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 舒婭疆 蒙婷婷

受西藏新水泥生產線投產、水泥銷量和銷售價格下跌影響,西藏天路2022年上半年業績同比由盈轉虧。

8月24日,西藏天路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西藏天路實現營業收入19.76億元,同比下滑18.91%;歸母淨利潤虧損1.42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6905.15萬元,同比下滑305.65%。其中,營收貢獻超過六成的建材行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04億元,同比下滑13.82%。

對於公司2022年上半年經營狀況,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下滑且淨利潤止盈轉虧,或與今年上半年國內投資與基建領域增速緩慢有關,同時也與公司經營狀況直接相關。”

連續4個季度扣非淨利虧損

對於2022年上半年業績由盈轉虧,西藏天路表示,西藏新水泥生產線投產,水泥市場受區域性影響導致需求減少、銷售量價齊跌、生產成本趨高以及瀝青砼市場銷量及價格同時下降,公司建材板塊對應的淨利潤減少約1.34億元。同時公司建築板塊因承建的西藏美術館項目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較大以及投資收益及理財收益減少導致對應的淨利潤減少7196萬元。

事實上,西藏天路主營業務收入規模自2020年達到歷史高位後急轉直下,營收規模持續下滑。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規模從2020年的70.77億元下滑至2021年的57.77億元,下滑幅度18.37%;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收規模僅19.76億元,同比下滑18.91%。而其營收貢獻最大的建材板塊的業務收入也持續下滑,營業收入從2020年的42.49億元下滑至2021年的30.56億元,2022年上半年繼續下滑至12.04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8.08%、13.82%。

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公司扣非淨利潤已連續4個季度虧損。具體來看,2021年第三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西藏天路對應每季度虧損金額分別爲2082.88萬元、1248.88萬元、5797.47萬元、8680.89萬元,累計虧損金額達1.78億元。尤其是進入2022年以來,西藏天路扣非淨利潤虧損金額繼續增大,僅半年虧損金額達1.45億元。

多位董監高辭職

除了行業基本面和企業經營方面承受着業績壓力以外,西藏天路在半年報中坦言,公司改革發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突出問題和短板”,管理風險是其未來發展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之一。

資料顯示,由於西藏天路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代墊費用,構成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損害了公司利益,2022年6月份,上交所發函對西藏天路及控股股東西藏建工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時任董事長陳林、時任總經理邱波、時任財務總監劉丹明、時任董事會祕書胡炳芳予以監管警示。

據悉,西藏天路爲控股股東藏建集團及其關聯方墊付員工五險一金等費用,形成非經營性資金佔用。上述非經營性資金佔用,2021年度累計發生額爲172.88萬元,佔公司上一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0.04%;2021年期末餘額爲44.4萬元,佔公司上一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0.01%。直至今年5月份,在2021年年報監管工作函的回覆公告中才披露資金佔用的具體情況,並收回佔用餘額。

伴隨着違規資金佔用事件的披露,西藏天路董事長陳林、董事達瓦扎西、財務負責人劉丹明、董事多吉羅布在今年第二季度以來相繼辭職。此外,公司於今年5月份宣佈改聘會計師事務所。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許峯律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西藏天路發生的資金佔用所佔比例雖然相對較小,但可能因爲屬於違規的資金佔用,所以被交易所採取了一些監管措施。”

水泥行業景氣度下滑

Choice數據顯示,目前A股水泥行業上市公司有25家,營業收入總額從2020年的4640.24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6474.39億元,同比增長39.53%。其中2021年營業收入下滑的公司有7家,佔水泥行業上市公司總數的28%。而西藏天路2021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8.37%,成爲該年度營收下滑幅度最大的水泥行業A股上市公司。

今年上半年,我國水泥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截至2022年8月24日,已有8家A股水泥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報,其中有6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淨利潤虧損企業僅西藏天路1家。

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普通硅酸鹽水泥(P.O 42.5袋裝)市場價格從1月上旬的531.1元/噸一路下跌至3月上旬的511.9元/噸,後輕微反彈至4月上旬的523.2元/噸,繼續下降至6月下旬的428.8元/噸。6月下旬的水泥市場價格相比今年1月上旬,下降幅度達19.26%。

東興證券建材行業分析師趙軍勝認爲,2022年水泥價格的持續下跌主要是供給恢復、需求疲弱和2021年水泥價格過高所致。水泥需求主要是來自工程、房地產和民用,其中房地產的需求佔比最高。近兩年,房地產行業景氣度下降對於水泥需求產生較大影響。下半年,隨着政策的持續發力,房地產銷售狀況的持續改善,有利於水泥需求在今年9月份探底企穩,但行業景氣度很難恢復到高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