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們爲什麼懷念稻盛和夫

他是少數能將經營上升到哲學,實現“立功立德立言”的企業家。

傳奇謝幕

8月30日,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去世,這位出生於1932年的傳奇人物終年90歲。

大概很少有人會像稻盛和夫這樣,“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季羨林語),還作爲精神偶像,被中國人崇敬。

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52歲創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在日本爲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均成爲世界五百強公司,稻盛和夫也是世界上迄今爲止唯一一個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人。他78歲時又臨危受命,將岌岌可危的日航從破產邊緣救回。

或許是以成敗論英雄的緣故,日本的實業家在中國總有着不一樣的地位。無論是老一輩的“經營四聖”(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稻盛和夫),還是更年輕的柳井正、孫正義,對他們的研究都曾風靡一時。

但稻盛和夫的不同在於,他是少數能將經營上升到哲學,實現“立功立德立言”的企業家。他創辦了“盛和塾”作爲傳播其經營理念的道場,傳播阿米巴經營、經營十二條、六項精進等哲學、經營思想,近40年來,從日本擴展到中國、巴西、美國等國家,無數人以稻盛和夫門生、信徒自居。他創建的“阿米巴”經營法曾爲衆多中國著名企業效仿,他也因此被稱作“領袖型經營者”。

此外,他撰寫的圖書,以及解讀其思想的圖書在中文出版界也是一大奇蹟,著名的《活法》《幹法》《心法》系列書籍,在中國企業家羣體,乃至普通人中長盛不衰。其中僅《活法》中文版在中國銷售超過150萬冊。

兩次創業,再戰“封神”

稻盛和夫被津津樂道,首先是其跨越半個世紀的三次創業。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鹿兒島市,1955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京都的絕緣子製造商——松風工業工作。

彼時,日本正處於戰後經濟起飛的階段,遍地是生意。1959年,27歲的稻盛和夫從松風工業辭職,京瓷在一間破舊的倉庫中正式成立。

創業初期的京瓷並不大,起初只有8個員工,啓動資金僅300萬日元,但稻盛和夫的理想卻非常大,在公司的啓動宴會上,他說,“我們一定會成爲原町第一的公司。成爲原町第一之後,我們的目標就是西之京第一。然後是中京區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最終是世界第一!”

他在京瓷創造並實踐了以部門覈算、人才培養、全員主動參與經營爲主要理念的“阿米巴經營”,使得京瓷迅速成長,僅僅十年時間,京瓷就成爲世界五百強公司。

1984年,日本開放電信業。稻盛和夫順應電信事業自由化的趨勢再次創業,與三菱、索尼等企業合資成立“第二電電”,2000年10月隨着DDI(第二電電)、KDD、IDO的合併,成立KDDI株式會社並擔任名譽會長。現在KDDI已經成爲日本三大電信業企業之一。

如果說稻盛和夫前兩次創業都還有“站在風口”,喫到時代紅利的意思,那2010年年近八旬的稻盛和夫接手當時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僅用一年時間,就令日本航空起死回生,從負債1800億日元做到了盈利1800億日元,堪稱稻盛和夫經營思想完美應用於實踐的“封神之戰”。

2010年1月,有國營背景的日本航空以2.3萬億日元的負債這一戰後最大公司負債額申請適用“公司重建法”,即事實上的破產。

此時,稻盛和夫已經從京瓷退休4年,一度到京都臨濟宗妙心寺修行,同時參加公益活動。爲了使日本航空重建,當時執政的鳩山由紀伕力請稻盛和夫出馬拯救日航。

儘管當時周圍人都強烈反對,但日航作爲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更是日本的“翅膀”,二次破產將對日本整體經濟,也將對日航員工產生巨大的影響,稻盛和夫思考再三還是答應了鳩山的請求,就任日本航空的會長,被媒體稱爲“和尚變救世主”。

剛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對於公司倒閉的危機感和責任感都十分欠缺,員工們更是一盤散沙。輿論都認爲重建是不可能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稻盛帶着“稻盛哲學”與“阿米巴經營”來到日航。

到日航,他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以零薪水出任日航CEO;二是不帶團隊去日航,因爲他公司內部沒有人懂航空運輸。這兩個“條件”首先住了日航內部的人心。

通過制定“日航哲學”,稻盛和夫迅速凝聚了日航內部的人心,使得日航重聚共同的價值觀,讓員工有了改革的動力與意願。

此外,通過導入阿米巴經營,使每一位員工都萌生了經營者的意識,全體員工開始思考如何提高自己部門的銷售額,如何削減經費。

在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在國內被同樣“封神”的阿米巴經營法。所謂“阿米巴經營法”,就是將公司組織細分爲以“阿米巴”命名的小集體,從公司內部選拔出“阿米巴領導”。這些被委以重任的經營者,將像一位創始人一樣,爲團隊壯大自行制定計劃,並依賴全體成員的智慧和努力完成目標。

稻盛和夫指出,阿米巴經營是一套極爲嚴謹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在固的經營哲學與精細的部門獨立覈算管理之上。

在國內有很多企業學習應用阿米巴經營,比如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員工可以自主根據市場變化進行決策,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可以根據爲用戶創造的價值來獲得收入,就可以看做是阿米巴經營哲學的一種應用。

阿米巴經營在日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稻盛和夫僅接手6個月就扭虧爲盈,實現了日航的重建,並在同年讓日航實現了3個第一: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

2015年,稻盛和夫再次從日航退休。

稻盛思想爲何流行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在國內影響深遠,馬雲、任正非、張瑞敏、雷軍、李書福、王興、張一鳴等中國企業家都曾在不同場合公開表態非常推崇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被稱之爲“經營之聖”“人生之師”,首先是他降低了經營管理哲學與人生哲學的入學門檻。

如果你讀稻盛和夫的書,就會發現,他的思想用文字表達出來看起來就是大白話,甚至有些像“雞湯”,比如,他認爲工作的目的就是爲了“磨礪靈魂,提升心志”,“世界上最高明的經營訣竅——拼命認真地工作”。

這些表達特別適合普羅大衆,這也是從老闆到員工都愛稻盛和夫的原因,他對於自我激勵有着宗教般的魔力。

雷軍就曾說,“我可能無意之中使用了世界上最高明的經營訣竅,就是拼命地認真地工作。稻盛和夫講了很多理念,我看完發現,跟小米講的是驚人一致。”

如果說語言降低了門檻,但稻盛和夫的思想內核並沒有因爲語言的直白而失色。這也是爲什麼季羨林先生說,“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有評論認爲,稻盛和夫有一個重要影響,即在歐美管理學最具影響力的20世紀初,在商業世界中建立了以東方哲學爲根基的管理體系,這讓中國企業家也更容易接受。

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學、人生哲學中包含了東方儒釋道的精華。他一直在追尋工作、生命的終極意義,但同時又不是陷入虛無與虛妄,而是從當下做起,“沒有必要進行特別的修煉,重要的是過好每個當下——每天都必須特別認真地生活”。

從他廣爲流傳的“精進六則”可能更能看到他哲學思想中儒釋道的融合: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謙虛戒驕;

每日反省;

活着就要感謝;

積善行,思利他;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這裏面既有儒家的積極入世,也有道家的豁達出世,還有佛教的積善感恩,這是輪迴思想的體現。

稻盛和夫思想中的修身修心的東方元素對於其在國內的盛行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將這種思想應用到管理中去,從而達到了一種集儒釋道精華於一身的效果。評論者多認爲,如果將管理與東方哲學結合,從道學入手,可能牙齒都掉光了,道學還沒研究明白;從儒學入手,可能頭髮都白了,也未必能把儒學研究明白;從佛學入手,更是如此。但“陽明心學”,將儒釋道最精華的部分做了萃取,一聽就懂,可以直接應用於實踐,稻盛和夫的哲學也有如此特點。

當然,如果讀者不瞭解他的經歷,沒有他那樣的閱歷,也很難對其心得感同身受。“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大多數人的通病。

這也是爲什麼稻盛和夫的書,比如《活法》《阿米巴經營》,在國內傳播甚廣,在很多企業,這些書都是老闆給員工人手一份的案頭必備,但其哲學精髓被學到的並不多。

稻盛和夫的精神魅力還在於他的知行合一。他帶頭踐行自己的那些哲學思想,或者說他將自己總結出來的思想精華完美地展現在大衆面前,爲後來者拾薪舉燈。

稻盛和夫曾說,“我這一生所有的成功之道,都抵不過這八個字——敬天愛人,利他之心。”

中年的稻盛和夫在一次體檢中確診胃癌,彼時正是他事業的高峯時期,但聽到醫生的通知,他繼續工作交際,深夜到家,和平常一樣休息睡覺。之後他進行了手術,治療痊癒後皈依佛門,進入寺廟修行。退休時,他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自己也全力投入到各種慈善公益活動中去。

稻盛和夫的故事確實傳奇,他的人生就是一座富礦,但他並不神化自己的成功。今天我們緬懷這位前輩也並非爲了造神,他在經營管理、哲學領域的探索,在對人性深刻的探尋和領悟,很多企業家都無法企及。理解他,學懂他,纔是我們對這位傳奇人物致敬的最好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