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杭州報道

8月23日晚間,“牙茅”通策醫療(600763.SH)最新出爐的半年報,令市場譁然。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3.18億元,微增0.05%,歸母淨利潤2.96億元,同比下滑15.73%。分季度表現來看,公司上半年淨利潤下滑主要歸因於二季度,二季度歸母淨利潤1.29億元,同比降幅31%,扣非淨利潤降幅32%。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通策醫療股價卻已跌去約70%,總市值從巔峯時期的超過1300億元,到如今不足400億元,縮水約900億元。

市值大縮水背後,持續通過“區域總院+分院”模式擴張牙科醫院的通策醫療,究竟遇到了哪些挑戰?

三大原因導致業績下滑

對於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通策醫療在公告中總結了三方面原因。

第一是公司旗下存量醫院受疫情影響,門診人次同比下降5%,營收同比下降6.8%。

今年上半年,通策醫療稱業務開展不斷受到疫情的挑戰,所轄醫院反覆停診、限流,抽調醫護人員緊密配合屬地政府部署的疫情防控和檢測任務。尤其是第二季度,公司旗下海寧口腔醫院停診25天,上海匯葉診所停診60天,南京金陵口腔醫院停診13天,蘇州存濟口腔停診77天,其他各醫院均因當地疫情防疫要求存在不同程度停診,總院派出專家以及患者前來醫院就診受到雙向限流。

與此同時,公司旗下杭州口腔醫院平海及慶春院區、城西院區、寧波口腔醫院等旗下各醫院均支援屬地抗疫,累計支援抗疫超1萬人次。 

第二是蒲公英分院目前處於籌建或培育期,上半年貢獻1.71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05%,但淨利潤率僅爲5.5%,拉低了整體利潤率。

據此前公開信息,通策醫療提出了在浙江省內建設100家醫院的“蒲公英計劃”。

8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通策醫療證券事務部,據對方介紹,該計劃是公司在浙江省內佈局分院的重要舉措,“今年是蒲公英計劃推行第三年,截至7月蒲公英醫院達到30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進一步查詢數據發現,2022年上半年,通策醫療存量醫院口腔醫療服務收入同比下滑7.1%至9.71億元,但收入佔比高達85%,相比之下,儘管蒲公英分院口腔醫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00.2%至1.67億元,成長迅速,但佔比僅在15%。

(存量醫院和蒲公英分院營收)

此外,通策醫療在半年報中提到,2022年上半年新開業蒲公英醫院7家,預計年內交付8-10家。

蒲公英醫院未來貢獻多少營收?

8月22日晚,東北製藥、中金醫藥等600多人蔘與通策醫療的線上調研會上,通策醫療表示,“對照之前開業的蒲公英醫院的發展情況測算……截至2022年6月開業的蒲公英醫院26家已經有17家盈利,2022年上半年開業的7家蒲公英醫院目前已經有2家盈利,粗略計算,3-5年內每家蒲公英醫院每年至少能夠貢獻4000萬元的營收”。

第三是公司儲備大量人才,導致人力成本支出攀升。通策醫療指出,報告期內杭口集團爲新建的城西總院區、紫金港醫院、濱江未來醫院等大型口院以及新設蒲公英分院的醫護人才等儲備共計1000餘人,增加人力成本4000餘萬元,降低了當期利潤。

從收入結構來看,通策醫療將業務類型分爲種植、正畸、兒科、修復、大綜合五大科室。

五大科室中,種植、正畸、修復、大綜合四大科室今年上半年營收都只有個位數增長,表現相對突出的是種植,同比增長6.5%,而兒科營收下滑,同比下降7%。

(五大業務構成)

面對國家醫保局正在進行中的種植牙“價格調查”及後續集採,通策醫療也在8月22日晚的調研記錄中回應稱,“公司始終關注種植牙集採的進展,目前的《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是符合公司的預期的,首先種植牙集採肯定會持續推廣,第二是公司始終把集採當作是一個機遇,我們要面對的是如何消化將來快速發展的低價種植牙市場的問題。”

合規性問題待解

不過,就在半年報發佈的當晚,通策醫療還收到了浙江證監局一紙行政監管決定書。

浙江證監局指出,公司存在關聯交易未披露、財務資助及投資出資情況披露不準確、上市公司獨立性欠缺等問題。

以關聯交易未披露爲例,浙江證監局認爲,“2021年10月19日至12月30日期間,通策醫療與實控人控制的企業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往來1.43億元,但公司未按規定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且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對於浙江證監局所指問題,8月23日,通策醫療證券事務部人士表示,公司已經通過信披媒體予以釋疑。

據上證報報道,“關聯交易未披露”指向通策醫療2021年下半年參與的一項壹號基金的出資事項。

2021年10月19日上市公司向壹號基金完成出資1.43億元,佔比28.6536%,期間壹號基金按計劃收購了西安存濟婦幼醫院及上海存濟婦幼醫院。上市公司實控人呂建明於2021年12月30日完成了1.52億元出資,佔比30.3464%,雙方出資時間有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差。

通策醫療方面對此回應稱,“公司對規則理解出現偏差,以爲根據議案決議壹號基金後續收購、投資等事項經股東大會授權後可由公司權利機構自行決定,故沒有進一步在收購事項履行決策程序並披露。出資方面,大股東以爲出資時間相差不長,未考慮到上述情況會被認定爲非經營性資金往來。”

通策醫療方面還提到,“上述事項的發生主要源於控股股東及公司對規則理解認識不夠,控股股東將加強對規則的學習,上市公司也將履行相應決策程序,完善公司治理。”

目前,通策醫療仍需進一步回覆上交所問詢函,全面覈實並補充披露浙江證監局所指事項的原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