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不見得是一個機械產品,可能更具有電子產品的屬性

飛凡汽車意圖乘上新能源汽車市場飛速發展的東風。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突破 21%,已成功跨越市場鴻溝。我們都說當一個新的產品市場滲透率超過15%的時候,一個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就會從早期使用者,變成早期大衆所使用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飛凡汽車CEO 吳冰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採訪時這樣說到。

新能源汽車由早期的政策驅動轉變爲市場驅動以逐漸成爲業界共識,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累計零售量已達273.3萬輛,累計批發量已達303萬輛,市場滲透率已達到24.7%。

“去年很重要的一個變化,是新能源車市場教育的階段過去了,大家購買電動車不存在基本的擔憂了。特斯拉、‘蔚小理’還有其他幾家,會進入到進一步高速增長的階段。”上海一家造車新勢力公司高管向記者說道。

但在中國新能源車爆發式增長的浪潮中,豪華車公司雖然推出了衆多產品,但銷量表現並不令人滿意,一些傳統豪華車品牌電動車月銷量長期只有區區幾百臺,不及特斯拉的零頭。

有業內人士將傳統車企在中高端市場的乏力歸結於產品競爭力差,智能化程度較低,不符合當下市場用戶對於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電子消費品化的趨勢。傳統豪華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遲鈍的反應,給予中國品牌向上的一次契機。

目前,已有包括東風嵐圖、吉利極氪、長安阿維塔等多個傳統車企中高端品牌開始以新能源汽車進行品牌向上。上汽集團方面,將入局中高端市場的籌碼放在了飛凡汽車上。

根據此前2025戰略規劃,2022年至2025年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車型,覆蓋轎車、SUV、MPV等核心市場,到2025年期間,飛凡汽車銷量實現每年至少100%的增長。

目前,飛凡汽車已在國內83座城市佈局了212家銷售網點,以及16座城市19家交付中心;在補能生態方面,飛凡汽車共建設了品牌充電站114座,權益充電站超過1000座,接納第三方充電樁數量達到52萬餘個。

除了飛凡汽車外,上汽集團和張江高科阿里巴巴合作,打造了智己汽車,兩大品牌均希望能夠在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劉濤認爲,汽車市場的容量足夠大,可以提供給不同的消費人羣,不同的產品和駕乘體驗。其次,從公司成立的架構和運營可以看到,飛凡的智駕和智艙技術是上汽集團自有技術的集成,飛凡和智己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和公司戰略的發展方向。

此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興起給汽車產業帶來的變化不僅僅只停留在動力形式的改變,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技術領域以及用戶生態、銷售模式等運營領域亦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未來汽車不見得是一個機械產品,可能更具有電子產品的屬性。”吳冰說到。在智能技術方面,無論是“蔚小理”這樣的新勢力車企,還是飛凡、魏牌、阿維塔等有着傳統車企背書的品牌,近期上市的產品均不約而同着重介紹了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相關的產品亮點。

吳冰表示,未來新能源智能化、電動化一定是對的賽道,所以大家一定會在這個地方進行投資,其中智駕和智艙將來都是一個企業的核心技術和靈魂。

但隨着OTA技術的上車,部分車企將部分智能配置以“期貨”的形式銷售給用戶,產品貨不對版,智能技術不成熟等已成爲智能電動車新的抱怨點。

已有部分車企開始改變這種以OTA售賣“期貨”的情況。此前集度汽車內部人士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首款產品的智能駕駛輔助在上市時就會實現“所見即所得”;吳冰則認爲,雖然現在可以通過OTA進行迭代更新,但是汽車不是一個衝動性的消費品,今年的核心任務之一是高質量交付。

另一方面,隨着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OTA等技術的落地,車企和用戶之間的關係亦正在重塑。

傳統燃油汽車時代,汽車銷售是B2C的模式,車企把車賣給經銷商之後,後面客戶運營,客戶關係都是通過經銷商來完成的,車企和用戶之間的直接聯繫較少。

但當下,衆多車企均提出以用戶爲中心的概念,在用戶全生命週期使用的過程中,如何能夠與用戶更好的互動,構建更好的黏性,來產生價值,是擺在車企面前的新問題。

特斯拉的直營模式已成爲目前衆多新能源汽車品牌競相參考的銷售模式。業界普遍認爲,直營模式模式對終端售價有着掌控權,可以維護好品牌調性;同時有助於車企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提高用戶粘性。目前已有包括廣汽、長安等車企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銷售上試水直銷模式。

蔚來的打造的服務體系也被認爲能夠有效增加用戶粘性,提升用戶口碑。在蔚來之後,已有多家車企宣佈將打造用戶型企業,和用戶在產品、服務上進行共創。用戶型企業已經成爲不少車企用作打造差異化或獨特商業模式的手段。

吳冰認爲,因爲汽車的屬性從汽車產品變成電子產品,隨着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使得汽車變成了一個移動的智能空間。不僅僅是用戶運營本身,而是整個商業模式和生意邏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這樣的變化之下,企業的各個部門均需要了解用戶需求的細節和變化。“整個公司業務鏈及價值鏈以用戶需求進行重構,利用我們現在的數字化工具來獲取客戶的真實的需求。”吳冰如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