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當地時間29日上午宣佈,因技術故障,推遲原定當天進行的新一代登月火箭發射任務。美國副總統哈里斯也取消原定在發射現場的講話。在此之前,NASA爲這個名爲“阿爾忒彌斯1號”的發射計劃賦予許多意義。半個世紀後再探月球,這被認爲是美國重返載人登月計劃的開始,也是美國在太空領域領導地位的展示。在美國國內對NASA的政治和資金支持受到質疑的背景下,該機構高調宣揚新登月計劃的目標,包括在月球上建立長久的研究基地、贏得與中國的探月競賽,以及“向太空輸送美國的價值觀”。在發射前,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對媒體大談“太空競賽”,並扯上中國,聲稱不希望中國先到達月球,“獨佔月球資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9日在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外空不是各國角力的競技場,而是合作共贏的重要領域。探索與和平利用外空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應爲全人類謀福利。中國一貫致力於和平利用外空,維護外空安全,與各國廣泛開展合作。中方也歡迎更多國家在這方面取得進展。

故障未解,發射推遲

29日一早,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和丈夫抵達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觀看發射,她原定在現場發表講話。NASA還專門邀請了衆多美國明星到場助陣。幾乎所有的美國主流媒體都在實時轉播這次發射。許多人開車前往附近觀看。

美國CNBC網站稱,29日的發射窗口期爲8時33分至10時33分。在此之前,工程師發現諸多問題,一些問題得到解決,但燃料泄漏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窗口期未過,NASA就宣佈取消發射。備用發射日期定於9月2日和9月5日。

《華爾街日報》稱,這對NASA來說是一個挫折,該機構已經因爲新登月計劃的高昂成本面臨批評。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29日引述牛津大學天體物理學家貝奇·斯梅瑟斯特的話說,取消發射“並不意外”,今年早些時候的“彩排”就出現了一些障礙。她表示,可以想象發射現場的氣氛是“瘋狂的”,工程師們四處奔波,試圖在最後一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紐約時報》28日稱,NASA爲此次發射計劃設計的標語是“我們要去了”。這句話被NASA官員反覆提及,併成爲社交媒體的標籤,被寫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基地周圍懸掛的橫幅上。“如果你不是太空愛好者,將宇航員送往月球的計劃可能聽起來無聊透頂。爲什麼?因爲我們已經去過了。”

報道提出,美國宇航員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已登陸過月球。而按照新的計劃,美國宇航員幾年內都不會真正登上月球,花費卻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NASA官員對此辯解稱,登月任務是其載人航天計劃的核心,不僅僅是1969年至1972年“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翻版,還關係到未來登陸火星等遙遠的行星。他們希望把這個計劃當做驗證旅途更遙遠的火星任務所需技術的試驗場。

發射前,NASA局長接受採訪多次提到中國

2021年5月出任NASA局長的納爾遜近日多次接受媒體採訪,宣傳此次發射計劃,其間屢次扯上中國。他28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聲稱,必須非常警惕中國的探月計劃,“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我們想到達月球的南極,我們認爲那裏有資源,有水”。他稱:“我們不希望中國突然站在那裏說,‘這是我們的專屬領土’。”《紐約時報》28日也引述納爾遜的話說,中國不斷擴大的太空雄心,包括在2030年建立月球基地,爲美國的新探月計劃提供了動力。

納爾遜上任以來曾多次詆譭中國航天事業,以向美國會要求增加預算。他今年7月接受德國媒體採訪稱,中國的太空計劃是一個軍事太空計劃,很可能佔領月球。中國偷竊了別國的創意和技術,其空間站的任務是學習如何摧毀別人的衛星。趙立堅當時表示,NASA局長已經不是第一次罔顧事實、信口開河“噴”中國。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完全通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實現,其權益和成就不容任何質疑和抹黑。美方一些官員不斷構陷污衊中國正常合理的外空事業。中方堅決反對此種不負責任的言論。

29日的發射取消後,納爾遜表示:“這隻能說明這是一臺非常複雜的機器,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所有部分都必須運行良好。”

美國專家:要向太空輸出價值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的報道稱,“阿爾忒彌斯1號”可以幫助NASA在與中國的探月競賽中獲得早期領先優勢,20多個國家已經簽署以美國爲首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以探索月球。報道引述喬治·華盛頓大學空間政策研究所所長斯科特·佩斯的話稱,“我們送入太空的不僅是機器或宇航員,還有我們的價值觀。這是法治、民主、人權和自由市場經濟之類的東西。”該專家稱,他自己將“阿爾忒彌斯”計劃視爲“美國價值觀的投射”,“這不是一場粗暴的插旗競賽。太空是全人類的領地,中國有權探索和利用太空。但我只是不希望他們在我們之前到達那裏”。

中國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方官員的說辭純屬惡意抹黑。近些年來美國陷入一種“困境”,包括NASA等一些美國最負盛名的學術機構,不再由具有戰略眼光的專業人士擔任負責人,而是由一些充滿意識形態色彩的美國政客主管,因此屢屢爆出有違科學原則的言論,這也是美國科研機構專業性逐步喪失的標誌。

黃志澄表示,這幾屆美國總統都將中國視爲美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假想敵”。但實際上,中國曆來主張和平利用外空,積極倡導在外空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際上中國也是這麼做的,表現之一就是,中國一直秉持着務實的態度開展航天探索計劃,在航天的投入上也一直本着“花小錢,辦大事”的原則,並不是像美國一樣出於競爭的心態,不計成本地開展太空活動。

第二場競賽,輸贏未定

“新太空競賽”,德國電視一臺28日稱,與20世紀60年代美國和蘇聯展開太空競賽不同的是,NASA的新競爭對手是中國。“原則上,這又是一場比賽,但實際上不是去月球,而是去火星。”報道引述專家的話稱:“目前北京處於落後局面,因爲中國還沒有登月火箭。但中國人在火星上可能領先於美國人。”

CNN的報道也稱,由於美國的登月火箭已經在發射臺上,而中國仍在開發中,美國具有早期優勢。但NASA前副局長道格·洛弗羅表示,哪個國家贏得第二次太空競賽的問題取決於最終目標。“如果目標是登陸月球並返回,顯然美國將擊敗中國。但如果目標是讓第一批人類登陸火星,那麼答案就不太確定了。”

美國《新聞週刊》說,NASA今天不僅面臨來自中國的競爭,還面臨來自曾經幾十年的太空合作伙伴俄羅斯的競爭,俄羅斯今年7月宣佈將離開國際空間站。中俄去年宣佈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計劃,並邀請其他國家參與。

“NASA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考驗”,美國政治新聞網28日稱,在民間商業太空公司的發射行動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後,NASA正尋求奪回一些榮光。“幾乎沒有犯錯的餘地——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政治上。”美國國會已經警告,NASA的“太空發射系統”太過昂貴,不可持續。“如果新登月計劃不起作用,國會的支持肯定會受到侵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