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旺 北京報道

2017年夏天,無人零售曾引爆國內零售業,不管是互聯網巨頭、傳統零售企業還是創業者,紛紛加入該賽道。但不久之後,整個行業便由於種種原因走向沉寂。

但隨着“無接觸”需求的激增,如今,無人零售正在回暖。《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2022年以來,各家無人零售佈局者動作不斷,順豐旗下豐e足食,在2月份完成了3億元A輪融資;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飲料企業也都設置了終端設備的投放目標;而5月底友寶披露的招股書,則是進一步推動了無人零售行業再一次走到人們眼前。

而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無人零售熱潮的背後,技術已然實現了迭代與創新,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在各種因素的催化下逐漸養成。

行業回暖衆生相

今年5月,友寶的一紙招股書彷彿將無人零售行業帶回了5年前,那是整個賽道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年月。

友寶招股書顯示,友寶佔自動售貨機市場份額的7.7%,佔無人零售市場份額的7.4%,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自動售貨機企業。

據瞭解,友寶旗下產品包括友寶智能貨櫃、友寶智能售貨機、友咖、友唱KTV等。在招股書中,友寶方面也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的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

除了友寶這種專注無人零售的公司,食品飲料企業的佈局,也促使無人零售行業逐步升溫。這其中就包括友寶的客戶——娃哈哈。2016年,娃哈哈宣佈將在3年內投資20億元投放10萬臺自動售貨機以打造娃哈哈的全國性智能零售終端網絡。

此外,農夫山泉方面也曾披露,其在中國近300個城市投放了近6萬臺售貨機,其中部分組合類售貨機更名爲“農夫山泉芝麻店”。

記者注意到,農夫山泉芝麻店當中,售賣的產品包括飲料、東北香米、面膜、臍橙等自有商品。友寶招股書顯示,農夫山泉的無人零售業務以10億元的銷售額成爲友寶最大競爭對手。

元氣森林也在加碼無人零售。5月,元氣森林旗下的一站式智能零售服務品牌“元氣森林GO”發佈了“M1智能櫃”。M1智能櫃採用動態識別技術,僅需授權即可掃碼開門,通過智能識別商品,關門後無需支付操作,便可自動完成結算,在辦公室、公寓等場景投放。

和君諮詢合夥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告訴記者,娃哈哈、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快消企業傳統渠道一個是KA,即零售商超,另一個則是面向經銷商,與無人智能貨櫃是完全不同的渠道。

“無人智能貨櫃的成本並不是說就要比傳統渠道要低,因爲智能貨櫃的佈局也要考慮點位的物業成本、製作成本、團隊成本等,但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渠道滲透會更深,更能夠直接觸達消費者,例如寫字樓、居民小區等。同時,深度觸達消費者之後,能夠獲得更精準的銷售數據和消費者數據,對於自身的生產策略、市場策略來講,有很大的價值。”文志宏認爲。

另外,也有不少跨界企業在無人零售領域佈局。今年2月,順豐旗下豐e足食便獲得了由軟銀領投、多家頭部機構跟投的3億元融資;泡泡瑪特則是在各大商場和地鐵站投放了大量的“機器人商店”和“抽盒機”;同樣在人流量大的區域,也有不少鮮花自動售賣機、預製菜售賣機的存在;智能咖啡機賽道品牌咖啡之翼獲億元融資,也在加碼(無人)自助零售終端。

零售專家胡春才告訴記者:“各個領域進入無人零售業態均有各自的優劣。傳統零售業依託供應鏈優勢,能夠對自身的銷售端起到一定嫁接作用,提高營運效率,但技術創新層面將是重大難題;傳統品牌商擁有很強的品牌影響力,很容易形成品牌效應,但真正走向銷售終端,零售業的營業與維護,將對他們是很大的考驗;線上零售商進行無人零售佈局,主要依靠技術及流量優勢,便於進行技術創新和推廣營銷服務,但同樣傳統零售經驗的缺失將會是其發展的主要阻礙。”

技術革新

實際上,在上一輪無人零售風潮當中,相較於售貨機或者售貨櫃,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獲得了更多的注意。彼時有聲音就表示,“RFID(射頻識別)、物聯網、移動支付等技術已經足夠支撐無人零售業務的開展。但高額的技術成本以及日常運營維護等問題將成爲無人零售業的盈利難點”。

時過境遷,無人售貨機開始越來越受青睞。文志宏告訴記者,一方面近年來提倡“無接觸”消費,爲無人售貨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另一方面,無人售貨機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相較於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其點位更加靈活,售賣一些即時性的快速消費產品,有很大的便利性。

2017年曾從業無人貨架的李強(化名)目前正在考慮重回無人零售行業,無人售貨機就是他的加盟目標,已經有幾個項目正在考察。李強向記者表示,現在的無人售貨機已經擁有了很強的技術,可以通過圖像識別、自動感應等技術實現自動扣費、智能監控等,後臺也可以更精準地把握庫存。

實際上,早在2018年,某智能貨櫃品牌華北地區負責人就曾告訴記者:“智能貨櫃目前是行業公認的終極解決方案,智能貨櫃不同於無人貨架,並不是開放性的,因此能夠有效解決貨損的問題。轉型智能貨櫃已經是無人貨架領域的一個大的方向。”

“相較於以前,目前的智能無人售貨機大多采用觸屏技術,一方面減少了按鈕佔用面積,另一方面屏幕不僅可以更詳細展示商品信息,還可以增加廣告投入;在支付形式上,不僅可以投幣,還可以掃碼、人臉識別支付,增加了交易的便利性;網絡智能監控不僅可以全天監控故障、缺貨等問題,還可以根據每個地區的消費者偏好,進行商品佈局選擇。”李強表示。

不過,無人零售此前就曾經歷過一輪熱潮後陷入低谷,如今再一次出現熱潮,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擔心是“曇花一現”。

“目前佈局無人零售的企業有兩類,一類是元氣森林、農夫山泉和各類預製菜等品牌方,他們是爲了佈局自己的渠道,讓自己的銷售終端能夠觸達更多的消費者。這類的企業首先要考慮到自身的產品是否適用於自動售賣這種形式,如果是一些低頻消費的產品,實際上是不太合適的。另一類是類似友寶的智能貨櫃運營商,就要考慮選址的問題,同時根據不同的區位來選擇是否適用無人智能貨櫃或者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的形式,只有滿足了不同區位的消費者,才能夠將收益最大化。”文志宏認爲。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