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書玉

隨着半年報的相繼披露,基金代銷的最新變化也浮出水面。其中有兩個現象尤其引發業界關注,一是基金代銷“三巨頭”招商銀行、螞蟻基金和天天基金上半年營收均出現下行;二是傳統銀行渠道的基金代銷收入也普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保險、理財代銷收入則大幅增長。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爲,這主要是受上半年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居民購買基金的熱情大幅下降,轉向投入波動性更小的銀行理財、保險等產品,從而導致代銷基金的收入普遍縮水。

在此背景下,代銷機構應如何發力?

代銷“三巨頭”收入下行

2022年上半年,排名前三的基金代銷機構收入均出現下行,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前三名的銷售機構分別爲招商銀行、螞蟻基金、天天基金,保有規模分別爲7095億元、6500億元、5078億元。而隨着半年報的相繼披露,這三家代銷機構在2022年上半年的基金代銷收入均出現下行;淨利潤方面,螞蟻基金下降超七成,已被天天基金超越。

具體來看,根據恒生電子2022年半年報,螞蟻基金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爲53.9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7.8億元下降6.63%;淨利潤8285.81萬元,較去年同期的3.25億元下降74.53%。

根據東方財富2022年半年報,天天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07億元,淨利潤1.02億元。東方財富上半年金融電子商務服務的營業收入爲22.02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23.97億元下降8.16%,與去年同期109.77%的增幅形成鮮明對比。從天天基金服務平臺的日均活躍訪問用戶數來看,今年上半年達到232.85萬,相較去年同期的337.99萬降低三成,且非交易日日均活躍訪問用戶數降至107.41萬。

根據招商銀行2022年半年報,上半年該行代銷基金收入爲34.74億元,同比減少46.95%。

針對上半年頭部代銷平臺的營收下降,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凱石財富認爲,2022年上半年市場經歷震盪走勢,投資者更偏好相對穩健的固收類產品,而這類產品費率較低,影響了基金銷售機構整體的營收表現。

銀行轉向低波動產品

“市場波動下客戶權益類產品的配置降低。”招商銀行在半年報中如此解釋基金代銷收入的下降。事實上,不僅招商銀行,已發佈2022年半年報的多數上市銀行,基金代銷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而保險、理財等低波動性產品的代銷收入則大幅增長。

招商銀行2022年半年報顯示,該行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爲188.73億元,同比減少8.13%。其中,代理保險收入89.84億元,同比增長61.61%,主要是資本市場大幅波動背景下,客戶避險情緒及需求上升,高價值貢獻的期繳保險銷量及佔比同比上升;代銷理財收入34.93億元,同比增長22.60%,主要得益於開放平臺建設和產品組織,零售理財銷售規模增長較好;代理基金收入34.74億元,同比減少46.95%,主要由於市場波動下客戶權益類產品配置降低;代理信託計劃收入22.87億元,同比下降49.49%,主要是因爲該行主動調整業務方向,代理信託業務量下降;代理證券交易收入4.68億元,同比減少38.50%,主要是香港資本市場活躍度下降,股票交易量減少。

交通銀行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代理基金(含券商、專戶)淨收入16.2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淨收入18.97億元降低16.88%,而去年上半年的增幅爲100.73%。交通銀行上半年實現代理保險淨收入18.55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13.14 億元同比增長41.17%。

民生銀行在半年報中提到,受資本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該公司代銷基金業務規模及投資估值下降,導致代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分別下降15.65億元、38.29億元。

平安銀行也在半年報中提到,今年上半年實現代理基金收入16.83億元,同比下降29.3%,主要受市場等因素影響;實現代理保險收入10.65億元,同比增長26.3%;實現代理理財收入4.24億元,同比增長29.3%。

對於銀行代銷業務收入結構出現的變化,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從部分銀行財富管理收入看,影響最大的是上半年基金髮行遇冷和房地產信託受到壓縮等,這兩項對其財富管理收入的下降產生較大影響。同時,由於客戶避險情緒上升,代理保險和代銷理財業務的收入大幅上升。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銀行代銷業務收入結構的變化,與上半年居民財富配置結構變化有關。今年上半年,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居民購買基金的熱情大幅下降,導致銀行代銷基金收入普遍縮水。與此同時,波動性更小的銀行理財和壽險產品開始受到青睞,尤其是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受到熱捧,帶動銀行代理保險收入普遍上漲。

代銷機構探索“顧”服務

2022年以來,市場震盪幅度較大,權益類基金產品普遍表現不佳。在此背景下,基金銷售機構需提供更多高質量服務,更好地做好投資者服務和陪伴,而以投顧業務爲抓手或能尋找到新的突破口。

目前來看,代銷機構已經紛紛開始新的探索。例如,今年以來,銀行、券商、第三方互聯網代銷平臺均在降低費率方面“大顯身手”。螞蟻基金可謂“動作頻頻”,先後完善金選基金“周銷量”榜的排名邏輯、取消多個銷量維度的榜單、對金選服務大幅改版、對定投專區進行升級等,並加大了投資者教育和陪伴。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爲,代銷機構短期的業績波動不影響行業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代銷機構紛紛加深對‘顧’服務的探索,以提升投資者的持有體驗,留住投資者,這將有助於形成良性循環,不斷做大公募基金保有規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