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8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會議指出,要有針對性加大財政、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依法盤活地方專項債限額空間。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指導作用,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近年來,消費對我國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顯現,最終消費佔GDP比重和對GDP的貢獻逐步提升。數據顯示,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爲65.4%,拉動GDP增長5.3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9.4%,仍然是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消費的增長也得益於信貸的支持。

不過,從7月人民銀行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看,住戶貸款增長乏力。7月住戶貸款增加1217億元,同比少增284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69億元,同比少增35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86億元,同比少增2488億元。住戶短期貸款實際上主要是短期消費貸款,而中長期貸款絕大部分爲住房貸款。短期貸款減少,表明人們消費意願下降,中長期貸款增長乏力,說明人們購房動力不足,房地產市場仍在觸底過程。

人們消費意願不強,購房動力不足,主要是受疫情的影響。促進消費增長,增加信貸供給,提供有效的信貸支撐不可或缺。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大都是持續推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的提法尚屬首次。此舉表明國家將通過貸款利率的下調刺激消費貸款的需求,並以此促進居民消費,穩定經濟增長。

目前,擺在我們面前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推動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就必須瞭解銀行信貸成本包括哪些方面。銀行信貸成本主要包括貸款的資金成本、管理成本、信用風險成本等,其中資金成本佔比最高,因此也就成爲降低信貸成本的關鍵性因素。筆者認爲,推動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應從多方入手,多管齊下。

首先,要抓住降低貸款資金成本這一關鍵。資金成本高低決定着銀行信貸利率的高低,尤其是在淨息差不斷壓縮,繼續爲實體經濟減費讓利的當下,銀行要不斷壓降負債成本。從目前的貨幣政策看,有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今年上半年,人民銀行通過降準0.25個百分點,上繳結存利潤9000億元,並運用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MLF)、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方式投放流動性,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這是降低負債成本的外部有利因素。

與此同時,還要突出抓好自身攬存等內部因素,通過降低存款成本,達到貸款資金成本進一步下降這一目的。2021年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有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爲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此舉有利於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降低存款成本。從今年上半年結構性存款規模進一步下降、大額存單利率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出現倒掛等就可以看出,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各行要抓住有利時機,努力調整負債結構,降低高成本存款,爲貸款利率下行奠定基礎。

其次,努力降低貸款管理成本。發揮金融科技手段作用是目前降低貸款管理成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各銀行線下貸款從申請受理、材料審覈,到貸前調查、貸後管理等需要諸多環節和流程,不僅時間長、手續繁雜,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借款人也需要提供諸多資料,導致銀行貸款成本和借款人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對此,各行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簡化審貸流程,減少借款人資料報送,降低融資成本。

更重要的是,銀行機構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合作,儘快融入地方信用信息平臺,通過多種方式、多渠道獲取借款人相關信息,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手段爲借款人進行精準畫像,爲貸款發放提供重要參考。同時積極拓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貸款業務,根據個人貸款需求特點,將信用貸款、網絡循環貸款等作爲主打產品進行營銷推廣,以切實降低貸款管理成本,從而推動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最後,要強化風險管控,降低風險成本。防控風險是銀行永恆的主題。對此,銀行要嚴格貸款“三查”,將風控理念貫穿於信貸管理的全過程。要不斷完善信貸管理各項制度,強化各崗位制衡,防止逆程序操作帶來的風險。對於出現的風險貸款要加大清收力度,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損失,努力將信貸風險控制在合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LPR下行也帶動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下行,但對於原有借款人來說,還沒有享受到利率下行帶來的優惠,一些借款人通過種種渠道籌集資金提前歸還銀行貸款。此種現象也給銀行服務提出新要求,銀行應尊重借款人的選擇,並從借款人角度出發,可通過修改合同等方式,調整現有房貸利率,讓利於民,以切實降低購房人經濟負擔,更好地促進消費。

(作者單位:承德銀保監分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