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內的手機品牌,你首先會想到哪些呢?是國產手機品牌的領頭羊華爲?還是不斷衝擊高端的小米?亦或是一直悶聲發大財的OPPO、vivo以及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榮耀?的確,在當前的國內市場,這些國產手機品牌都有着不小的知名度,聯手佔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也成爲了國內消費者換機時會考慮的品牌。

但是有這麼一個國產手機品牌,在許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的名字的同時,其利潤甚至比小米還高,雖然在擁有全球最大手機市場的國內看不到它的身影,但卻以11.4%的全球手機市場佔有率高居全球第三。它,就是有着非洲手機市場“一哥”之稱的傳音。

敏銳眼光發現商機

作爲最早出海的國產手機廠商之一,傳音手機在海外的發展騰飛,離不開創始人竺兆江獨特的戰略眼光。在2006年創立傳音手機之前,竺兆江是另一老牌手機廠商波導手機的員工,他從最底層的銷售人員做起,憑藉自身在銷售方面的才能,一直做到了波導的銷售副總經理。

在離開波導手機時,竺兆江正負責波導的海外業務,正當公司業務正蒸蒸日上之時,竺兆江帶着一班兄弟離開了波導,創立了傳音公司。當時國內的手機市場基本上被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外國廠商所佔據,傳音這種新成立的小公司很難與這些國際巨頭競爭。於是,竺兆江決定尋找一個新的市場。

這個時候,非洲很快就進入了竺兆江的眼中。在當時,不少人認爲貧窮落後的非洲可以說是一片荒漠。但是在竺兆江眼中,非洲是全球的第三大市場。非洲有58個國家,還有11億的人口,市場規模僅次於中國跟印度。於是,傳音決定走出國門,試水非洲市場。

考錄到非洲市場的購買力,傳音於2007年在非洲市場推出了Itel和Tecno兩個不同的手機類型,其中前者定位低端機,而後者則更偏向普通的大衆市場。由於在非洲市場獲得了不錯的反響,次年,傳音正式決定將非洲市場作爲其核心市場。

當時的非洲手機市場,僅有三星、諾基亞等幾個品牌,競爭遠沒有國內市場激烈。而且,就如同早年中國人使用“大哥大”一樣,手機對於非洲消費者而言也是身份的象徵。於是被中國等市場淘汰的功能機,在非洲重獲新生。傳音選擇用功能機打開非洲市場,不僅爲在國內已經進入生涯暮年的功能機找到了一個新的出路,而且這一計劃還能以相對較少的投入獲取更大的銷量和利潤,可以說,傳音很好地利用了非洲和國內市場手機的代差,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7年成爲非洲之王

隨着非洲通信基礎設施的逐步覆蓋,非洲市場的手機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相比於其他那些手機巨頭,傳音依託國內成熟且廉價的製造業,在價格上有着更大的優勢,很快便在非洲的功能機市場建立起了自身的優勢。作爲一家將非洲市場視作核心業務的企業,傳音也加快了在非洲的本地化佈局。

2008年6月,傳音在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尼日利亞設立了分支機構,而在4個月之後,傳音已經在7個非洲國家成立分公司和辦事處。2010年,傳音的手機年銷量從三年前的300萬臺增至650萬臺。2012年,傳音全年銷量超過2000萬臺,2014年這一數字一躍成了4600萬臺,成爲了“非洲之王”。而這,距離傳音正式進入非洲市場,僅僅過去了7年。

爲了進一步吸引非洲消費者,傳音依據當地人的使用習慣,對手機進行了許多本土化改進。針對非洲人黑皮膚自拍難這一問題,傳音專門研發了新的拍照算法,即使在晚上自拍,也不會出現看不請自己的情況,讓手機更適合非洲人自拍。此外,由於非洲的電力設施較差,經常出現停電的請情況,因此傳音的手機不僅加入了大容量電池以提升手機續航,還特意在手機上加上一個手電筒,方便人們在夜晚停電時照明用。考慮到非洲人的體汗非常多,傳音還貼心地給手機加上了防滑功能,防止出現因手上汗多而導致手機容易滑落的情況出現。

傳音種種本地化的貼心服務,也讓旗下手機在非洲市場更加受歡迎。在2019年時,根據IDC的統計數據,傳音手機(包含智能機和功能機)在非洲市場的市佔率就已經達到了52.5%,過半的佔比讓其成爲了無可爭議的非洲王者。而在非洲市場趨於飽和後,傳音將目光瞄向了南亞,其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智能機市場都取得了第一的位置。

光環背後也存隱憂

雖然在非洲以及部分南亞國家確立了優勢,但是這也意味着這些地區未來的發展潛力已經變得有限。爲了保持較高的增速,傳音同樣也進入了擁有巨大潛力的印度、拉美和東南亞市場,但是在這些地方,傳音想用曾經在非洲的那套方法可能就行不通了。

傳音之所以能在非洲取得成功,其先發優勢功不可沒。而在傳音想要站穩腳跟的上述新興市場,早就有國產品牌小米、realme等廠商存在了,同爲從中國出去的“卷王”,傳音的性價比策略頓時沒了優勢。同時作爲新人,傳音還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開展營銷、打造品牌,這也進一步壓低了其在這些市場的毛利率。

傳音的另一大挑戰是今年以來全球智能手機面臨着較大的下行壓力。據IDC最新報告稱,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在2022年下降至13.1億部,同比下降3.5%。還有調查顯示,當前人們的平均換機週期已經延長至30個月,這一方面是當前智能手機升級缺乏亮點,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雖然智能手機只佔傳音手機市場的一部分,但是在手機市場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傳音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而在不久前傳音公佈的財報中,也反映出了一些不利的信號。與前兩年營收超30%和淨利潤超45%的增速相比,2022年上半年16.54億元的淨利潤,更是同比減少4.53%。如果說利潤的下滑還能用研發投入增長較快來進行解釋的話,那麼僅有1.12%的營收增速這說明,其在銷售額上幾乎陷入了停滯。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傳音需要重新開拓新市場的任務依舊艱鉅。

傳音將如何破局?

針對近年來所面臨的上述問題,傳音自然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就在8月23日,傳音控股公佈了一份《關於使用暫時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議案》,該議案決定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含本數)的暫時閒置自有資金,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低風險理財產品。從而實現對公司利潤的部分補充。

而在長期戰略方面,傳音正努力朝着提供互聯網業務這一方向前進。就如同此前傳音進入非洲時的情況類似,當前的非洲手機市場並沒有出現風靡整個非洲的爆款手機應用,而傳音憑藉着在非洲手機市場佔有量上的優勢,有希望打造類似抖音、YouTube之類的爆款視頻軟件。此前,傳音手機所搭載的音樂軟件在非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憑藉着傳音OS這一重要用戶入口,傳音只要自己能夠推出一款好用的視頻軟件,依靠傳音手機在非洲市場的影響力,有可能會成爲非洲的爆款App。

即使上述策略沒有成功,傳音還能夠通過預裝軟件、內置廣告等手段,和軟件運營商進行渠道分成。爲此,今年1月時,傳音邀請百度前高級副總裁、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加盟,負責傳音的互聯網業務,這可能也反映出了傳音未來將在軟件方面花費更大的力氣。

寫在最後

作爲手機行業多年的“非洲一哥”,傳音在完全放棄國內手機市場的情況下,還能排名全球手機出貨量前三,這足以說明其擁有獨特的戰略眼光。在身爲當前國產手機廠商成功出海代表的同時,傳音同樣也面臨着一些發展上的危機。不過傳音對此也有所準備,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但是最終結果如何,可能還需要時間來進行檢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