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本週的長春航空展上,我軍首次展示了運油-20空中加油機,大家對於這種對我軍作戰能力具有巨大意義的裝備都已經談了不少。

第一是殲-20的飛行表演,好看啊。

殲-20戰鬥機飛行表演技驚四座

在航展的第一天,殲-20戰鬥機進行了單機飛行表演,表演中出現了一個動作,十分類似於當初美國X-31高機動驗證機的“J-TURN”動作,也就是在向上拉昇的同時改變飛行方向。而殲-20表演的J-TURN則更接近於美國F-22單機表演隊曾經展示的動作,也就是在爬升到接近頂點的地方進行滾轉,然後再扭轉飛行方向。

殲-20的表演動作類似美國F-22單機表演中的“眼鏡蛇加J-turn”

而且整個過程中目測殲-20的滾轉率非常高,所以它的動作完全沒有美國F-35的飛行表演中那樣“太極拳”一般的感覺,整套動作凌厲快速,一氣呵成。

這套動作展示了殲-20的敏捷性和低速機動性,尤其是大迎角性能的優秀。

當初蘇-27的“眼鏡蛇”機動實際上是非可控狀態,飛機向上拉起到120度之後自動改平的整個過程實際上飛行員並不能控制。

而殲-20的大迎角機動則是可以控制的,這表明了成飛在殲-20的飛控系統設計上確實是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有朋友甚至表示他認爲殲-20的展示的可控大迎角性能可能已經刷新了世界紀錄,但這畢竟是目測,我們沒辦法說準。

此前我們就已經提到過殲-20由於較高的升阻比特性和充足的推力,已經可以實現與美國F-16A類似的高穩定盤旋率性能,而這次我們又看到了它卓越的低速機動能力和高敏捷特點,應該說關於殲-20是否具有“超機動”能力的爭論也可以到此爲止了。

這一切還是在殲-20尚不具備推力矢量技術條件下實現的,未來如果裝備了推力更大的四代發動機,並具備了推力矢量噴管,殲-20還可以做出更加匪夷所思的機動動作,這是不必懷疑的。

雪鴞就是……

而另一方面,在本屆航展上沈飛拿出了一個大比例模型,據稱是當初曾經參加我國第四代戰鬥機選型的“雪鴞”設計方案,該方案採用了三翼面構型,並且機翼上的氣動控制面也遠大於常規,再加二元矢量噴管設計,總體來看可以說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

甚至它的外形總體來說有點接近遊戲PROJECT WINGMAN當中的科幻戰鬥機了。

時過境遷,“雪鴞”已經成爲了歷史的一個註腳,實際上當時的競標中,“雪鴞”和成飛小展弦比鴨式佈局方案都可以說是“失敗”了,因爲最終是採取了“特事特辦”,兩家方案中優秀的部分進行了重新組合,最後纔有了今天的殲-20。

“雪鴞”官方模型

project wingman中的PW-MK.1,你就說像不像吧

但畢竟最後我們看到的殲-20更接近於成飛方案,也證明了這個設計方案的優越性確實要超過“雪鴞”。

當然今天展示的“雪鴞”模型肯定不是一個非常認真的模型,很多細節都是爲了美觀而添加上去的,並不能展示當初真正的“雪鴞”方案。

但它所展示的設計思路還是明確的,那就是追求更優越的機動性,三翼面佈局,巨大的前緣襟翼、巨大的後緣襟翼和副翼,再加上二元矢量噴管,意味着該機在亞\跨音速下具備極爲強大的控制能力,作爲一種表演機的話,它一定能技驚四座。

只是這樣強大的機動性能,還是當代戰鬥機追求的首要目標嗎?

可以說如果“雪鴞”最終獲得了當初競標的勝利,那麼今天中國空軍可能就和俄羅斯拿着蘇-57的時候有同樣的煩惱了,甚至因爲三翼面佈局會導致飛機更長,隱身問題更復雜,在各方面性能還不一定優於蘇-57。所以回過頭來看,我們是真的欽佩當年中國空軍在戰鬥機構型問題上的高瞻遠矚的。

但對於航空愛好者們來說,可能這種怪異的外形更具吸引力。所以今天“雪鴞”成爲了一個值得收藏的模型。

如果當時的中國有那個餘力,或許“雪鴞”可以做一架驗證機,驗證一下三翼面佈局的機動性能到底能達到如何的程度。但我們都知道當時我們面臨的壓力是什麼情況。

不過沈飛現在能拿“雪鴞”出來做模型賣,一方面表明他們對於這個設計方案還是有感情,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種釋然,畢竟現在沈飛也已經開發出自己的常規佈局第四代戰鬥機了,這種感情回憶起來也就沒有了痛苦,反而是興致盎然了吧。

其實我覺得能拿自己歷史上的失敗作品出來公開展示,本身也是表明今天自身實力的一種好的手段,所以隱隱的我還挺期待殲-9各階段設計方案,乃至當年的殲-13,老殲-11,洪都的強-6,這些航空愛好者們耳熟能詳,但是卻沒有“官方模型”,只能根據幾張圖紙來猜想它們可能“雄姿”的“歷史註腳”們,都能夠模型化。

對於殲-13,大家也只能對着當年簡單的三視圖自己腦補細節了

推而廣之,有些軍迷界的“未解之謎”,如果能通過這種方式有個“官方解釋”,大家想必也會有所期待,比如:WZ-111重型坦克的炮塔到底設計成了什麼樣子,老055驅逐艦是什麼樣子,如果當年購買了“紅色烏克蘭”號,我們會對這艘戰艦進行怎樣的改裝……在看到“雪鴞”模型後,我也莫名的多了一些期待。

雖然當年的雄心壯志最終未能實現,但如果能有這些可以觸摸的歷史展示出來,至少也可以讓大家多點念想,也對我們那段艱難的歷史,多一點感性認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