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宋婕 陳鋒 北京報道

8月26日晚間,財通證券(601108.SH)發佈2022年半年報,財通證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26億元,同比下降30.16%;歸母淨利潤6.33億元,同比下降39.49%。

業績下降的背後是上半年權益市場的較大波動,券商作爲市場的中介鮮少有幸免,特別是自營業務受到的影響最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財通證券自營業務的同比降幅超過90%,遠遠超過行業平均降幅。頗受市場關注的投行業務,上半年財通證券雖然有IPO項目成功過會、上市,但沒有IPO承銷收入。

公司的資管業務和基金業務表現亮眼,非貨公募的資產管理規模排在券商資管行業的第2位,財通基金營收、淨利潤也雙雙上升。

自營業務降幅超行業平均

具體來看,財通證券的財富管理業務實現收入7.99億元,同比增長4.87%;證券自營業務實現收入0.18億元,同比下降91.35%;投資銀行業務實現收入1.80億元,同比下降40.41%;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收入7.09億元,同比增長6.94%;證券信用業務實現收入2.34億元,同比下降22.10%;境外證券業務實現收入0.20億元,同比下降72.80%;總部後臺及其他實現收入2.66億元,同比下降69.80%。

財通證券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營收下降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4.68億元,同比下降3.96%,其中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下降40.83%;利息淨收入3.72億元,同比下降8.82%;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45億元,同比下降71.94%,主要系受市場影響,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比減少。

公司在中報中並未解釋淨利潤下降的原因。《華夏時報》記者撥打財通證券的信披電話,但沒有接通。

某券商非銀分析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截至8月26日,27家券商發佈2022年中期業績,上半年合計淨利潤下滑29%,主要原因是權益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券商自營業務受到較大影響拖累整體業績。券商是資本市場的中介,經營情況肯定與市場相關,市場行情不好,券商業績不佳是不可避免的。

在同比下降的業務板塊中,證券自營業務沒有披露具體數字,公司表示在權益投資方面,通過倉位控制、優選投資標的等方式控制下行風險,力爭抓住市場提供的反彈機會。

中報稱,上半年權益類二級市場的明顯波動和固定收益類二級市場的震盪衝高給券商自營業務帶來了巨大挑戰。上半年證券公司證券投資收益爲429.79億元,同比下滑38.53%。而財通證券上半年的自營業務收入爲0.18億元,同比下降91.35%,降幅超過業內平均水平,也是在公司主營業務的板塊中降幅最多的。

二季度環比改善

上述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27家券商上半年淨利潤合計下滑29%,其中一季度下滑53%,二季度下滑9%,環比顯著改善。對於券商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的影響,主要是受一季度拖累。

這也體現在財通證券上。通聯數據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爲6.51億元,淨利潤1.57億元。兩項數據在二季度分別升至15.75億元和4.75億元。

在市場頗爲關注的投行業務方面,截至6月底,財通證券成功過會5家IPO項目,其中2家北交所項目完成註冊、1家北交所項目實現上市;成功申報10家IPO項目,在審再融資、併購重組項目3家。但今年上半年沒有IPO承銷收入,僅再融資項目取得3.76億元的收入。承銷公司債及企業債319.21億元,同比下降3.06%。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數據顯示,上半年兩融餘額出現回落,從年初1.83萬億元下降至1.60萬億元。兩融業務對行業整體經營業績的邊際貢獻由正轉負,上半年證券公司融資融券利息收入爲527.35億元,同比下降3.62%。

財通證券上半年的融資餘額爲169.20億元,融券餘額降爲零。股票質押餘額爲38.56億元,其中以自有資金出資的股票質押餘額爲20.89億元,綜合履約保障比例爲320.09%。

資管、基金業務亮眼

在自營、投行等業務收入下滑拖累財通證券總體營收的同時,資管業務和基金業務表現亮眼。

財通證券通過全資子公司財通證券資管開展境內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截至報告期末,資管總資產管理淨值規模達2726億元,較年初增長22%。其中,公募1422億元,較年初增長27%;非貨公募1242億元,較年初增長26%,在券商資管行業排名第2位,較年初躍升1位。

財通證券持有財通基金40%的股份,2022年上半年,財通基金實現營業收入3.75億元,淨利潤1.14億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營收2.64億元、淨利潤6823.8萬元雙雙上升。

截至報告期末,財通基金總資產管理規模爲1072.81億元,較年初增長4.76%;管理公募基金44只,管理規模614.93億元,其中非貨公募管理規模482.75億元;專戶產品新發209只,存續843只,管理規模457.88億元。

中報表示,財通基金近10年權益基金平均收益率達519%,位居行業第一。定增業務特色進一步強化,定增量化對沖系列產品規模較年初翻四番,確立領先優勢。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