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在一份最新報告中警告投資者,不要因爲巴菲特最近大舉買入西方石油股票就盲目跟風,指出該股上漲空間有限,而巴菲特的舉動有可能重蹈2008年押注康菲石油失敗的覆轍。即便他們和巴菲特一樣看漲油價,那麼市場上也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該行在報告中重申了對西方石油的“中性”評級,目標價爲80美元,意味着較目前股價只有大約12%的上漲空間。

美銀表示:“如果(巴菲特建倉)西方石油是看漲油價,但鑑於該股上漲空間有限,(投資者)有更好的選擇。”

自去年以來,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不斷在二級市場上買入西方石油的股份,目前已持有該公司超過20%的股份,並擁有購買更多股份的認股權證,上週還獲准購買該公司至多50%的股份。雖然巴菲特尚未表示有意全面收購西方石油,但這可能會在未來發生改變。

但美銀認爲,由於該股上漲空間有限,巴菲特如果要獲得該公司的完全控制權,最後出現的局面可能是自己與自己競爭。

美銀還提醒投資者,巴菲特在石油方面的押注並非總是有好結果,包括他在2008年股市崩盤前對康菲石油的投資。該行表示:“這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一次公開預測油價:但它的過往記錄並不總是那麼好……”

200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購入了康菲石油5.5%的股份,但幾個月後金融危機爆發,油價暴跌,康菲石油股價也大幅下跌。

後來,巴菲特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曾說過:“我2008年做了愚蠢的事情。在康菲石油歷史最高價時買入,而下跌超一半時賣出,損失了很多錢。這個‘成就’是我投資生涯的最大敗筆。我完全犯了非理性的錯誤,那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非理性操作。”

美銀表示:“我們的觀點不是專挑伯克希爾哈撒韋2008年在能源領域遭遇的不幸來吹毛求疵:它當然不是唯一一家。但需要指出的是,僅僅因爲伯克希爾哈撒韋選擇在2022年進入西方石油公司,並不一定意味着某些專有的洞察力可以驅動不同的市場價值認知。”

美銀表示,最終,如果投資者認爲油價將繼續走高,那麼可以投資更好的石油股來表達這種觀點。

“儘管伯克希爾哈撒韋無疑將繼續擠壓較高的空頭頭寸,但我們認爲,在目前仍然存在的情況下,有更好的選擇來發揮這一主題:變動率、以類似的運營槓桿獲得鉅額現金回報的能力,以及更有意義的價值上行。否則,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了伯克希爾的風險,它可能面臨與自己競爭的風險,”美國銀行總結道。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