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芬首个能源合作示范项目落地南沙 大湾区开启能源转型升级新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家俊辉 胡天姣 广州报道

在广州南沙工业园区,新添了一组由高效太阳能集热系统、固体氧化物电池(SOFC)与基岩储能系统组成的新项目。

据了解,上述项目是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项目,也是根据芬兰经济事务与就业部与中国国家能源局于2017年6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实施的首个投产的中芬能源合作示范项目。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高级商务官员刘耀表示,该项目落地具有两重意义:一是中国电力与芬兰创新型科技企业合作又迈上新台阶,二是开启大湾区能源转型升级的新章节。

刘耀称,上述项目的成功意味着中芬双方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推动迈向碳中和目标有着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行动。“中芬两国在能源行业内有非常好的协同性与互补性,合作潜力非常巨大。”他说,中国的能源企业一贯重视国际合作,而大湾区凭借区域、理念、技术等优势,在中芬两国合作中极具潜力。

Savosolar中国运营副总裁Raul Ikonen称,因市场规模、国际国内交汇点、人口与建筑密度等,于芬兰的能源企业而言,大湾区是一个独特的市场。与此同时,大湾区又具有国际合作优势,包括,中国企业灵活的战略、创新的积极性与执行速度。

刘耀补充,分布式能源生产、灵活电网、生物质发电、智慧能源,智慧能源等,是中芬双方近期或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从具体技术角度出发,灵活电力系统、氢能、储能、节能等均具优质的投资价值。

独特的国际能源合作市场

“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项目是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与三家芬兰能源企业达成合作。

Convion、Savosolar和Heliostorage为项目提供高新技术、行业专识和可规模化的硬件设施,建设一个分布式、灵活且清洁的能源系统,相较传统的集中能源供应系统,将让能源生产更稳定、安全。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项目采用基岩储能技术和太阳能供热系统,通过实现清洁能源生产和季节性热能储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预计,上述项目将使园区每年减碳200吨,相当于植树10000棵。而若按广州的空调负荷占10%的比例计算,在成功推广“集热+制冷”的模式后,每年预计可减少40万吨的碳排放

刘耀说,如果将本项目的技术方案推广至全广州20%的中型工业园区,预计每年能够减碳4万吨。“节碳节能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收益前景。

“中芬两国能源行业有着非常好的协同性和互补性,合作潜力非常巨大。”刘耀表示,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正积极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芬兰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领域都是全球领先的国家,很多芬兰公司在在中国也建有工厂或设有专门团队,以积极开拓合作机会。

刘耀称,中国的能源企业一贯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且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前者在包括欧洲等全球都设有有分支机构与研发单位。

另一方面,他表明,能源领域也是中国大力推广国际合作的重点。中国国家能源局与很多国家都搭建了能源合作的平台机制,每年也会开展技术合作创新项目。

“大湾区作为建设密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其58%的地区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已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李俊英解释,经济实力雄厚、人才储备基础扎实、接触国外先进技术,以及敢为人先的精神是大湾区内企业的特点与优势。

此外,李俊英补充,广东一直是对外投资的第一大省,如,深圳一个市的对外投资占全广东省的50%。近期很多芬兰、欧洲等大型投资案例均来自华为、中兴、腾讯、迈瑞等深圳企业。

Raul Ikonen称,大湾区是一个独特的市场,除市场规模、地理优势及人口与经济规模外,其指出,大湾区企业在战略上非常灵活,项目执行与落地速度迅速,与芬兰企业的规划能力结合,得以发挥项目的最大潜力。“大湾区的能源创新的愿景与执行的速度是我们将其与其他地区进行区分的关键。”

与此同时,Heliostorage首席执行官Denise Conway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尤其是大湾区企业能够克服困难进行远程合作,也是其相对优势。

投资与商业机遇何处觅?

合作前景与相对优势为大湾区带来投资机遇。

从具体技术角度出发,刘耀认为,灵活电力系统、氢能、储能、节能,以及高效新能源发电,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利用技术均具优质的投资价值。

与此同时,他称,分布式能源生产、灵活电网、生物质发电、智慧能源,与数字电网、虚拟电网的智慧能源等,是中芬双方近期或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

刘耀称,对于大湾区内部的能源企业而言,其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时,或许可以关注两个方面。

首先是结合本地的特色来推动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如可再生能源里的海上风电、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结合的能源模式,包括灵活分布式能源系统,都是较有市场潜力的领域。

其次是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分布式能源、灵活电网、生物质发电、智慧能源系统等方面,通过国际合作,可以更有效地将行业潜力释放,其也得以解释为何芬兰技术与大湾区能源行业享有非常好的互补性。

Convion首席执行官Erkko.Fontell表示,作为一家发电企业,在与公司客户的讨论中,也涉及如何将工业园区的技术应用至商业项目。一个有趣的应用是,如在发电的同时提供制冷和制暖,从而无需考虑气候与天气等因素,帮助客户实现电力供应的灵活性。

此外,其称,客户在使用产品时,也很希望公司能将生产制造移入中国,由此提供价值链上的其他商业机会,并加强与中国的制造商合作。

Raul Ikonen说,大湾区内有很多工业园区,但因土地限制,若想在工业园内实现能源完全的自给自足,可以通过热能实现。“从安装的角度出发,与传统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相比,高效太阳能集热系统操作更为简单,这也是芬兰企业愿意与中国企业探索的领域。”

除与能源相关领域的合作与投资机遇外,Raul Ikonen表示,因中国采矿业非常发达,其也可能是中芬企业合作的潜在应用领域。

“芬兰企业对大湾区的智慧港口领域非常感兴趣。”李俊英补充,芬兰企业同时重点关注大湾区内的智能制造、教育、创意设计、食品消费领域板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