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 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行穩致遠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 

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行穩致遠

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 王軍

偉大思想領航偉大時代,偉大時代造就偉大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偉大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稅收工作是黨和國家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發揮着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稅收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盡職盡責、敢爲善爲,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行穩致遠,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充分認識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大意義、鮮明特徵和突出貢獻

習近平經濟思想視野宏闊、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全面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鮮明的科學性、人民性、時代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了原創性貢獻,爲推動我國乃至全球經濟治理現代化樹立了里程碑、標註了新高度。

(一)習近平經濟思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對於全面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俱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從政治意義上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這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經濟領域的意志和主張。實踐證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這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關鍵所在,是確保我國經濟始終沿着正確方向持續健康發展、真正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爲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

從理論意義上看,習近平經濟思想既充分汲取和繼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關於經濟建設的思想精華,又注意吸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和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合理成分,闡述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論斷,具有極爲豐富和深刻的理論內涵,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體系,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從實踐意義上看,習近平經濟思想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是經過實踐檢驗、具有實踐偉力的強大思想武器。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使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之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這些舉世矚目、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在引領我國經濟改革發展中所具有的重大實踐意義。

(二)習近平經濟思想始終堅持了與時俱進、與實俱進、與世俱進。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習近平經濟思想具有把握時代脈搏、立足中國實際、放眼世界大勢的鮮明特徵。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應時代變遷、領時代先聲、立時代潮頭,因時因勢對我國經濟發展作出重大部署。2013年作出“三期疊加”的戰略判斷,2014年提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2015年提出新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7年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2020年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2021年又着眼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作出重要戰略部署,等等。在這一系列具有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的科學判斷指引下,我們黨對發展理念、思路和措施作出及時調整,有力推動了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在迎接挑戰、破解矛盾中引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西方國家以集體免疫、放任不管等方式對待疫情防控時,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結合實際不斷調整優化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這也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有力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度關注各國共同利益和人類共同命運,多次強調既要爲中國人民謀幸福,也要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國際上的事應當由各國商量着辦,必須堅定不移反對逆全球化現象和貿易保護主義。這些重大觀點和論斷,爲推動建設開放、繁榮、共享的世界經濟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回答了時代之問、人民之問、發展之問。面對時代變遷、人民關切、發展轉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習近平經濟思想都給出了科學回答、提供了科學指引,在指導經濟建設實踐中彰顯了科學的真理力量和歷史性的突出貢獻。

面對“時代之問”,習近平經濟思想對“新時代下如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科學回答。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的戰略遠見和戰略高度,要求我們牢牢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新挑戰,爲我們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瞭前進方向。

面對“人民之問”,習近平經濟思想對“發展爲了誰、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享有”作出科學回答。無論是確定經濟工作大政方針,還是推進具體經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持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始終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並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確定爲全黨的奮鬥目標,將實現共同富裕作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誌,充分體現了堅定的人民立場和高尚的爲民情懷。

面對“發展之問”,習近平經濟思想對“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作出科學回答。面對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難以爲繼的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基礎上,創造性提出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爲主要內容的新發展理念,指導我們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全國統一大市場,穩步推進“雙碳”目標實現,爲我國經濟不斷朝着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領航定向。

深刻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學理體系和思想邏輯

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認識論和方法論相統一,具有完備的學理體系和嚴密的思想邏輯,深刻闡釋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一系列重大問題,是新時代我國經濟工作的科學行動指南。

(一)科學把握民生需要和發展方向的關係,從根本上抓住了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特點和本質。習近平經濟思想以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爲邏輯起點,構建起歷史邏輯一脈相承、理論邏輯環環相扣、實踐邏輯緊密相通的科學理論體系。特別是始終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爲永恆目標,牢牢把握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特點和本質,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羣衆,使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鮮明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二)科學把握有爲政府和有效市場的關係,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最爲基本、也最具爭議的一個重大問題。中國共產黨人開創性地把公有制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積極探索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圍繞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更加明確、更加完整的答案,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有爲地創造更便利、更優越的市場環境,及時防止市場的無序、失靈。這既是對國內外長期歷史經驗的精闢總結,又指明瞭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洞察發展大勢、探究發展規律、掌握髮展主動的高超思想境界和執政水平。

(三)科學把握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推動共同富裕作爲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特別是近年來多次強調要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既注重保障資本參與社會分配獲得增殖和發展,更注重維護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根本立場,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爲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爲加快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推動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科學把握當前和長遠的關係,既立足當下解決實際問題又着眼長遠夯實發展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立足當下,一步一個腳印解決具體問題,積小勝爲大勝;又要放眼長遠,克服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思想,實事求是、循序漸進、持續發力。習近平經濟思想既有應對當下複雜多變國內外形勢的策略方法,又有謀劃長遠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宏偉擘畫,體現了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和宏闊視野。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部署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還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觀大勢、謀全局、明方向,作出一系列顧今慮遠、着眼未來的決策部署,成爲我國經濟發展始終能夠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科學指引和堅強保證。

(五)科學把握國內和國際的關係,作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過度依賴國際大循環的風險日益凸顯。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充分發揮我國市場資源的巨大優勢,以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和對優化全球資源配置的強大推動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既適應了世界經濟環境變化的現實要求,又順應了我國發展方式和發展格局演進的客觀趨勢,是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重大戰略抉擇。

(六)科學把握髮展和安全的關係,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原則,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一以貫之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實踐證明,只有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實現更爲安全的發展,纔能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

全面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對新發展階段稅收工作的實踐要求,更好履行稅務部門職能責任服務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稅收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爲稅收改革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稅收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在稅收領域的具體體現。近年來,全國稅務系統在推進稅收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既注重認真把握習近平經濟思想所蘊含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科學方法,又想方設法創造性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稅收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抓好黨務、幹好稅務、帶好隊伍”,着力構建完善強黨治稅帶隊的機制制度體系,推動稅收改革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了稅務力量。

(一)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更好發揮稅收在跨週期和逆週期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決策,作出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重大部署並持續深入推進。稅務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實施“短平快優九個一”工作法,從嚴從實從細抓好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落地,2016年至2021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8.8萬億元,爲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服務“六穩”“六保”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以來,稅務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預計全年退稅減稅降費超2.64萬億元。要堅持“快退稅款、狠打騙退、嚴查內錯、歡迎外督、持續宣傳”五措並舉,全力以赴確保各項優惠政策特別是大規模留抵退稅落實落地,爲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作出更大貢獻。

(二)依法依規組織稅費收入,更好夯實保障高質量發展的財力基礎。稅收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規範的形式,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稅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政府要有稅收”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依法依規徵稅收費,嚴肅組織收入紀律,連年較好完成預算收入目標。當前,受經濟下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不利影響,組織收入工作面臨較大困難,特別是在徵稅收費的同時,減稅降費的任務也十分繁重,統籌“收”與“減”的難度很大。要嚴守組織收入紀律,堅決防止和制止收“過頭稅費”,確保“平穩、協調、安全、持續”完成預算任務,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堅實財力保障。同時,要繼續深挖稅收大數據“金山銀庫”,全方位打造稅收分析拳頭產品,高質量服務各級黨政領導決策。

(三)持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更好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稅務部門直接服務近8000萬企業納稅人和個體工商戶、數億自然人納稅人和13億多社保費繳費人,是離市場主體最近、爲老百姓服務最直接、與人民羣衆打交道頻次最高的政府部門之一。近年來,深入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問題,連續9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累計推出54類197項539條創新服務舉措,持續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實現96%的稅費事項、99%的納稅申報可網上辦理,企業社保繳費全面實現“網上辦”,個人社保繳費基本實現“掌上辦”,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第三方調查得分穩步提高。要深入開展好2022年“我爲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進一步推動稅費服務從“線下服務爲主”轉變爲“線上和線下服務並重”、從“共性服務爲主”轉變爲“更加註重個性服務”,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爲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更便捷、更規範、更有感的服務。

(四)健全完善稅務監管體系,更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習近平總書記對健全完善稅務監管體系、加強稅收監管和稅務稽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稅務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着力構建“信用+風險”動態監管體系,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業態新情況新問題跟進監管,對羣衆反映強烈的偷逃稅多發行業和領域依法嚴查。2018年8月以來,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專項行動,於2021年10月底圓滿收官,共依法查處涉嫌虛開騙稅企業44萬戶,挽回稅收損失909億元。面對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與稅收制度、徵管模式手段不適應之間的矛盾,要系統性梳理工作中的短板弱項,堅持不懈集成完善稅務監管制度機制,進一步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人羣稅收監管的研究,對平臺經濟實施常態化監管,完善常態長效“打三假”工作機制,堅決打擊團伙式、暴力虛開發票等嚴重違法犯罪行爲,着力維護國家稅收安全和社會公平正義。

(五)着力推進智慧稅務建設,更好提升稅收服務國家治理效能。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爲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徵管效能提供了重要機遇和有利條件。稅務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將現代信息技術創造性地引入稅收工作中,跨越式推進智慧稅務建設,不斷迭代升級金稅工程,有力推動了稅收徵管方式、徵管流程、徵管效能的深刻變革。“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深化稅收徵管制度改革,建設智慧稅務,推動稅收徵管現代化。這就要求加快建成功能強大的智慧稅務,實現稅務執法、服務、監管與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全面升級。要認真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堅持步步爲營、穩中求進,持續完善金稅四期技術框架、加強主體應用建設,切實提高稅收徵管現代化水平,爲提升稅收服務國家治理效能提供堅實支撐。

(六)不斷增強大國稅務影響力,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對外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鮮明特色。伴隨我國對外開放的持續深化,在不斷加強國際稅收交流合作、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實踐中,稅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全球稅收合作、打擊國際逃避稅、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提高稅收徵管能力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主動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與112個對外投資主要目的地以及來華投資主要國家(地區)簽署稅收協定,成功推動我國立場訴求在OECD“雙支柱”方案和聯合國方案中予以充分體現,推動我國在全球稅收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持續提升。要繼續堅持既兼容幷蓄又合作共贏,積極做好應對“雙支柱”方案落地實施的準備,持續完善“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積極推進中國—OECD聯合培養財稅法學碩士項目,全力承辦好2022年金磚國家稅務局長會議,推動我國在國際稅收領域提供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分享越來越多的中國經驗,更好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外交工作大局。

(七)樹牢底線思維,更好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作爲與市場主體聯繫緊密的經濟管理和執法單位,稅務系統幹部隊伍大,服務管理對象多,工作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稅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緊緊抓住稅收工作的矛盾點和風險點,在推進增值稅改革、個人所得稅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等重大改革任務時,積極主動作爲、科學應對施策,及時化解了一些風險隱患,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線,確保了黨的稅收事業平穩健康發展。隨着稅收越來越廣泛深入地參與到國家治理各個領域,對稅務部門進一步增強風險應對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把防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註重統籌發展和安全,認真排查分析稅收領域重大風險隱患,有針對性完善相關制度措施,築牢稅收現代化建設的安全屏障,切實維護穩定安全的發展大局。

(此文刊發於《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2022年第4期,略作修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