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迅 上海報道

工程機械行業上半年景氣度持續低迷,即使是行業龍頭也在所難免。

8月30日晚,國內工程機械“三巨頭”同時披露2022年半年報,其中三一重工(600031.SH)實現收入400.72億元,同比下降40.63%,歸母淨利潤26.34億元,同比下降73.85%;徐工機械(000425.SZ)實現收入382.04億元,同比下降28.23%,歸母淨利潤23.21億元,同比下降38.98%;中聯重科(000157.SZ)實現收入212.99億元,同比下降49.82%,歸母淨利潤17.16億元,同比下降64.62%。

對於業績下滑原因,各家企業表示,主要是上半年受基建和房地產等領域項目開工下降及疫情衝擊影響明顯。但同時也稱,海外市場對中國工程機械剛性需求不斷增加,工程機械行業出口銷售持續保持高增長。

與此同時,今年7月挖機行業銷量也結束了長達14個月的下跌,隨着國內穩增長需求的逐步釋放,業內人士預計下半年工程機械下行壓力有望減輕。

二季度業績下滑嚴重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12種工程機械重點產品在今年1-2月開局良好,其中1月份同比增長3.87%,1-2月份同比增長16.3%,3月同比下降19.6%。4月跌幅大,同比下降30.5%;5月繼續下跌,同比下降18.5%;6月跌幅大幅收窄,同比下降7.16%,環比上升7.78%,扭轉了4月和5月環比負增長狀況。

行業的銷售特徵也基本上反映在了企業的盈利數據上。

例如三一重工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爲202.78億元,二季度爲197.94億元;歸母淨利潤一季度爲15.90億元,二季度爲10.44億元。徐工機械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爲200.34億元,二季度爲181.70億元;歸母淨利潤一季度爲14.05億元,二季度爲9.16億元。中聯重科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爲100.12億元,二季度爲112.87億元;歸母淨利潤一季度爲9.06億元,但二季度僅爲8.10億元。

由此可見,工程機械“三巨頭”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下滑主要受到二季度的數據拖累。其中,雖然中聯重科在今年二季度營收環比增長,但歸母淨利潤依舊環比下降。

對業績下降的原因,三一重工的解釋爲“國內工程機械行業處於下行調整期,疊加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新冠疫情反覆、工程有效開工率不足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工程機械市場需求減少,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較大。”

中聯重科亦稱,“上半年受基建和房地產等領域項目開工下降及疫情衝擊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國內銷售降幅較大。”

徐工機械相關人士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在業績承壓的同時,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毛利率也在下滑。

其中,三一重工的綜合毛利率爲22.48%,較去年減少5.91個百分點;中聯重科的“工程機械”毛利率爲20.66%,較去年減少4.07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徐工機械的綜合毛利率卻逆勢增長,上半年爲16.25%,較去年增長0.45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徐工機械毛利率的提升或來自“鏟運機械”和“其他業務”,其分別較去年增加了3.69個百分點和1.28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工程機械分析師李哲認爲,徐工機械毛利率的提升“在行業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實屬不易,而2022Q2毛利率同比更是提升了2.24pct。”

海外市場銷售超預期

雖然由於國內市場低迷業績受到影響,不過工程機械三巨頭出口卻逆勢增長。

三一重工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國際銷售收入165.34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2.87%,其中不含普茨邁斯特的國際銷售收入134.88億元,增長40.2%;國際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達41.3%。

安信證券首席機械行業分析師郭倩倩認爲,三一重工的挖機在海外份額接近8%,較2021年提升1.3pct,在本土化研發、生產加持下,渠道佈局完善,全球競爭力持續增強。

徐工機械半年報顯示,公司主要產品、主要區域大幅增長,自營出口同比增長157.28%。“海外企業抓協同提能力厚積薄發,海外企業收入增長71.8%。”

中聯重科半年報顯示,公司出口收入同比增長40.45%。“印尼、阿聯酋、沙特、越南等重點國家本地化發展戰略成效顯著,銷售業績同比增長超過100%。”

有意思的是,工程機械“三巨頭”在半年報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各家產品的行業地位或市佔率。

例如,三一重工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超大型挖掘機市佔率取得第一,市場份額提升11個百分點達近30%;……攪拌車市場份額超過29%,較上年上升7個百分點,車載泵市場份額超過48%,較上年上升4個百分點。……汽車起重機市場份額顯著提升並突破32%,其中220噸以上汽車起重機市場份額突破35%,較上年大幅提升,居國內行業第一;……攤鋪機市場份額突破30%,居全國第一,壓路機、銑刨機市場份額均大幅上升。”

徐工機械半年報顯示,“徐工重型佔有率提升3.1個百分點,……徐工履帶吊佔有率提升8.1個百分點;……裝載機進位至國內行業第一。樁工機械繼續保持行業第一位置,……壓路機佔有率突破42%,攤鋪機超47%,平地機佔據國內半壁江山,銑刨機突破38%,進一步拉開安全距離。”

中聯重科半年報顯示,公司混凝土機械長臂架泵車、車載泵、攪拌站市場份額仍穩居行業第一,攪拌車市場份額提升至行業第二。“工程起重機械市場份額保持行業領先,全地面起重機銷量位居行業第一,全球最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ZAT24000H實現批量交付。建築起重機械銷售規模穩居全球第一……”

對此,某券商工程機械行業研究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在調研中瞭解到,主機廠家對經銷商的主要考覈指標就是銷量,“說白了就是市佔率,而這種市佔率又是與上市公司的估值直接掛鉤的,所以寧可多賣產品不賺錢,也要將銷量做上去,這樣二級市場就會給予高估值,上市公司市值就會增加。”

不過,從二級市場來看,工程機械“三巨頭”的股價和去年高點相比都下跌慘烈,例如三一重工2021年2月18日股價最高爲50.30元,中聯重科2021年3月2日股價最高爲15.85元,徐工機械2021年4月21日股價最高爲8.23元,而截至2022年8月31日,三一重工股價爲15.75元,中聯重科股價爲5.77元,徐工機械股價爲5.21元。

7月拐點或預示行業復甦

工程機械巨頭業績集體下滑,其代理商、經銷商們的日子更加難熬。

“沒辦法,行業景氣度太低迷,上半年地產、基建開工都比較少,產品根本賣不動。”江蘇南京某工程機械代理商李勇(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下游客戶報價都很低,行業內就“卷得很厲害”,“首付、價格、質量和售後,客戶現在比我們都清楚,然後壓價,你不賣,有人賣,導致上半年到處都在打‘價格戰’,利潤空間就越來越小,我們有時候都是賠錢賺吆喝,只求出貨量多幾臺,能獲得廠家更多的返點。”

李勇直言,尤其是二季度,挖掘機的“價格戰”已經從小型挖掘機打到了中、大型挖掘機,“如果沒有主機廠的返點,我們估計都要關門了。不知道下半年會不會回暖?”

安徽合肥的某工程機械經銷商劉亮(化名)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挖掘機的銷量和基建工程形勢密切相關,今年上半年工程項目開工較少,影響了銷量。“我們下半年主要以跑量爲主,只有完成銷售量,才能保住代理權,然後獲得各種返點激勵。”

這或許也是工程機械“三巨頭”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下滑速度要遠超營收的一個主要原因。

現在只能等待行業復甦,至少7月的數據還是比較樂觀的。”劉亮坦言。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7月挖機行業銷量17939臺,同比增長3.4%。其中,國內市場銷量9250臺,同比下降24.9%;出口銷量8689臺,同比增長72.8%,佔總銷量比重提升至48%。2022年1-7月挖機行業累計銷量161033臺,同比下降33.2%。其中,國內市場銷量100374臺,同比下降51.3%;出口銷量60659臺,同比增長72.3%,佔總銷量比重提升至38%。

不可否認的是,今年7月挖機行業銷量至少結束了14個月的下跌,同比增速轉正是一個行業拐點。而今年下半年國內趕工需求有望集中釋放,疊加出口增長持續強勁,工程機械行業的基本面或將逐步回暖。

李哲在研報中指出,今年整體宏觀經濟壓力較大,下半年穩增長需求強烈,基建作爲穩增長重要抓手預計將實現較快增長,“地產投資增速仍不容樂觀但國家政策層面持續託底,工程機械下半年在穩增長需求驅動下,預計下行壓力將減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