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天寒易寿,燥热伤身”大概意思是说处于气候寒冷地区的人长寿,处于气候炎热的地方的人衰老得快。《黄帝内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高,是指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下,是指平原地区,因为“高者气寒”,植物生长缓慢,生长期长,寿命也就长,而“下者气热”,植物生长较快,寿命就相应短促。
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适宜的环境温度确实很有帮助,很多古人就喜欢在山间搭建庙宇,一个原因就是山间的温度适宜,不像山顶那般太过寒冷,也不像山谷里湿热。
当然也有人因为体质不同有的怕冷,有的怕热。怕冷只要不是太寒可以增添衣物来抵御,可是热的话就没有办法了。特别是阴虚的人最需要低温养生,阴虚的人怕热,常常会觉得手心、脚心、胸口发热,适宜的低温会让他感觉到舒适。而且相对于烦热,低温也更有利于大脑思考。
好在现在有空调可以实现居住和工作环境温度的调控,所以不用像古人那样,在炎热的夏日要到各种避暑的山庄避暑。虽然前面说居住在寒冷地方的长寿,热的地方的衰老得快,这也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你不用太过在意。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决定寿命长短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遗传基因、身体体质、生活饮食习惯、疾病等等。
这种偏向于低温环境居住的行为也是一种养生方式,叫做低温养生。低温养生不仅仅是趋向于到温度偏低一些的地方居住让自己觉得舒适,还包括吃一些低温饮食,多是一些养阴的饮食,比如藕、大白菜、萝卜、梨、鱼、鸭等。
当然了生活环境也不是越冷越好,相对来说不热偏凉快一些的环境温度更为适宜。不过随着环境破坏,很多之前一年四季温度适宜的城市也没有以前那么适合居住了,慢慢地也开始变得四季分明了。所以更是多了一种“候鸟”老人,在不同的季节到不同的城市生活,寒冷的冬季就到温暖的地方生活,炎热的夏日就到凉爽的地方生活。因为就算室内的温度有暖气、用空调调控,我们不可能一整天都待着屋子里,只有自然的环境温度舒适,才会让我们感觉到真的舒适。
因为这样的“候鸟”生活方式的老年人,其实对于一些季节性疾病的发生还是有改善作用,避免太过高温或者太过寒冷刺激对身体的影响,不过每年来回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这也是一种选着适宜温度环境居住长养生长寿有好处养生方式。
#了不起的中国医师##大有学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