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唐如鈺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趙雲    

日前,南寧產投集團正式發起設立南寧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期母基金(以下簡稱“一期基金”),首期總規模100億元。

8月初,南寧市宣佈設立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並印發了《南寧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設立方案》。據悉,方案要求,基金將由南寧市屬國有企業出資發起設立,南寧金融集團代表市本級財政參與設立,帶動國有企業、社會投資人、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的股權投資基金組合,主要圍繞南寧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開展投資,力爭投資規模1000億元以上。

事實上,2022年可以稱爲地方政府母基金元年,在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之下,各地政府開始積極轉換招商引資思維,引入創投機構,試圖通過產業引導基金招商引資,爲地方導入優質產業資源和社會資本,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以來,已有多地政府相繼設立百億級母基金並遴選GP。

目標千億的南寧發展基金

今年8月8日,南寧市宣佈將部署設立南寧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以下簡稱“高質量發展基金”),並印發了《南寧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設立方案》,明確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放大資本,滾動發展,防範風險”的原則,分別由南寧市屬國有企業出資發起設立,南寧金融集團代表市本級財政參與設立,帶動國有企業、社會投資人、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的股權投資基金組合,主要圍繞南寧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開展投資,力爭投資規模1000億元以上。

據悉,基金將主要投向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精深加工、電子信息、新材料、林產品生產加工、食品生產加工等六大千億產業,以及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南寧市重點支持的產業領域,同時也將覆蓋新興產業和鄉村振興、文旅健康等領域。日前,一期基金已正式設立,由南寧產投集團發起,首期總規模100億,南寧金融集團代表市本級財政參與。

各地引導基金爆發式增長

事實上,各地政府正在積極轉換過往的招商引資思維,試圖通過產業引導基金招商,爲地方導入優質產業資源和社會資本,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引導基金正在經歷爆發式增長。

例如,本月初,武漢市地方金融局牽頭起草《武漢市關於加快發展股權投資行業的若干支持政策(徵求意見稿)》,提出設立總規模500億元的政府產業引導投資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產業引導和多級放大功能,力爭到2025年實現武漢基金規模不低於3000億元。同時,還將共同設立市、區兩級戰略性母基金、重點產業基金、專項子基金等。今年7月,安徽省國資系統7支基金公司正式成立,這7支基金中前6支爲母基金,1支爲直投基金,基金總規模超過400億元,所輻射的產業範圍基本涵蓋安徽省幾大重點項目,最終將帶動社會資本打造千億級產業基金集羣。

在此前的採訪中,增量資本創始人,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也曾向每經記者分析稱,雖然2021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總額再創新高,達2.21萬億,但市場擴容的同時仍存在結構性募資難問題,兩極化趨勢愈發顯著,市場化長期資金幾乎都流入了頭部機構,中小機構爲了活下去,會積極爭取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支持。

記者注意到,各地產業引導基金在規模和數量上不斷創新高外,在出資比例、返投比例、容錯糾錯機制方面也呈現出新特點。如今年4月,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中關於返投比的認定對VC/PE頗爲友好,不僅將返投比例放寬到了1:1,還放寬了返投認定標準。此外,財政的出資比例也有明顯上升,如莆田市產業投資母基金對單支子基金出資比例最高可達50%。在容錯糾錯機制方面,《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組建方案》規定,不再以單一子基金或單一項目的盈虧作爲考覈評價依據,基金投資容錯率最高可達8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