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悲傷的新聞。

8月14日,湖南婁底一名男童在游泳館不幸溺亡。

等到救生員發現並施救時已經來不及。

老話說,不欺山,不欺水。

這一週,從龍漕溝到這家游泳館,真的是承受不住生命的脆弱。

監控顯示,當天下午2時18分許,這名身着泳褲的男孩跳入泳池深水區。

之後孩子就一直在水中不停掙扎。

但游泳池中無人注意到。

不遠處倒是有一個白衣男子一直全神貫注地看着水裏一個戴泳鏡的孩子。

應該是在看他自己的孩子,所以並沒有留意到轉角。

另一個孩子來到池邊,試了試水深淺後,就迅速爬上了扶梯。

就這樣掙扎了1分鐘後,無人看護的男童在14點18分55秒左右直直沉入水底,沒了動靜。

後續有個孩子從附近仰泳遊過,也沒有發現水下的情況。

下午2時20分時,也就是2分鐘後。

戴泳鏡的孩子游到轉角處,池邊的男子跟了過來,才發現了水底的情況。

然後指着水底應該是在大喊救人。

但爲時已晚。

意外發生後,男童母親爬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那種悲痛、絕望和無奈讓人聽着感覺自己都要窒息了……

這個小男孩太可憐了。

看着他在水裏掙扎不禁手心冒汗心跳加速,讓人揪心又氣憤。

孩子家長呢?看護人員呢?那麼近卻沒有發現孩子的異樣。

網上有說,這個游泳館剛開業沒幾天,雖然配有安全員,但安全管理還很不到位。

游泳館內部工作人員也承認,溺水小孩8歲半,不會游泳,但跳入了深水區,最終導致溺亡。

那麼孩子爲什麼會進入深水區,成年人進深水區都有警示吧。

對深水區活動的孩子竟然沒有安全保護措施。

據說在發現孩子出事後,安全員還是繞場跑了一圈才趕到事發點。

後續沒有進行人工復甦也是缺乏救援意識。

問題太大了。

而孩子家長,幾段視頻裏也都找不到身影。

也有說是孩子親戚帶了4個小孩去的,還沒顧得上挨個佩戴救生設備,小孩就自己下深水區了。

但不管是誰帶吧,如果當初男童在游泳的時候,大人就在一旁看着。

那麼即便發生了溺水事件,也能夠及時尋求幫助。

真的是監護不到位。

至於畫面裏那個白衣服男子和經過的小孩,他們既不是安全員,也不是孩子家長。

說他們沒有社會公衆意識,只關注自己的家庭和親友可以,但這真的不能過度苛責人家。

而且溺水的時候也很難第一時間判斷。

因爲他呼吸不暢,無法呼救,不斷嗆水的掙扎看起來還跟嬉戲玩水一樣。

當然專業的一眼能看出,“爬樓梯狀”的姿勢就是溺水了。

但是業餘的人真的很難分辨。

最重要的是,悲劇之後,追究這些責任又有什麼用。

商家失去的是錢,我們父母失去了什麼?

孩子終究是回不來了。

所以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小孩,尤其是夏天。

小孩去玩水的話,不管會不會游泳,不管是不是專業的場館,一定要緊盯着孩子不能離開視線範圍啊!!!

不要全部指望着別人看到或者救生員及時趕到。

夏天游泳玩水造成的悲劇真的已經太多了。

光我最近看新聞,從7月份到現在,已經有30多個孩子死於溺水。

7月20日,海南屯昌兩名高考生到水庫邊拍照。

其實水庫岸邊是有一塊警示牌的,但可能是爲了拍的好看,人還是直接站到了水庫的壩邊。

結果“人是從水庫內壩邊上的斜坡滑下去的……”

同行的同學嘗試營救,但男孩還是不幸溺亡。

7月17日,海南海口4名初中生結伴到海邊玩耍,其中1人溺水。

另外3人想要救人,結果全部遇險。

幸好附近有漁民經過,但也只是救回了後面的3個孩子。

8月7日,一名4歲男童在河灘玩耍時失足掉入黃河,父親情急之下跳進水中救子。

結果湍急的水流將兩人衝跑,雙雙遇難。

打撈上遺體後,失去孩子、丈夫的母親跪在地上哭到昏厥。

“你躺在這兒,媽媽給你唱你最喜歡唱的歌,然後你跟媽媽回家好不好?”

這位母親唱了一首《澎湖灣》,混着血淚的曲調聽得心如刀割。

真的別再讓悲劇重演了,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一定要遠離危險水域。

不止是“半大”的孩子需要看護,很多人把寶寶放在母嬰店游泳,覺得不會出事。

但往往危險就在鬆懈中發生了。

2017年,一個小寶寶套着游泳圈在母嬰店的泳池裏面玩水。

可能是覺得沒什麼事,旁邊一名身穿藍色衣服的女子,就拿着手機出去了。

結果離開沒多久,小寶寶的兩隻手一抓,身體失去了平衡。

整個身體前傾,四腳朝天倒立在水裏。

因爲力氣小,又套着游泳圈,寶寶沒辦法自己翻身,就一直頭部朝下溺在水中。

足足72秒的時間,沒有一個大人出現。

看着只露出水面的雙腳在拼命掙扎,動作越來越小,真的好揪心。

更揪心的是,泳池的玻璃外面,就有兩個大人,只是他們太放心,全部背對着泳池坐在凳子上聊天。

不曾回頭看一眼。

等到救出來的時候,孩子已經奄奄一息。

也算是幸運,這個孩子最終是被救了回來。

但其他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湖南邵陽一名保姆在給僱主女兒洗澡時,發現浴室裏沒有浴巾。

於是她便將女童獨自留在浴缸裏,自己去臥室找浴巾。

因爲起身找浴巾,將女孩獨自一人留在浴缸裏坐着玩水。

在臥室找了一圈,沒有到浴巾,又想着先用換下來的髒衣服給孩子擦乾身子。

就這麼一耽誤,等到保姆再回到浴室時,小女孩已經溺死在浴缸裏不動了。

福州吳女士帶自己的兩個孩子游泳,換上了坐式兒童游泳圈後,吳女士就轉過身玩手機了。

結果小女孩伸手去拿球時,不慎落水。

在這期間一旁的哥哥想着拿泳圈給妹妹,但沒有成功。

然後哥哥第一次向媽媽求救,伸手夠媽媽,媽媽頭也不回的把手甩開。

第二次向媽媽求救,媽媽還是沒有理會。

直到第三次向媽媽求助,這個媽媽才帶着後悔衝過去。

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代價告誡我們:

不要放任孩子去玩水、野泳!

不論什麼時候,大人的視線都不要從孩子身上離開。

如果大人需要暫時離開,不要怕麻煩,一定要先把小孩從水裏抱出來。

不要存在僥倖心理!

在這之外,也別忘記時刻教育、叮囑孩子,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教會孩子自己打傘,讓孩子自己學會辨別和規避“危險”。

如此爲自己好,也爲他人好。

畢竟,有些“熊孩子”常常能做出一系列危險舉動。

就想起這幾天網上的那個新聞,兩個孩子一男一女一塊坐電梯,小男孩先一步跑下去,然後按下了急停鍵。

後果可想而知,電梯上的小女孩直接摔了下去。

就這小男孩還不知道自己的行爲有多危險,不僅沒有去扶小女孩,還在一旁鼓掌。

有句話叫三歲看大,這個男孩的父母現在還沒有找到。

但真別覺得“還是個孩子”就打算逃避責任,就想不了了之。

這種荒唐的行爲必須多加管教,強制性扭轉過來纔行。

如果孩子不懂事,家長又不及時糾正教育,最終只會釀成大禍,害人害己。

最後也放一個應急處理溺水的視頻。

但我希望永遠都用不上,不要用。

最好的挽救就是預防,最好的保護就是監護!

爲人父母,把孩子看好,比什麼都重要。

-完-

圖片及資料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