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降至49.5 重回收縮區間

疫情、供電緊張等因素擾動製造業修復進程;製造業需求收縮,就業依然疲軟,通脹壓力緩解,企業信心度仍低於長期均值

【財新網】由於局部地區疫情反覆,疊加高溫少雨導致供電緊張,8月製造業景氣度降至收縮區間。

9月1日公佈的8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9.5,較7月回落0.9個百分點,降至榮枯線以下,顯示製造業在經歷了兩個月的擴張後重現收縮。

這一走勢與統計局製造業PMI相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8月製造業PMI錄得49.4,高於前值0.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低於臨界值。

從分項指數看,8月製造業供給保持擴張,但需求重現收縮。自6月國內疫情形勢總體好轉以來,製造業生產指數已連續三個月高於榮枯線,但漲幅逐漸回落。受訪企業反映,高溫導致停電限電,工廠臨時停產,制約生產增長。分類來看,中間品類與投資品類的產出溫和增長,但消費品製造類產量下降。

8月製造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均結束了前兩個月的擴張勢頭,降至收縮區間。被調查企業反映,高溫天氣、供電緊張、疫情反覆、全球經濟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海內外需求減弱。

在製造業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就業市場仍未有明顯改善。8月就業指數較前值稍有回升,但仍處於收縮區間。部分企業稱,因公司計劃壓縮規模和需求疲弱而削減用工,其中投資品類用工收縮最爲明顯。

在金屬、化學品等原材料價格下降的帶動下,8月製造業購進價格指數結束了此前26個月的擴張,落入收縮區間,降至2016年2月來最低;成本壓力小幅緩和爲企業降價促銷提供了空間,8月製造業出廠價格指數在收縮區間輕微回落,其中中間品類和投資品類銷售價格下降,消費品類售價輕微上調。

受疫情和供應商停電的影響,8月供應商交貨時間仍有輕微延遲;製造業積壓業務量從此前的下降轉爲持平。部分企業因高溫導致停產停電而積壓工作量增加,其他企業則表示銷售不振,產能仍較爲充裕,足以處理積壓訂單。

由於新訂單減少,企業普遍減少原材料採購,8月原材料採購量在近三個月內首次下降,原材料庫存同樣輕微下降;考慮到需求減弱,企業繼續主動調整現有庫存,8月產成品庫存繼續減少。

8月製造業生產經營預期指數與7月持平,仍低於長期均值。部分企業考慮到疫後經濟持續復甦而計劃提高產量,但疫情的不確定性和對全球經濟前景減弱的擔憂,抑制了企業信心的進一步回升。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目前中國經濟仍處在上半年大範圍疫情後的修復期,但局地散發疫情和高溫天氣對復甦形成擾動,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經濟恢復基礎不牢固,就業問題仍是關注重點。近期央行下調了政策利率,引導企業和個人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但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還有賴於市場主體對經濟信心的培育。此外,疫情和災情等不利影響因素增多,就業市場低迷,消費市場萎縮,對困難羣衆和低收入羣衆的補助救助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