。隨後,2022年2月,米哈遊旗下全新品牌HoYoverse亮相,旨在通過各類娛樂服務爲全球玩家創造和傳遞沉浸式虛擬世界體驗。而莉莉絲遊戲則在2022年4月宣佈,將在新加坡成立發行公司Farlight Games,爲莉莉絲遊戲的全球發行提供支持和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