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日開始,爲期3周的“漆黑-2022”空中聯合軍演在澳大利亞北部展開,來自17個國家的約100架飛機和2500名軍事人員參加。澳大利亞費心操辦的背後,是美國爲首的北約伸向亞太的攪局之手。其中,韓國、日本和德國首次全面參與格外引人關注。不論是叫囂“奧庫斯”擴容,還是圖謀建立“亞太版北約”,日韓都是美國拉攏的重要對象。而對於德國空軍二戰後在印太地區的這次最大規模部署,特別是“24小時內向印太地區投送兵力的能力”,北約空軍司令部在推特發文炫耀稱,德國空軍“與北約全球夥伴合作展示盟軍空中力量的續航能力和覆蓋範圍”。不過,對於“向中國發出威脅信息”的說法,德空軍司令予以否認。有德媒也注意到中國輿論中警告貿易伙伴德國不要參與美國“反華遊戲”的聲音。

軍事專家張學峯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北約的動作值得警惕,但無論是澳大利亞,還是美國,都無法僅僅通過一些系列演習就把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參演國整合成針對中國的緊密聯盟。

德國戰機壞在半路

“很高興看到印度空軍蘇-30MKI戰鬥機接受法國空軍和太空部隊的空中加油。我們期待與親密的印太夥伴在‘漆黑-2022’軍演期間合作。”“美軍F-22猛禽戰機昨天在廷達爾起飛。他們來這裏是爲了支持我們兩國長期以來加強空軍合作的倡議。”19日,澳大利亞皇家空軍不斷在推特上發佈“漆黑-2022”軍演的動態。這一原本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多國聯合軍演,因爲疫情已中斷3年。

據澳大利亞空軍官網消息,這次演習主要在皇家空軍達爾文基地和廷達爾基地進行。參加演習的17個國家爲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荷蘭、新西蘭、印尼、印度、新加坡、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阿聯酋和馬來西亞。“漆黑-2022”協作組指揮官彼得·伍德說:“來自印太地區和域外國家的參與,爲所有國家的人員提供了在澳北部獨特的環境中操控飛機、系統和實踐的經驗。”

澳空軍官網稱,“漆黑”軍演的特點是在現代戰鬥環境中發現一系列現實的模擬威脅,利用世界最大的訓練空域之一測試和提高軍隊整合能力。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各國飛機將進行攻擊編隊、防禦補給、空中加油等多種演練。

據介紹,“漆黑”軍演可以追溯到1981年,1983年美國空軍首次參與。2018年的演習是目前規模最大的一次,4000名軍事人員和140架飛機參加,其中印度空軍首次參與。與2018年的演習相比,“漆黑-2022”的規模有所縮減,參與國數目卻從12個增至17個。澳大利亞空軍官網稱,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日本和德國首次全面參與。

韓聯社報道說,韓國空軍在2010年至2018年期間5次以觀察員資格參加演習。19日,由韓國空軍6架KF-16戰鬥機組成的編隊抵澳。日本防衛省官方網站發佈的消息顯示,日本航空自衛隊派出6架F-2A戰鬥機和約150人蔘加此次軍演。F-2型戰鬥機是日航空自衛隊的主力戰機之一。

“二戰後的德國空軍還從來沒有出過如此的遠門:從德國到澳大利亞的直線飛行距離就達1.5萬公里。”“德國之聲”報道說,德國空軍司令格哈茨在編隊出發前表示,趕赴地球另一端參加聯合軍演是德國空軍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最具挑戰性的調動。據德國電視一臺報道,包括6架現役主力“颱風”戰機在內的13架德國軍機和250名士兵被派往澳大利亞。它們首先展開代號爲“疾速太平洋2022”的聯演行動,目標是在24小時內從德國飛抵新加坡,中途在阿聯酋更換飛行員,最終抵達澳大利亞。

不過,目前抵達亞太地區的“颱風”戰機只有5架。“德國之聲”報道稱,一架戰機在經停阿聯酋時出現液壓系統故障。根據德國空軍發佈的消息,維修人員已經從德國趕赴阿聯酋,爭取讓這架戰機儘早飛赴澳大利亞加入演習。德國電視一臺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架戰機還專門爲這次軍演更換了塗裝,機身上印着澳韓日等幾個夥伴國家的國旗。

北約又想在亞太乾什麼

“韓國戰機編隊將與北約等國聯合軍演。”韓國《中央日報》的報道特別突出“北約”。該報稱,這次軍演發生在俄烏衝突持續,以及中美兩國圍繞臺灣問題的軍事緊張局勢急劇升級的情況下。如果細看“漆黑-2022”軍演的各個方面,北約成員國擴大對亞太地區的干預非常引人注意。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員楊旭說,聯合軍演間接地傳遞出在最壞情況下可以投入軍事力量的信息,起到向中國等國施壓的效果。

北約官網稱,通過邀請北約盟國和印太地區的合作伙伴同地區國家空軍進行互操性演練,澳大利亞爲促進對全球安全問題的相互理解創造了機會。韓聯社評論說,爲了對付中俄,北約似乎正在進一步拓展在亞太的活動範圍。在今年6月的馬德里峯會上,北約首次將中國定義爲“挑戰”,在此情況下,作爲歐盟領頭羊和北約中軸勢力的德國在亞太地區投入兵力,被認爲準備和美國一起共同應對中俄。

“德國之聲”稱,這是德國空軍在和平時期,向印太地區進行的最大規模部署之一。5架“颱風”戰鬥機在3架空中加油機的伴飛下降落新加坡後,德國空軍立刻發佈消息說,此時距編隊從德國巴伐利亞州出發僅20小時22分鐘,證明德軍有能力在24小時內向印太地區投送兵力。

德國《每日鏡報》援引空軍消息人士的話說,德國空軍參加這次演習旨在向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發出一個信號:德國會幫助地球另一端的“價值觀盟友”。不過一名空軍高層向該報強調,“僅此而已”。“對中國的挑釁?並不是。”德國電視一臺稱,根據空軍的說法,這個項目已經計劃了一年半,不針對任何人。報道注意到,中國輿論場上出現警告貿易伙伴德國不要參與美國“反華遊戲”的聲音。

聯合軍演結束後,德國空軍編隊將於9月28日至30日從新加坡前往韓國、日本進行簡短訪問。此前有消息說,德軍機編隊將飛越臺灣海峽,但將使用“民航航線”且“不會攜帶任何武器”。之後,路透社援引格哈茨的話稱,軍機編隊“沒有計劃經過臺灣海峽”。他強調,不認爲此次參加軍演會向中國發出“任何威脅信息”。“德國之聲”18日報道說,其向德國空軍詢問是否變更過可能涉及臺海的飛行計劃,空軍方面表示該問詢“尚在處理中”。

背後還是美國

作爲這次軍演的主辦方,澳大利亞顯然費了不少心思,但其背後還是美國。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於鐳1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澳大利亞一直認爲自己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副警長”,有義務配合美國維持在亞太地區的霸權。“亞太版北約”是美澳等國一直試圖建立的軍事聯盟。“攪亂亞太局勢最大的罪魁禍首是美國。”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2021年美英澳建立“奧庫斯”,之後將它擴容的消息甚囂塵上。美國一直希望拉攏日本、韓國以及北約中的一些國家加入。

於鐳認爲,當前,“亞太版北約”遭到東盟國家的普遍反對,因此並不能實現。張學峯說,對於很多東南亞國家來說,只是把這次軍演當成一次練兵機會,瞭解對手,提升自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評論稱,美國在亞太地區建立軍事、政治聯盟的企圖昭然若揭,德國已成爲美國外交政策的工具。對此,俄軍事分析家葉夫謝耶夫警告說,美國是在將德國拖入一場給地區安全帶來危險的重大地緣政治博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