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子藤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子藤教育)旗下多家托育園突然關停。

“因疫情反覆,公司經營入不敷出,決定將子藤托育下轄所有園區於8月7日起階段性停業,恢復時間待定。”8月9日,子藤教育在其官方微信通知稱。

針對未消課程費用,該公司表示,將在未來一年內通過分期兌付學費的方式退款。簽訂退費協議後,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支付首筆學費退款,即未消課程費的3%。

家長對此並不“買單”。 

“我不會籤的,簽了這份退費協議就默認未來一年內無法再維權了。”日前,上海長寧區家長章毅對界面教育表示,其待退學費高達9.2萬元。 

去年底,章毅在子藤教育旗下的長寧悅寶園爲三個孩子報名了爲期八個月的課程,每人每月8000元,總計支付19.2萬元。章毅回憶,長寧悅寶園也接受按月繳費,每月一萬元。在實地走訪了幾個園區後,他判斷子藤托育園的營利能力“應該是不錯的”,加上是有正規托育資質的品牌,因此選擇一次性付清學年費用。

章毅對界面教育表示,長寧悅寶園此前共有10個孩子,其中6個孩子來自涉外家庭。這段時間他嘗試過與各相關部門溝通、反映情況,甚至嘗試過法院立案,但至今未有實質性答覆。

8月22日下午,界面教育致電長寧區教育局詢問子藤教育托育園相關事宜,該工作人員表示並不瞭解相關情況,隨即掛斷電話。 

8月9日,有上海市民就子藤教育旗下瑞貝咖托育園突然通知關閉、但卻一直未明確退費方案一事向區教育局反映。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局次日回覆稱,區托育服務指導中心已於7月29日、8月1日聯合公安、街道、市場約談了上海子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瞭解其運營狀況,同時要求其做好相關後續家長退費工作。區托育服務指導中心已向市教委託幼處、區教育局上報子藤教育陸續關閉多家托育園的情況,後續將積極跟進相關工作。

“同時也建議您保留相關證據,通過司法途徑依法理性維權。”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局在網上信訪回覆中稱。

另一位家長徐巖告訴界面教育,子藤教育維權羣人數已超350人。“絕大部分家長都是萬元以上退費金額,多的達到十來萬。”她表示,不少家長付了半年或一年的費用,相對月付更優惠些。據財新報道,子藤旗下托育園待退總學費已有800多萬元。

“有家長7月底剛繳費,課都沒上,8月份子藤教育就關閉所有園區。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有預謀圈錢。”徐巖對界面教育表示,“如果是,我們家長憑什麼相信他們會按退費協議裏說的那樣,該退的錢一分都不會少?”

據章毅瞭解,目前已有一些打算接管子藤教育旗下托育園的家長和投資人,但子藤教育並未透露出洽談意向。章毅稱,部分家長猜測子藤教育想把優質資產變賣後選擇破產。“子藤現在的資產如果全部被投資方接管,足以賠付所有的學員退費。”

子藤教育旗下托育園主要爲0-3歲兒童提供全日制托育服務,此前在上海共有10個園區,包括浦東阡尋、長寧悅寶園、普陀瑞貝咖、南匯貝貝熊等,目前大衆點評均顯示爲“歇業關閉”狀態。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網站今年6月2日發佈的“2022年浦東新區托育機構信息公示”中,子藤教育旗下貝貝熊托育園、阡尋托育園、禾苗托育園、虹越托育園赫然在列。據財新援引一位報名了阡尋托育園的家長觀點,當初選擇報名就是因爲看到這家機構在政府“白名單”上才放心報名。

8月22日下午,界面教育致電浦東新區托育服務指導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子藤教育的事他們每天都在跟進,但具體情況不便公開。據其透露,在原先退費協議的基礎上,子藤教育又推出了一份補充協議,大致是由子藤教育進行擔保,主要針對家長擔心的超過約定的一年時間沒有退費的情況。

同日,子藤教育托育品牌推廣負責人向界面教育證實,後續確實新增了一份補充協議,內容包括:如未能在2023年8月31日完成退款,將按照未支付金額的萬分之二每天支付賠償金,履行《終止協議》提供的連帶責任擔保。 

子藤教育稱,自8月9日開始簽訂退款協議以來,有97%的家長確認了退費金額,其中近四成家長已簽訂或正在簽訂協議。該公司未透露具體待退費人數和金額。

“退費協議的簽訂目前還在辦理中。8月18日是園區集中辦理的窗口期,19日開始家長可以通過撥打400號碼繼續辦理。”子藤教育表示,目前還在推進園區的轉讓工作,已接到一些意向性詢問,部分園區有實質性進展。

子藤教育集團成立於2019年,是愛家集團的教育板塊。子藤教育創始人爲愛家集團總裁李彥漪,本科畢業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專業,碩士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東亞經濟和產業發展。

2018年,李彥漪從父親李笙安手中接過愛家集團。於2019年啓動品牌戰略轉型,將傳統地產延伸至商業及文旅地產,並涉足教育、養老等行業。 

天眼查APP顯示,去年12月,上海子藤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李彥漪變更爲張薛。目前,李彥漪和其母薛萍分別持有子藤教育95%和5%股份。

據中國網2020年8月報道,子藤教育旗下第一家K12學校和大自然學校將在2022年落地湖州安吉。 

然而,K12學校並未如期落地。2021年9月《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正式實施,規定任何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子藤教育在給界面教育的書面回覆中稱,爲配合國家政策要求,暫時停止了K12學校的開設計劃。

托育園退費僵局背後,是公辦托育班的“一位難求”。章毅向界面教育表示,近年來托育一直是剛需,公辦的托育園費用較民辦托育園便宜很多,但名額非常少,一個街道只開設1-2個班,每個班不超過20名幼童。

公辦托育名額緊張也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重視。據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中國城市超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給明顯不足,特別是普惠性服務供不應求。

8月16日,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其中提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包括髮展公辦托育機構,帶動社會力量投資,支持用人單位舉辦,建設社區服務網點,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等。 

《指導意見》還明確“各地要建立托育機構關停特殊情況應急處置機制,落實疫情期間紓困政策。”

(文中章毅、徐巖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