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藍籌股業績超預期。

市場的“風格轉換”,總是來得猝不及防。而這一次,風格全面轉換的時間,可能是在半年報公佈之後。

8月31日上午,受巴菲特減持影響,比亞迪(002594.SZ)A股大跌7.14%,並拖垮了新能源產業鏈,創業板、上證指數也分別指大跌2.13%、1.18%,兩市半天成交6270億元。

同新能源板塊相比,銀行、地產、家電等低估值藍籌股表現耀眼,寧波銀行(002142.SZ)大漲5.41%,領漲銀行股,萬科A(000002.SZ)、格力電器(000651.SZ)業績均超預期,分別上漲4.66%、4.32%,領漲地產、家電股。

業內人士認爲,新一輪風格轉換可能又要到來,市場風格轉換會比業績變化提前到來,市場“蹺蹺板”將很可能會上演;另一方面,美聯儲繼續加息預期也制約國內貨幣政策空間,也是引發成長股調整和價值股迴歸的因素。

鑫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胡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強烈看好金融地產股,對房地產行業而言,政策仍有進一步發力的機會。當前消費,投資等數據來看,需要進一步釋放“穩增長”的信號,預計相關數據9月、10月觸底回升的機會較大。

信達證券策略分析師樊繼拓也認爲,這一次風格切換的催化劑,可能是美股調整、利率變化。

樊繼拓分析,5月初市場反彈的初期,成長股大幅上漲,在交易和資金層面,是類似2015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性大反彈:沒有增量資金,成長估值擴張有天花板(去年的相對估值就是天花板)。按照2015年底的經驗,季度反彈過後,即使業績沒問題風格也會變。風格切換大多是領先業績的,2015年第二季度成長股的超額收益就結束了,但直到2016年第二季度成長股業績才變差、經濟指標才改善;直到2016年底,市場才相信價值股的盈利改善不只是反彈。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鄧利軍則稱,總體來看,盈利偏弱背景下,國內流動性影響較強則以中小盤成長爲主,若海外流動性影響較強則以大盤價值爲主。當前來看,8月流動性充裕支撐中小盤風格佔優。但從近期美聯儲表態看,在通脹仍然較高的背景下後續加息力度依舊,對國內的寬鬆有一定掣肘,故總體從海內外來看流動性影響偏均衡,因此市場在海外加息預期收緊下,市場從中小盤成長佔優,轉向成長和價值、大盤和小盤均衡的風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