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發揮‘保險+期貨’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南華期貨緊跟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引,積極貫徹落實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運用期貨專業知識,積極探索金融支農的創新思路和方法,爭做助力“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期貨主力軍。

政企聯手, “保險+期貨”助力豆農保價穩供

8月20日上午,南華期貨與海倫市人民政府合作簽約儀式在海倫隆重召開。海倫市人民政府市長、市委副書記劉曉東,海倫市發改局局長金海峯,南華期貨產業發展委員會執行委員唐啓軍等出席簽約儀式,雙方共同簽署了《鄉村振興合作框架協議》《2022年大豆保價穩供協議》。一方面雙方緊緊圍繞幫助脫貧地區走向全面鄉村振興的基本戰略,助推海倫市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脫貧戶穩定增收,充分發揮期貨行業特點,精準對接金融需求,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另一方面,由海倫市政府負責牽頭並提供財政支持,與南華期貨開展合作,積極組織種植大戶推進商業化“保險+期貨”項目,以有效化解後期市場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助力海倫地區大豆種植戶保價穩供。

此次與前國家貧困地區政府間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南華期貨黨委落實期貨公司“三大任務”、推動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持續有效開展的又一重要舉措,南華期貨在東北黑土地上的支農助農工作又開啓了新的征程。

據統計,自2017年到2021年,在海倫市政府的支持下,南華期貨等公司積極參與大連商品交易所組織開展的“農民收入保障計劃”,連續五年開展大豆“保險+期貨”項目的試點地區。五年來,海倫市大豆“保險+期貨”累計覆蓋面積300餘萬畝,共計4.6萬餘戶次參與,總計實現賠付達1.45億元。

2020年,黑龍江海倫市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南華期貨在海倫市的“保險+期貨”項目規模及效果在全國範圍處於領先,有力推進了國產大豆振興計劃,併爲探索我國大豆收入保險積累了寶貴經驗。

深入基層,讓金融知識觸手可及

爲了更加深入地普及“保險+期貨”相關知識,增強當地農戶、合作社等農業主體對“保險+期貨”的理解認知。近年來,南華期貨多次助力各地方“保險+期貨”項目培訓會順利召開。

8月18日,黑龍江省綏化青岡縣。由青岡縣政府舉辦的一場 “保險+期貨”項目培訓會正在開展。南華期貨產業發展委員會執行委員唐啓軍在培訓會上對玉米生豬供求及價格走勢進行分析,並強調“保險+期貨”在穩定農業生產、維護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

同日,黑龍江哈爾濱賓縣金融局在當地賓西鎮朝陽村召開“大豆玉米價格走勢分析方法交流會”。南華期貨旗下橫華農業農產品部項目經理趙宗哲就《大豆、玉米期貨分析方法及價格走勢分析》進行深入分享。

通過參加各類“保險+期貨”項目培訓會,南華期貨將金融知識送到村民身邊,讓越來越多的羣衆瞭解到專業的金融知識,推動“保險+期貨”服務升級,以實際行動高效助力產業發展、農民富裕和鄉村振興。

任重道遠,做“鄉村振興”的期貨主力軍

在日前由南華期貨作爲主辦方之一的第六屆中國大豆產業國際高峯論壇上,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峯表示,2022年是我國大豆產業頑強發展的一年,同樣也是風雲變幻的一年,大豆產業鏈需要面對諸多風險。利用金融衍生品把控市場風險是每個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南華期貨將“保險+期貨”項目發展得愈加成熟,使得黑土地農民不僅能夠享受到金融工具應對不確定風險的效用,也使得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保險+期貨”在黑土地獲得廣泛認可和歡迎。

據悉,2021年南華期貨實施“保險+期貨”項目共計30 個,名義本金16.71億元,賠付金額3672.45萬元、,受益農戶數達45000餘戶。

助力鄉村振興,任重道遠。南華期貨將憑藉專業優勢,以“保險+期貨”爲抓手,不斷創新服務形式,持續幫扶種植戶穩定收益,幫助農民實現了從“輸血”救濟到“造血”幫扶的質的升級,成爲助力“鄉村振興”的期貨主力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