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到牛津大學讀博深造,2018年初回國入職浙江大學擔任“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今年1月獲終身教職,成爲該校長聘副教授——這便是“90後博導”韓雙淼的履歷。

就連她的學生也忍不住在社交媒體上感嘆,“這是一部妥妥的勵志大片,她是我的學習榜樣”“我應該努力奮鬥,才能不辜負曾經的自己”。

12年前,韓雙淼也如同他們,還是坐在教室裏的大學生,在校刊上發文體悟國學導師陳寅恪先生的“自由思想與獨立精神”。而今,她的奮鬥故事和治學態度影響着象牙塔裏的青年學子。

90後博導的身份,韓雙淼坦然以對。近日,她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給出了自己的理解:這個稱呼代表了社會的認可和殷切期許——新一代學人能夠實現屬於這一代人的使命。

作爲研究高等教育的學者,韓雙淼關注的對象包括跟自己一樣的大學青年教師。她以親歷者和研究者的雙重視角來看待這一羣體的身份構建,探索追問“角色是什麼”“生存環境如何”“我將成爲誰”。

“青年科研者做學問應該‘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這是她對自己和學生的要求,她希望科研環境尊重學者多元的發展路徑和不同的成長節奏。

談求學: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求學路上,“清華人”和“牛津人”是韓雙淼身上最深的烙印,也是她引以爲豪的身份認同。

2008年,韓雙淼考上了清華大學外文系。相較於校內很多工科院系,外文系規模並不大,但師生、同學之間反而交流密切頻繁,在中西融會、古今貫通的思想中汲取養分,感知生命、尋找自我。

就讀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韓雙淼,享受在閱讀過程中與偉大先賢的對話。“自由思想與獨立精神”,這是她反覆提到的詞,更像是融進她的教育和研究中的自然流露。

2010年,爲了迎接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到來,還是2008級本科生的韓雙淼在徵文大賽中脫穎而出,在校刊上發文《清華自由 自由清華》,追憶清華四大國學導師之一陳寅恪先生。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時光荏苒,這十個字承載着陳寅恪先生對清華學子,對中華民族的殷殷厚望,巋然不動。”韓雙淼寫道。

讀研時期,她選擇了留校攻讀教育學。從人文學科轉向社會科學,她想試試從事更能夠直接影響實踐的研究。在她眼裏,相較於其他社會科學,教育學很獨特,兼具了科學方法、人文關懷和藝術的三重屬性。

碩士畢業後,她前往牛津大學讀博,仍從事高等教育學方面的研究。隻身一人到英國求學,給了韓雙淼極大的成長空間。做研究之餘,她時常坐火車到倫敦西區看音樂劇,或者外出旅行放空。

回望這兩所高校的求學經歷,她獲得的是,“開闊的眼界、欣賞與包容世界參差的能力、敢於尋找自己內心真正熱愛的勇氣”,以及“和世界上最具天賦也最肯努力的人一起成長的機會”。

作爲一位女性學者,她帶着“私心”,想給更多女性提個建議。她認爲,如果有機會的話,每個女性都應該有一段獨處的時光,來學會如何與孤獨自處,來審視自我,以獲得覺醒。

“獲得自我覺醒後的成長,當然對男女都一樣重要,但我想,對全世界的女性來說,都相對更難,也因此更珍貴。”對待工作,韓雙淼的理念是“盡人事、聽天命”,對待生活,她說,“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談科研: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

好比一位虔誠者在科學麪前的自白,韓雙淼如此解釋其追求科研的初衷:“以學術爲志業”——韋伯(西方社會學主要奠基人之一)曾經描述了一個“祛魅”的世界中我們應當如何面對個人和世界的存在危機,指出學術可以啓人“清明”,以形成完整的人格。在他看來,一個人,只有出於對學術真正的熱愛,擁有“你來之前數千年悠悠歲月已逝去,你來之後數千年在靜默中等待”的壯志,才應該從事學術職業,才能夠享受科研及其所帶來的一切想要的或不想要的後果,併爲之負責。

當經濟社會處於高速運轉時期,理工科推動的科技創新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重理輕文”的現象使部分學生“棄文從理”,甚至人文社科被打上污名化的標籤“無用之學科”。韓雙淼堅信,不是科學帶來了文明,而是文明帶來了科學。她很高興看到,國內越來越多人能夠認識並欣賞到人文社科的“無用之有用”。

博士畢業後,回不回國發展?這是擺在很多留學科研人員面前的一道選擇題。韓雙淼毅然選擇了回國,對於她來說,這是一個理性的、水到渠成的選擇。

“既然國家花了那麼多資源培養我們,那清華人天然就有回報祖國和貢獻社會的義務。回國是我的第一選擇。”韓雙淼考慮到,國內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正經歷高速的發展,發展既帶來了種種機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問題和挑戰,這樣的土壤可以讓高等教育研究者大有所爲。

當然,還有家庭因素。在作關於未來的決策時,她都會把父母和先生考慮在其中,“因爲他們本來就是我未來的一部分。”

2018年2月,韓雙淼從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同年3月被聘任爲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21年獲得了終身教職,擔任長聘副教授。這算是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里程碑事件”。

浙江大學爲她提供了一流的學術平臺、充足的科研支持和寬鬆的成長環境。她感受到,國內的人文社科研究環境,與整個科研大環境都在逐步變得更好。

她重點研究高等教育的兩個方向:教育政策與治理、博士生教育和學術職業。

簡單來說,關於政策,她關注的問題包括教育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政策設計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關係,政策結果應當如何評估等。關於學者,她研究處在學術職業不同階段的羣體,如博士生、青年教師和成熟教師等。當前,她關注處在聘任考覈制背景下的青年教師,瞭解他們的學術身份構建、學術行爲選擇和學術地位獲致。

她撰文寫道,近年來,有關大學青年教師生存困境的討論並不少。其結果多是給該羣體貼上了“青椒”“學術民工”“學術鏈底端”等身份標籤。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青年教師競爭壓力大、學術信念感式微、學術地位相對低下的身份困境。

她進一步剖析青年學者的身份構建——作爲高校教師和全球學術共同體的一份子,他們面臨着教學、科研等種種績效考覈的壓力,也承載着精進研究、接受全球同行審議的期許,這是職業身份和專業身份的要求。同時,他們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着社會身份、家庭角色和個人身份。

“多重身份和需求無疑對青年人提出了重要的挑戰,也構成了他們不同的、疊加的壓力來源。”對於青年學者,韓雙淼認爲,科研環境應該“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尊重他們多元的發展路徑和不同的成長節奏,鼓勵他們走向學術上、智識上和心智上的成熟。

談教育:“90後博導”代表社會的認可期許

教學也是韓雙淼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她在浙江大學同時開設了針對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課程,對於三個階段的學生,她借用浙江大學的校歌寄予期許。

她期望本科生“惟學無際、際於天地”,能夠養成自由思想和勇於擔當的健全人格;期望碩士生“念哉典學、思睿觀通”,能夠養成勇於進取和獨立思考的強健人格;期望博士生“兼總條貫、知至知終”,能夠養成求是求真和百折不撓的成熟人格。

“希望他們能夠找到內心真正熱愛、並願意爲之奉獻終身的召喚。”韓雙淼說道。

作爲一位“90後博導”,韓雙淼遇到不少跟自己年齡相差不大的博士生。跟很多“90後”女孩一樣,韓雙淼在工作之餘也喜歡看電視劇、音樂劇,放鬆身心、陶冶情操。年輕導師的身份,讓她能夠與學生感同身受。

“和學生相處是一門終身的藝術。”對於博士生的培養,她會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和研究階段選擇雙方均比較適合的科研交流節奏,爲他們提供靈感、思路和其他所需的科研支持。

作爲科研路上的“過來人”,韓雙淼清楚,博士研究生涯能夠重塑學生的認知和人格,但這是一趟孤獨的旅程,導師是旅程中少數能夠理解並切實爲他們提供情感支持的人。她很樂意陪伴他們共同成長。

在她看來,“90後博導”或者任何一個類似的稱呼,既代表了社會上對年輕科研者的認可,更是一種殷切期許——希望成長在相對富足、互聯網文明和全球化浪潮時代的新一代學人能夠在學術上、精神上、氣質上展現出屬於這一代人的特點,實現屬於這一代人的使命。“我想這也正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