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鑫轉債、高瀾轉債先後完成贖回登記,海蘭轉債也將在8月23日迎來最後交易日。

截至8月22日收盤,海蘭轉債的價格爲167.7元/張,按可轉債贖回價格100.42元/張估算,持有海蘭轉債的投資者如果操作不當可能虧損40%。

海蘭轉債完成贖回後,雷迪轉債、傲農轉債、中大轉債、美力轉債也將陸續迎來末日行情,但上述可轉債最後交易日結束後,還有3天時間可進行轉股。此時,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否開通板塊交易權限。

操作不當可能虧損40%

海蘭信宣佈要提前贖回海蘭轉債後,公司已多次發佈公告,提醒投資者及時轉股或賣出。

8月22日晚,海蘭信發佈海蘭轉債停止交易和停止轉股的最後一次公告,8月23日爲海蘭轉債最後一個交易日和轉股日。8月23日收市後,仍未轉股的海蘭轉債將停止交易、停止轉股,公司將按照100.42元/張的價格強制贖回海蘭轉債。

8月23日當天買入海蘭轉債的投資者,當日收市前仍可以申請轉股,但因海蘭轉債對應的正股海蘭信爲創業板股票,投資者轉股需開通創業板交易權限。

海蘭轉債原計劃到期日爲2026年12月11日,但由於公司股票自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1日,已有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於海蘭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公司決定行使海蘭轉債的提前贖回權利,擬於2022年8月24日提前贖回全部海蘭轉債。

實際上,海蘭轉債上市後,曾在2021年8月11日至2021年9月10日和2022年1月4日至2022年1月25日期間兩次觸發海蘭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條款,但當時公司都決定贖回。可轉債新規下,由於贖回3個月的“冷靜期”,上市公司一年時間內最多隻有四次贖回機會,上市公司贖回的意願會增加。海蘭轉債在今年7月再次觸發贖回條款後,決定贖回可轉債。

海蘭轉債的最新收盤價格爲167.7元/張,按可轉債贖回價格100.42元/張估算,持有海蘭轉債的投資者如果操作不當可能虧損40%。截至8月19日,海蘭轉債的未轉股餘額爲9111.82萬元,相當於還有91.12萬張可轉債未轉股,佔比12.48%。 

這些可轉債將預留3天轉股時間

海蘭轉債是可轉債舊規下最後一隻可轉債,接下來進入贖回登記日的雷迪轉債、傲農轉債、中大轉債、美力轉債以及金博轉債將適用新規,爲投資者預留3天轉股時間。

作爲可轉債新規實施後首只被提前贖回的可轉債,石英轉債已提前體驗了可轉債新規的流程。近日,石英股份發佈可轉債贖回結果顯示,石英轉債最終被提前贖回的轉債僅2180張,兌付總金額22萬元,贖回規模遠小於新規實施前被提前贖回的可轉債,新規作用初顯。

石英股份16日公告稱,8月12日收市後,石英轉債有21.8萬元尚未轉股,佔發行總額3.6億元的0.061%。石英股份贖回石英轉債數量爲2180張,每張贖回價格爲100.957元,贖回兌付總金額爲22萬元。

無論是贖回數量,還是贖回兌付總金額,石英轉債都已遠低於新規實施之前被提前贖回的可轉債。這也就意味着,可轉債新規給投資者預留了更多轉股時間,有更多的石英轉債投資人完成了轉股操作,避免了損失。

但需要注意的是,石英轉債對應的正股爲滬市主板股票,投資者開戶一般都能開通主板股票交易權限。但接下來將贖回的雷迪轉債、美力轉債對應的正股爲創業板上市股票,金博轉債對應的正股爲科創板上市股票,雖然可轉債新規給投資者預留了3天轉股時間,但如果未開通板塊交易權限,預留再多時間也無益。

從目前贖回的可轉債未轉股規模來看,上述轉債標的未轉股規模不大,預計轉股壓力對正股影響較小。中泰證券認爲,強贖投資機會較爲有限,需關注大餘額轉債強贖對於正股的市場壓力。

據中泰證券統計,2020年以來,被強贖的轉債標的未轉股餘額大多在10億元及以下,以贖回公告當日爲準測算轉債標的正股的價格漲幅,10億元及以下的餘額轉債標的的正股平均跌幅爲0.23%,正股所承受的轉股壓力較爲有限。而當未轉股餘額達到20億元及以上時,正股所面臨的轉股壓力明顯增加,未轉股餘額在20億元-30億元和30億元以上的轉債標的正股,在強贖公告當日的跌幅分別達到1.26%和1.95%,未來投資者需注意大餘額轉債標的的強贖。

截至目前,泉峯轉債、三超轉債、華翔轉債、孚日轉債等也已接近觸發強贖條款,但上述可轉債未轉股比例均在99%以上,強贖可能性較小。中泰證券認爲,強贖對正股價格衝擊較大,投資者主要關注正股價格是否會回調至強贖觸發價下,屆時發行人促使轉股的意願將催生短線博弈的機會。

投資者如何操作

所謂可轉債強贖,指的是在可轉債轉股期內,所屬公司的股票連續30個交易日中至少15個交易日收盤價不低於轉股價格的130%,上市公司有權以債券面值加應計利息的價格贖回全部或部分未轉股的可轉債。

可轉債被上市公司提前贖回,是投資者持有可轉債的退出方式之一。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強制贖回可以促成持債人儘快轉股,免去上市公司償還利息和本金的壓力。此外,還有利於上市公司繼續融資發下一期可轉債,可以提高融資效率。

對於投資者而言,一旦觸發強制贖回條款,上市公司選擇贖回可轉債,而投資者沒有在約定的期限內及時賣出或者轉股,那麼這隻可轉債就只能被贖回。對於那些高溢價買入可轉債的投資者來說,就可能面臨較大損失。

面對可轉債強贖,目前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投資者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第一是,賣出。操作上跟賣出股票操作一樣,不需要太多技巧。對於高位買入的投資者來說,雖然賣出價格可能會比買入的價格低,但此時不賣等着強制贖回,虧損的幅度更大。

第二是,在炒股軟件中找到相應的“債轉股”功能模塊,進行轉股操作。但轉股的過程中,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若可轉債的正股是科創板或創業板股票,投資者還需開立相應的權限纔可以操作轉股。此外,轉股獲得的股票第二天才能賣出。

值得一提的是,可轉債新規新增了最後交易日標識,在可轉債最後交易日的證券簡稱前增加“Z”標識,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投資者看到此標識時應該及時操作。如果未及時賣出,停止交易後還有3個交易日轉股時間,此時只能進行轉股操作。

編輯:王昭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