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網財經

繼下半年工作定下基調,央行再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分析研究當前貨幣信貸形勢,部署推進當前和下一階段貨幣信貸工作。這是自去年8月以來,央行召開的第四次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

貸款總量穩步增長 重點支持小微科創

據悉,各主要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1-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4萬億元,同比多增5161億元。7月末,M2、社會融資規模、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會議要求主要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大型銀行要強化宏觀思維,充分發揮帶頭和支柱作用,保持貸款總量增長的穩定性。此外,要增加對實體經濟貸款投放,進一步做好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工作。要依法合規加大對平臺經濟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餘額55.8萬億元,同比增加17.23%。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1.8萬億元,同比增速22.6%

積極擁抱金融科技 金融服務降本增效

貸款規模不斷擴大,普惠小微綜合融資成本則穩中有降,在此過程中,降本增效成爲銀行業提升金融服務質量的痛點之一。爲此,包括國有大行,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型銀行機構在內的各家銀行,都在選擇與科技平臺合作,在模型建設、平臺搭建、產品設計等方面尋求定製化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加強風險管理的同時減少成本支出。央行印發的《關於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也鼓勵金融機構推動科技賦能和產品創新,提升會貸的水平。健全分層分類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強化金融科技手段運用,合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創新風險評估方式,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拓寬小微客戶覆蓋面。

深耕金融領域10多年的專家和科技型服務提供商融360正在與多家銀行合作,依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深厚的技術沉澱,迭代升級,幫助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下沉觸及更廣大用戶,突破地域限制和數字鴻溝,做好普惠小微金融服務。

科技平臺主動賦能 有力保障信貸全鏈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科技和業務層面的融合必須要更進一步。而這正是融360的長處所在,其自成立其就紮根金融市場,憑藉科技能力深度賦能金融業務,貫穿智能營銷、智能信審、貸中監控、貸後管理等全流程業務線條。例如,在某行推出的普惠類信貸產品項目中,融360就提供了個性化定製服務,搭建貸前、貸中、貸後模型,制訂全流程風控策略,優化產品設計、風控流程、貸前決策審批流程和貸後預警流程,滿足了新市民和小微企業小額、短期的資金需求,爲其提供便捷、靈活的信貸服務。目前,融360已經累計服務數千家金融機構,參與數億次信貸決策,爲超千億資金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關人士表示:“作爲科技平臺,融360爲金融服務供給側和需求側搭建了橋樑,提供了高效、精準的匹配、推薦服務,幫助新市民和小微企業便利地獲得優質的金融服務。與此同時,融360也在助力金融機構提升數字化水平,做好數字化轉型,增強其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爲廣大金融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