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請問您是想買哪個樓盤?您想做接力貸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反覆確認使用“接力貸”購房意願的真實性後,廣州某大型房屋中介的員工終於向《華夏時報》記者鬆口:可以辦接力貸,但由於現在監管比較嚴,主要看哪些銀行願意“接單”。市場普遍猜測,此模式是對樓市限購政策“鬆綁”。

8月18日,《華夏時報》記者調查瞭解到,北京、天津、廣州等地的多數樓盤和銀行均可辦理“接力貸”,只不過,購房者不能直接與銀行辦理,而是要通過房屋中介來進行,也就是說,銀行只向房屋中介開放辦理渠道。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接力貸業務此前在很多地區都可以辦理,但一直相對隱晦,且由於手續麻煩、辦理成本高,很多銀行都不樂於開放此業務。而近期部分地區開放接力貸,實際與銀行貸款投放需求不足、樓市亟需刺激有關。但總體來看,接力貸主要面向兩套房以上的購房者,該類需求在市場上並不多,其對樓市的影響也較爲有限。

父母子女共還房貸

“可以辦理接力貸。”

8月18日,北京某大型房屋中介工作人員李雙強(化名)向《華夏時報》記者明確表示:“北京的大多數銀行都可以承接此業務。”

“接力貸之前就有了,一直就可以辦。”李雙強介紹道,該業務的相關審覈條件、流程與個人房貸基本一致,只是多了審覈父母相關資料的步驟,“只要父母有北京購房資格就可以。”

所謂“接力貸”,是指以父母購房資格買房,當父母貸款年限受限或償還貸款能力有限時,子女作爲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擔還貸責任。

李雙強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辦理接力貸以後,子女的首套房資格不影響。後續如果父母再將房子送給子女,則相當於“贈予”,需支付3%的契稅和萬分之零點五的印花稅,如果是父母去世後的“繼承”,則無需支付這筆契稅(此處數據爲中介口徑)。

這也就意味着,此前認房又認貸政策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放鬆。

與李雙強的坦率不同,廣州的房屋中介劉美(化名)則謹慎地多。

在反覆確認辦理接力貸需求的合理性之後,劉美才一改“現在基本不做接力貸,因爲監管禁止”的說法,表示要具體根據樓盤看銀行接不接單。後續經過溝通,劉美表示,某明星樓盤可以與國有大行合作辦理接力貸,“之前多是小型銀行、股份行來辦。”

而銀行的口徑則相對一致,面對記者以購房人身份進行的諮詢,均表示做不了“接力貸”業務,“如果你打算買房,這件事需要讓中介和具體對接的銀行客戶經理來溝通。”

整體來看,“接力貸”業務是房產中介與銀行之間達成的非公開協議。

政策鬆綁,但刺激作用有限

實際上,許多地區的接力貸模式並未得到監管認可。

2016年,上海曾發佈《關於切實落實上海市房地產調控精神促進房地產金融市場有序運行的決議》,嚴禁通過成年子女、(雙方)父母、前夫、前妻或其他第三方參與共同還款並承擔還款責任等方式變相規避調控政策和住房信貸管理規定。

今年4月份,廣州曾因傳出可辦理接力貸的消息而被市場熱議,後被銀行緊急叫停。

今年8月4日,北京住建委發佈《多措並舉提升老年家庭居住品質營造全齡友好型社區》,其中提到,考慮到多數老年家庭購房支付能力相對較弱,因年齡原因貸款年限也受限,爲了切實解決老年家庭購房中的實際困難,在特定範圍內爲老年人買房開出優惠條件,其中包括“允許其子女可作爲共同借款人申請貸款”。

其中,上述文件所指的特定範圍指購房人需爲北京市中心城區老年家庭(60週歲及以上)、購買三宗試點項目(即昌平區平西府、順義區福環、順義區薛大人莊等)、並把戶口遷至試點項目所在地,且要求老年家庭名下無住房且無在途貸款。

市場普遍認爲,“允許其子女可作爲共同借款人申請貸款”相當於明確了接力貸的可行性。

就北京實際情況來看,辦理接力貸並未受到三宗試點地區等條件限制,該模式在上述文件發佈之前就已存在,雖銀行不會直接向購房者表示可以辦接力貸,但從中介方面溝通,辦理難度不大。

“過去房地產調控比較緊張的時候,銀行貸款需求充足,樓市需求也比較旺盛,銀行不樂於辦理此類業務。但現在銀行貸款需求不振,樓市低迷,爲了經營業績,增加利潤,此業務才被重提。”8月18日,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與普通的個人房屋貸款相比,辦理接力貸手續更爲複雜,需要審覈父母、子女雙方的資質,銀行付出的成本更高,所以之前銀行不願意接此類業務。

央行發佈的《2022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同比少增4042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217億元,同比少增2842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486億元,同比少增2488億元。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接力貸涉嫌炒房。”張大偉指出,有接力貸需求的多是三套房及以上的購房者,“一般使用接力貸的都是子女方,由於限購政策,子女方購房名額用完之後,可以通過接力貸的方式,使用父母的名額繼續購房。”

《華夏時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瞭解到,目前二套房貸款政策也相對寬鬆,銀行審覈不嚴,所以許多購房者選擇使用經營貸做房貸。在諮詢過程中,也有銀行客戶經理主動向記者推介此類方式,但需子女方爲公司法人,且公司流水滿足房貸的覆蓋條件。不過相對於辦理經營貸,接力貸的貸款期限更長。

“所以此類接力貸的需求並不多,最終對樓市的刺激性作用有限,更多的是象徵性意義,體現了購房政策的鬆綁。”張大偉指出。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